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9天不開盤的長假里,我可吃的太香、睡的太香了,不用復盤,天一黑就睡著了,到點了就吃飯,而且是想吃多少大肉就吃多少大肉。
節前是短袖,節後就穿棉襖了,短短几天經歷了一年四季,人也圓潤了,明天要開盤了,此時的心情還是挺激動的。
假期里有三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一是:剛剛Y行出利好了,進一步簡化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投資流程,這個消息就是歡迎外資多來炒A股。
二是:國家逐步開放旅遊,經濟逐步回暖。
三是:房地產眾多的利好,逐步維穩。
行情回到了3000點附近 ,現在大家都很悲觀,只盯着外圍來看A股,對利好視而不見!但我覺得10月會是月度級別修復行情的起點,就算跌破3000是加碼的機會,而不是出局的機會。不破不立,破後而拉起,往往有大級別的行情。
前兩周強調的醫藥,節前出現企穩回升了,10月份進入第四季度,一般會炒大消費:醫藥、豬肉。
國慶期間豬價大幅度上漲,最新報26.35元/公斤,相比9月30日的24.32元/公斤,上漲超2元。雞苗價格3.44元/羽,較節前上漲0.30元。
歷史上國慶節並不是豬肉消費旺季的代表,往年這時候一般呈現縮量下跌趨勢。消費旺季主要是冬至之後各家腌臘消費的大增刺激,這說明,這次豬價的反彈大概率是供給短缺造成的。
豬肉已經跌了幾個月了,跌到接近前期低點有支撐可能有波段機會,展望後期,當下的供需缺口可能不是最大階段,這意味着豬價還有上行空間。
行業母豬存欄最低水平大概率是2022年四月份前後,這輪周期的母豬配種率最低點也是在這個階段。考慮十個月的生產周期,2023年1月大概率是供需最為短缺的階段。所以在10-12月是逢低留意豬價的底部窗口。
另外醫藥,近期主力的增倉還可以,個人看法還有持續性的行情不變,底部堆量的可以留意下底部堆量的尚榮:
節前我強調的方向就科技和醫藥,醫藥反彈了,科技芯片還在探底中,芯片的國產替代邏輯還在,高位的獲利減倉了,低位的某微我仍然還在耐心持有,主力都在小幅流入,我們又有什麼好怕的?
我目前五成科技,五成醫藥,醫藥漲一波後,我會切換兩成去豬肉板塊了,大消費準備做做輪動。我已經準備好,迎接年底的+20%的大反彈了。
外圍趁我們放假休市,前期開盤大漲,然後臨近開盤前兩天又砸下來。前三天,港股恒生指數大漲接近6%。最後兩天,A股快要開市了,港股立馬跌3%回去。
但預測高開還是跑不了,A股市場已經出現3個月回調了,一旦觸及3000點保衛戰,維護穩定資金必定要出手了。
主力節前有吸籌跡象,大盤15分鐘底背離逐步形成,創業板也將迎來日線級別底背離,整體估值水平回到低位。成交量也萎縮到6000億左右,說明市場情緒也在低位,期待市場形成如4.27的V型反彈。
最後,點個贊,持續吃肉的感情才不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