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機炒股的散戶來說,有句話挺慘的:炒着炒着把自己炒成了股東!
絕大部分散戶來到A股,都不是想要成為某家公司的股東,他們的原始想法是:買入後,博取反彈,然後賺一把趕緊撤。
不過吧,2021年一季度以來,眾多的散戶把自己硬生生炒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東。
你猜猜現在A股的散戶大本營是誰?
一、誰是散戶大本營?
從以往的經驗看,一般是股市越漲,衝進來的散戶越多。
但2021年以來,散戶們轉變習性了,越跌越買,然後被深套!
所以誰是散戶大本營這個問題,其實就應該從那些股價一路大跌的大白馬身上去找。比如:平安、恆瑞、格力、三一重工之類的。
如果單從散戶數量來看,排第一的是京東方,股東戶數是160萬戶。
然後依次是平安、三一重工,都高於100萬戶。
格力和恆瑞都位居前十。見下圖。(部分企業還沒有披露中報,採用的是一季報的數據)
比較有趣的是,還有一些老掉牙的企業也在其中。比如當年號稱中國靈車的中國中車,現在還有接近70萬散戶被套呢!這些散戶真是頑強啊!
不過老一代散戶和新生代散戶的行為是有差別的。
二、新老散戶行為變了,但還是沒改變當韭菜的命
2015年,中國中車這輛靈車可是搭載了185萬散戶。然後就一路暴跌,從35塊跌到現在5塊不到,跌幅高達85%!
而且,完全不給解套的機會,一直跌,跌到你完全崩潰!
我們從圖中也能看到,當年的散戶是追高衝進去,然後隨着暴跌,不斷地割肉離場。
這是老一代散戶的典型特徵。
新生代散戶則完全倒了過來,以平安為例,一旦開啟暴跌模式,他們就急急忙忙地衝進去抄底,生怕晚了一步,少賺了一個億。見下圖。
隨着平安股價一路下跌,散戶是沒閑着,一路地買。從珍惜70元的平安,一路抄到珍惜30元的平安。
股東戶數在2020年才60萬戶左右,現在已經116萬戶了。
雖然我現在也看好保險,看好平安。但你會發現,即便平安的基本面改善挺好的,股價就是漲不過中國人壽。為啥?
因為被套住的散戶太多了。這些散戶原本就不是打算要成為股東的。只不過被套後捨不得止損,一路硬扛到現在。只要股價上漲,這些散戶都會趕緊賣出離場。
所以,平安的快速拉升可能要等到不堅定的散戶被消化得差不多了才行。
中國人壽一共才15.7萬的股東,而且股價一路跌,散戶一路跑!見下圖
沒有散戶這種不堅定的盤子,股價拉升起來自然會更快一些。
雖然股價最終會反應基本面,但道路可能是曲折的。
為啥新一代散戶的行為大變呢?還不是因為記憶太短暫了。
只記得前幾年大白馬漲得好,再加上基金公司和券商的忽悠,比如買入中國的核心資產!
你一聽,哎喲!中國的核心資產啊。下跌就是買入的機會呀。
但我們得理性,即便是核心資產,價格貴了也不能買,得等估值跌到位了才能下手。
當年的房地產也被稱作核心資產,現在你再想想看呢?值得投資嗎?
所有的資產都有基本面和價格兩個維度,可別看到所謂的好公司和好行業就急急忙忙地買。
三、散戶是如何把自己抄成股東的?
文章開頭我也說了,沒幾個人是真想成為股東的,他們大都是想賺筆快錢,然後華麗麗地轉身離去!
如果他們想成為一家公司的股東,他們在買入前做做些什麼呢?
我來打一個比方,比如你樓下有一個奶茶店準備轉讓,你準備接手自己經營。
那麼你肯定會去調查這家奶茶店的營業額、利潤、人流、周邊環境、周圍住戶的年齡結構、設備費、加盟費、人工、渠道費用等等。
也就是說,你會把它當成一門生意來研究,然後估算出買下這個奶茶店所需的費用。
但如果這家奶茶店原來的店主換一種方式,不是直接賣給你,而是把奶茶店的收益權拆分成股份,然後掛出廣告請人來認購,那麼來認購的人會怎麼樣呢?
這裏面肯定也有人會去研究奶茶店的基本面和估值,然後決定買入,每年賺奶茶店的利潤和分紅。
但更多的人可能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極有可能買下股份後,到處去忽悠別人用高價接走自己手中的股份。
比如,他們可能會說,這家奶茶店準備1年內開5家分店,未來的利潤起碼翻5倍,我是3塊錢一股買的,現在便宜你了,6塊錢賣給你,要知道一年後利潤可是要翻5倍呀,我要不是急着用錢,不可能賣給你。
當然,想要賣個高價,啥理由都能編出來,即便這些理由聽起來非常荒唐。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當年瑞幸是怎麼忽悠美國人的,簡直可以編入教科書。反正瑞幸現在還在虧錢。
另外,有時候沒有騙子騙散戶,是散戶太想賺錢了,自己把自己給騙了。比如,總認為未來老齡化嚴重,所以醫藥一定前景廣闊。
再比如,看到光伏漲起來了,什麼消息都可以解釋為利好。
任何的分析都不可能是線性的,而是多個因素穿插的,而散戶就喜歡用一個理由推出結論!
說到底,即便價格貴死人了,大家還是認為市場上有更傻的人來接走自己高價買的股票。
不過嘛,2021年以來,好像傻子不夠用了。
高價買了大白馬股票的散戶們還死不認錯,不捨得止損。於是就硬生生地把自己炒成股東了。
這下就踏實了,改口說自己是在價值投資(而不是投機)。
當然他們也不可能踏實,股價只要有波動,手就一定閑不住。
四、散戶大本營給我們的啟示
對於投機炒股的散戶來說,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把自己炒成了股東。
這件事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1.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在投資還是投機,如果是在投機,就是在跟人對賭,高位買的股票一定要設置止損線,並且嚴格執行止損策略;
2.投資就是在買生意,要對基本面和價格兩個維度進行研究,再好的東西,貴了也不能買;
3.世界在變,但人性不變,散戶的行為模式雖然變了,但深藏在內心的人性仍然無法改變他們韭菜的命運。不論做投資還是投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對哲學、心理學和數學層面的研究。
最後再說一句,如果你真把自己炒成股東了,那麼就別去罵公司,罵高管,罵主力了。進步源於自我反省,而不是推卸責任。否則真的只能當韭菜呀!
打賞自願,1分錢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眾號:睿知睿見!
上面的內容更豐富還做了分類,一起看財經,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