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產行業,一直是最近幾年市場上爭議最大的板塊,各方的分歧都比較大。其中,看空的人認為,目前房地產處於下行周期,行業還在出清過程中,而且隨着大規模城鎮化的結束,未來需求也將會隨之減少。
不過,也有不少人看好金融地產板塊的表現。信達證券的樊繼拓認為,銀行地產當前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而且業績正在不斷改善中,看好它們未來的表現。
同時,從歷史行情來看,銀行地產的超額收益,大多出現在經濟下降後期到經濟回升早期,尤其是在經濟確定改善之前,更容易產生超額收益。
對於非銀金融板塊而言,樊繼拓認為,目前它們的估值也處於低位,但近期由於缺少正面的催化劑,在啟動的時間上,可能要比銀行地產略晚,但依然建議超配。
我們都知道,因為美聯儲加息和疫情的原因,今年A股的表現是比較拉跨的,各大指數跌幅都是比較大的。今年以來,滬深300下跌了21%,創業板的跌幅為30%,就連相對抗跌的上證指數也下跌了15%。
但實際上,在A股表現並不理想的情況下,金融地產因為估值相對較低,反而成為了資金防禦的重要去向,卻展現出了相對抗跌的屬性。今年以來,地產指數的僅下跌了1%,金融地產的跌幅為17%,跌幅要比滬深300、上證50和創業板小的多。
此外,在每次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金融地產都承擔著「擎天保駕」的職責,總是逆勢市場而上。比如,從3月到4月這一段時間,各大寬基指數均大幅下跌,但是銀行指數和地產指數卻是逆勢上漲的。
梳理了一下市場上的金融地產主題基金。
目前,市場上單獨以銀行和地產為主題的基金並不少,但是同時投資這兩個板塊的主題基金數量有限,並不是很多。在形式上,既有被動的ETF基金,也有主動基金。
不過,從規模來看,很多基金的規模都不是很大,都是比較小的,很多都是出於其清盤邊緣的「迷你基金」。不過,成立時間最久的工銀金融地產,它的規模比較大,達到了55億,也算是一個巨無霸基金了。
在行業屬性上,雖然企業所做的業務差異並不是很大,但企業與企業之間仍然有着天然的差別,有的相對比較優秀,有的風險控制能力比較弱,所以股價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在逆風的情況下。
因此,雖然都是投資金融地產這個主題的,但是基金間的差異還是蠻大的,分化也是很冥想的,有的在今年還實現了正收益,不過有的跌幅也是比較大的,首部和尾部間的差額最高達到25%。
從上面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來,優秀的管理人,即使在差異化很小的行業,也還是可以取得相對較好回報,獲得高α收益的。但是,優秀的主動管理能力卻是非常稀缺的,這在基金經理之間也是如此。
接下來,着重介紹三隻優秀的金融地產主動基金。
工銀金融地產混合A(000251)
提到金融地產板塊,工銀金融地產是繞不過去的,這隻基金知名度非常的高,應該是業內的標杆基金了,有着相對較長的運作歷史。工銀金融地產成立於2013年,是成立時間最早的金融地產主動基金。
從成立以來,基金總體的業績也是非常優秀的,總收益為297%,年化收益為16.39%,大幅跑贏了同期偏股混合性基金指數和滬深300。說實話,對於銀行和地產這兩個板塊而言,屬實是不怎麼容易做到的。
當然,在今年金融地產指數跌幅在17%的背景下,工銀金融地產的跌幅是比較小的,只下跌了7.95%,還是獲得了相對較好的超額回報。
在投資風格上,工銀金融地產整體上還是相對比較穩健的,主要還是以板塊內的大白馬為主,比如說保利發展、招商銀行、東方財富等為核心,同時也會增配一些有特色的個股,比如說杭州銀行和成都銀行,這兩隻個股是近一年的大牛股,漲幅是比較大的。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機構的持有比例一直都非常的高,最高的時候超過了80%。當然,最近這兩年機構資金好像在撤退,份額已經下降到了53%。
近期,大家應該注意到了,就是其中的一個基金經理王君正離職,他是工銀瑞信金融地產組的負責人,投資能力還是非常強的。當然,鄢耀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強的,後期金融地產的業績也還是有保證的,也不用太過擔心。不過,也需要繼續觀察基金後期的表現,
華泰柏瑞新金融地產混合 (005576)
這隻基金是2018年3月份成立的,成立時間並不是很長。從過往的表現來看,在2021年以前,整體表現也不是很突出,超額也不是很明顯,基本就是和業績基準差不多的。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和地產板塊個股間開始分化,基金也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超額收益,尤其是在今年,更是跑出了很好的業績,甚至逆勢實現了8%的正收益,相對於整個板塊的超額接近25%。
這個基金,在群裏面也推薦了很多次。之所以推薦這個基金,是因為投資組合比較特別,基金經理買的個股並不是大路貨,和其他基金有明顯的不同,主要是是一些基本面比較好的小盤股。
比如說,銀行板塊方面的成都銀行和江蘇銀行,另外就是地產方面的華髮股份和建發股份,這幾個都是今年的大牛股,也是整體獨立於金融地產板塊的,漲幅都是很不錯的。
因為投資風格比較有特色,而且今年的業績相對比較好,所以機構投資者也增加了配置,目前機構持有的份額比例達到了32%,這個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不過,要提醒的是,正因為投資了比較多的小盤股,在波動上面,會比其他同類基金要大的多,所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大一些的人。
富國金融地產行業混合 (006652)
這隻基金成立時間相對比較晚,2019年初才成立。從業績的表現來看,也還算是不錯的,整體是跑贏了金融地產板塊的,取得了相對較好的超額,波動和回撤控制的也還不錯。
目前的基金經理是韓雪,她是今年3月份接手這隻基金的,管理基金時間還比較短。不過,從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做的還是很不錯的,自她管理以來基金還實現了正收益,相對於金融地產板塊而言,超額還是比較明顯的。
超額的來源,華泰柏瑞新金融地產很類似,主要投資的就是一些小盤個股,比如說,房地產板塊的濱江集團、建發股份和保利發展,銀行板塊的成都銀行,尤其是大幅增加了濱江集團的在組合中的配置比例。
其他主動基金之所以沒有介紹,主要還是因為差異化不是很明顯,它們的業績和金融地產指數差不多,總體是圍繞這個指數去做配置的,錯過了這一波城商行和部分房地產個股的行情,α挖掘能力還是有點弱。
對於以上三隻比較有特色的主動基金而言,如果是相對穩健的話,可以選擇工銀金融地產,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高的話,可以考慮華泰柏瑞新金融或者是富國金融地產,這兩個基金相對超額會高一些。
當前,對於金融地產板塊而言,最大的利好就是還是在底部區域,估值比較低,但是基本面也存在明顯的瞎扯,銀行和宏觀經濟高度相關,而房地產板塊目前還在掙扎當中,雖然當前政策、基本面開始邊際改善,但是離真正的回暖還有很遠的距離,波動其實是少不了的。
尤其是從成長性來說,金融地產板塊未來的成長性是很弱的,已經過了高速成長期了,是非常成熟的行業了,實際上只能作為價值板塊去看待,估計更多也就是估值的回歸,要想有太大的漲幅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控制配置的比例,組合中不要買的太高。
本文為信息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