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2022年10月16日06:14:08 財經 1434

之前我們聊過一個話題,中國經濟的韌性是製造業,那麼當西方製造業開始衰落以後,中國能否續寫製造業的輝煌?承接來自歐美的生產需求?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中國製造業能否續寫輝煌?

未來是中國的時代,還是印度,越南發展的黃金期?中國能否抓住機會再度崛起?

今天來探討一下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西方製造業衰落,中國能否承接?

西方製造業為什麼會出問題呢?主要還是他們自己作死弄出來的,

先來看歐洲各國。今年開始,隨着地緣衝突的加劇,以及能源危機上演,歐洲國家自己製造商品的成本已經大大增加,畢竟現在的歐洲討論的是如何儲備足夠人民過冬的天然氣,工廠能否開工基本都不做考慮了。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歐洲陷入能源危機,中小企業垮台

再來看美國,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已經有很多年了,而現在美國國內充斥着高通脹危機,供應鏈不暢,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過高等問題,這意味着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成本會非常高,產品競爭力不足。

當然,西方那麼多老牌企業,最終還是有建廠需求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西方國家出技術和資本,在海外建造製造工廠,實現雙贏,這就是西方製造業的外遷。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美國企業外遷,特斯拉來中國建廠

但是製造業的外遷也是有學問的,有的國家和企業選擇美國,有的選擇中國,還有的認為印度和越南的發展潛力更大。當然,站在中國的立場來看,我們希望西方製造業能選擇我們,那麼我們是否具備這個能力和底氣?

在我看來,我們是有的,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很大,我們很可能是下一輪全球製造業最大的贏家。這邊我說一些我們的優勢和韌性。

第一,中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鏈和產業結構。

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首先發展中低端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打下了良好的工業基礎,隨後又因為科技的進步和自主研發,開始向中高端製造業發展,高鐵,大飛機我們都能造,我們的家電出口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中國高鐵出口其他國家

這就意味着,不管什麼行業的工廠和公司過來,在中國都能找到相應的配套系統,如果把世界各個國家看出一台電腦,那麼中國的兼容性是最好的。

第二,中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每年有超過百億元的GDP,14億人口帶來巨大的市場。所以西方國家過來辦廠,可以順便賣給我們。

舉個例子,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中國之後,很多汽車都直接賣給了我們國人,訂單甚至已經排了超過半年,馬斯克甚至藉此成為了世界首富。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靠着上海工廠的產能,特斯拉能出口歐洲

對於很多外企來說,中國都是不允許放棄的一個國家,所以你會發現,儘管媒體上很多西方國家對中國關係比較緊張,但是中國實際利用外資是越來越多的。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今年1-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摺合1384.1億美元,增長20.2%,特別是高新技術方面增長了33.6%,所以就算外交上關係緊張,但是外國人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在21年高基數的前提下,中國利用外資依然有20%的增速

特別是這次歐洲吃大虧的德國,對中國的投資是世界所有國家中佔比最高的,所以美國在呼籲說要和中國脫鉤的時候,德國總理朔爾茨站了出來:這次他不僅表示要堅決反對逆全球化,還認為絕對不能和中國脫鉤。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德國總理朔爾茨站了出來

第三,中國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方面有比較優勢

最近落戶中國的很多項目都是重量級的。舉個例子,7月26日歐洲空客在成都搞了幾十億的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德國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在廣東投產,耗資100億歐元;還有寶馬給了億緯鋰能以及寧德時代超過100億歐元的大訂單等等。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德國巴斯夫在廣東投資100億歐元建廠

德國為什麼這麼偏好中國?

因為只有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等方面有優勢,也只有中國具備高素質的工程師隊伍,下一個風口是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是很多歐洲發達都不具備的。

印度和越南會是中國的對手么?

我們在承接西方國家產業轉移的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印度和越南等國家, 會成為中國的競爭對手么?在我看來,我們的底子比他們更加厚,這兩個國家都有比較大的缺點。

越南和印度的發展速度雖然比較快,但是目前來看,兩國僅能承擔一些初級製造業。因為兩個國家的經濟體量和中國有明顯的差距。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越南承擔的製造業轉移大多為初級製造業

中國GDP16.86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印度3.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越南只有3600億美元,排名39。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21年世界各國GDP

所以印度算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之一,而越南還差得很遠。但是印度這個國家比較奇葩,他們的底子在幾十年前是超過我們的,但是越發展卻被我們甩得越遠。

印度的人口素質其實比較差,根據數據統計,目前印度的文盲率是85%,絕大多數印度人沒有錢去接受教育,所以印度人口雖然多,甚至超過中國,但是卻享受不到我們的人口紅利。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印度文盲數量世界第一

再比如印度的技術研發和投入的水平非常低,數據顯示印度的研發資金僅僅佔據GDP的0.7%,這在金磚四國中是最低的,甚至比不上越南。而中國的研發投入佔GDP的7%,是印度的10倍,長此以往,中印之間的發展差距會更大,

最後我想說,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國家承接製造業轉移的基礎,而印度的基礎設施卻非常落後。一方面印度對基建的投入很少,10年只有1.1萬億美元,另一方面印度人非常躺平,缺乏中華民族的勤勞刻苦,且政府扯皮嚴重。同樣一條路,中國1年可以修建完畢,但是印度可能要修個5-10年。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印度老舊落後的基礎設施

綜合來看,全球產業鏈雖然確實會向印度和越南轉移,但是他們承接的都是中國不需要的中低端製造業,這也是我們曾經賺過的辛苦錢。而我們需要,也正在承接的,是類似德國這種發達國家的高端製造業,這也是我們需要的。

總結

總的來說,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和歐洲的通脹,能源危機,倒逼西方企業加大最中國的投資,而美聯儲的多次加息,又嚴重打壓了國內製造業,導致美國製造業恢復計劃的破產,所以。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能夠承接他們訂單的國家。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美聯儲多次加息,打擊了美國製造業

就算隨着中美關係的不斷激化,依然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來中國投資建廠,我們利用外資的比例不斷增加。

當然,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地緣政治和美國對中國的「脫鉤」計劃,也的確引發了不少企業的觀望情緒,這是我們需要考慮和警惕的。

當然,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加大力度發展對外貿易和人民幣國際化,中國製造業的紅利依然會持續下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也會越走越順利。

危機升級!西方製造業大轉移?韌性凸顯!中國憑什麼笑到最後? - 天天要聞

超越美國,才是我們的目標!

越南和印度並非我們需要在意的對手,全方面超越美國,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希望這一天能儘快到來!中國製造業加油!

-----------------------------------------

【櫻狼財經】探尋熱點背後的真相,歡迎轉發、點贊、評論。圖源來自網絡,侵刪。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王健林多家企業已吊銷或註銷 - 天天要聞

王健林多家企業已吊銷或註銷

松果財經訊,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披露的信息,太盟珠海、高和豐德、騰訊控股、京東潘達、陽光人壽直接或通過其各自關聯方共同設立合營企業,並通過合營企業收購大連萬達直接或間接持有的48家目標公司的100%股權。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王健林所持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約3億股權被凍結,執行法院為大連市西崗...
免費開放、掃碼入場 端午假期來「家門口」選購外貿優品吧 - 天天要聞

免費開放、掃碼入場 端午假期來「家門口」選購外貿優品吧

大河網訊 5月29日至31日,外貿優品中華行(河南站)活動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5月26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5鄭州跨境電商大會暨外貿優品中華行(河南站)活動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費全發在答記者問中介紹了外貿優品中
港股異動丨中核國際飆升31%,美行政令或大幅提高鈾需求 - 天天要聞

港股異動丨中核國際飆升31%,美行政令或大幅提高鈾需求

中核國際(2302.HK)今日大漲,盤中一度飆升31.46%報2.34港元,股價創2024年7月以來新高。中核國際是中核集團旗下的二級成員單位,是中核集團專門從事海外鈾資源開發業務的平台。消息面上,當地時間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四項與核能相關的行政命令,包括加速反應堆測試,允許能源部和國防部在聯邦土地上建造核反應堆,...
香港投資推廣署:截至4月底「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錄1257宗申請 料帶來逾370億投資 - 天天要聞

香港投資推廣署:截至4月底「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錄1257宗申請 料帶來逾370億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投資推廣署表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推出以來持續反應熱烈,截至2025年4月底,投資推廣署共接獲1257宗申請,同期入境事務處已向911名申請人發出原則上批准,讓申請人以訪客身份入境香港以便完成投資,並已向512名完成投資的申請人發出正式批准。所有申請預計將為香港帶來逾370億港元的投資金...
國元證券:革命性外科手術工具 國產手術機械人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 天天要聞

國元證券:革命性外科手術工具 國產手術機械人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元證券發佈研報稱,手術機械人作為醫療機械人的重要分支,憑藉精準定位、微創操作等優勢正快速滲透。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超200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但腔鏡和骨科手術滲透率不足1%(2020年)。隨着醫保覆蓋推進及國產產品價格優勢顯現,預計2026年滲透率將達3%,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國元證券主...
短短兩天又變臉!特朗普同意推遲對歐盟徵收50%關稅 - 天天要聞

短短兩天又變臉!特朗普同意推遲對歐盟徵收50%關稅

財聯社5月26日訊(編輯 卞純)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怒斥歐盟貿易不公,並威脅下月對其徵收50%關稅。不過,僅僅兩天過去,特朗普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卦。當地時間周日,特朗普表示,他同意將對歐盟徵收50%關稅的最後期限延長至7月9日。「我今天接到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電話,請求延長6月1日與歐盟貿易有關...
美歐關稅戰暫緩,美股期貨走高,美債收益率依舊上行,黃金短線下挫 - 天天要聞

美歐關稅戰暫緩,美股期貨走高,美債收益率依舊上行,黃金短線下挫

美歐關稅戰暫緩的消息緩解擔憂情緒,周一,美股期貨集體上漲,日韓股市高開,美債收益率持續上行,美元基本持平,當地時間5月25日,特朗普宣布延長對歐洲徵收高額關稅的最後期限,從6月1日延長至7月9日。此前,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3日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建議自6月1日起對歐盟徵收50%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