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賀喜迎 長沙報道
迎來國慶長假,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選擇來到長沙放鬆,但在遊人如織的嶽麓山下,大科城裡有一群青年選擇不一樣的「度假方式」——穿梭在實驗室里趕實驗、忙研發!
長沙半導體技術與應用創新研究院超潔凈實驗室內,湖南大學半導體學院的博士生洪若豪穿戴好實驗服、套上手套,準備開始一天的研究。今天,他的主要工作是藉助功能薄膜製備系統,通過離子轟擊對手中的硅片進行氧化物鍍膜,以觀察材料性能及變化。記者注意到,在1100平米萬級潔凈實驗室內,還有3位研究生在不同的實驗設備上忙碌着。

「今年8月,我們正式入駐研究院辦公。目前,研究院的集成電路測試與服務平台已投入使用,功率半導體測試與服務平台大精儀器設備正在按計劃分批採購。」湖南大學半導體學院(集成電路學院)副教授胡偉介紹,研究院將圍繞半導體「卡脖子」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希望能為湖南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技術支持。
「材料掃描倍數已放大到20萬倍,請問還需要觀察哪些細節?」10月1日一早,湖南納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實驗員彭娜來到公司,今天她要與廣州高校客戶遠程連線,根據客戶要求觀察材料的形貌和微觀組織。

在另一間檢測室,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白同學正在和實驗員溝通需求——這次,她想要觀察複合材料的分散性,為自己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提前做數據積累。
在公司的長廊里,幾篇致謝納微新材料的重磅論文被裝裱在牆上,致謝的大紅錦旗也格外亮眼。「國慶假期,我們實驗室的6台設備都安排了檢測試驗員值班,只要同學們有需求,隨時可以預約實驗。」納微新材料創始人楊淇淞分享道,最新的TEM(透射電鏡)將在10月底投用,屆時,能滿足更多科研者的檢測需求。
幾天前,湘江時代機械人研究院在嶽麓山大學科技城揭牌成立。隨研究院一同亮相的還有湖南睿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第5代Rsense系列智能邊緣終端和第2代AIVI視覺算法軟件平台;湖南比鄰星科技有限公司發佈的AI智能體測產品。

作為兩家企業的「帶頭人」,周博文一直沒有停下研發的腳步。這個假期,他計劃和團隊一同完善機器視覺實驗平台,並思考AI智能體測產品下一步的推廣計劃。
從助力防疫工作的「人臉識別健康碼」的智能防疫終端,到新發佈的AI智能體測產品,近年來,周博文團隊着眼於「智能機械人研發 」,希望產品能應用於工業和服務業,替代人工完成繁重、危險或重複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