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2050年前中國將持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

2022年08月27日22:42:26 財經 1248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以「大變局中的文明:中國與世界」為主題的「學術中國·2022」國際高峰論壇8月26日在北京開幕。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開幕式發言中表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到2035年和205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以及新型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

李稻葵:2050年前中國將持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 - 天天要聞

「稍樂觀」估計 2050年中國經濟全球佔比34%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經濟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李稻葵表示,未來到2035年、2050年,中國將長期、持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以及新型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

「讓我們簡單看一下歷史數據。從2001年開始,中國經濟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平均貢獻在30%以上。到2035年或2050年,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國,這個格局恐怕不會改變。」李稻葵說,目前階段,中國不僅經濟規模大,經濟增長潛力也仍然很大。

通過花費大量精力梳理歷史資料,李稻葵的團隊得出結論,「非常保守」地估計,到205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將達到25%,大約相當於英國引領工業革命後第一輪全球化,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和1950年美國引領第二輪工業革命後第二輪全球化,美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重。「稍樂觀」地估計,到205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將達到34%左右,基本恢復1600年明朝末年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

李稻葵指出,想到達到「稍樂觀」的目標,中國在2035年前的經濟增速要比全球經濟增速高2.5個百分點,2035年至2050年要比全球高2個百分點。在2002年以來的過去20年中,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速是比全球高5個百分點。

中國已具備新型經濟全球化引領者的三個條件

根據歷史經驗和學術分析,李稻葵表示,中國已具備成為新型經濟全球化引領者的三個條件。首先,新型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必須在先進技術方面逐步佔領一定的制高點,具備一定的引導力。只有掌握先進技術、先進產業,才能夠在全球化過程中讓自己的新技術產業實現擴張。新技術產業已經進行了前期投入,具有擴張的規模效益,中國正在這方面進行趕超。

他援引數字說,中國的專利合作條約PCT)數量已連續三年位列全球第一,科技論文發表數量全球第一、引用次數全球第一。中國每年上千萬大學畢業生中工科類佔40%,是美國的4倍,比印度、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工科類畢業生總數還多。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經驗積累和人員投入,這同樣是重要的優勢。

其次,新型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要具備國內大市場。這樣才能夠在一些國家暫時不願意開放貿易、投資情況下,率先開放本國市場,進而撬動、引領、引導其他國家的開放。李稻葵指出,中國經濟的可貿易產品市場量位居世界第一,例如在疫情衝擊下持續舉辦進口博覽會,就是有意識主動開放的具體舉措。

第三,新型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利益再分配能力。19世紀中葉,英國推出一系列社會福利改革,美國在 1939年推出一系列社會福利改革,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他們加入或引領全球化的機制。李稻葵表示,中國在這方面也具有心得,當前又提出共同富裕美好願景,很大程度上也會完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利益分配的機制。

應汲取中國經驗形成新的全球性理論

為了能夠實現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大的貢獻者,以及新型經濟全球化引領者的預期,李稻葵表示,中國還要從四個方面着手繼續努力。

首先要理順科技創新的機制,進一步釋放科技創新潛力。第二要釋放國內統一大市場的發展潛力。第三要經過艱苦努力,積極務實、實事求是,在不影響經濟增長動力前提下,漸進式落實共同富裕美好願景。最後,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要和全世界學者共同努力,從中國和其他國家成功實踐中,升華出一系列在全球現代化過程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知識和新的學術理念。

「我所在經濟學領域的基本理論框架是之前兩輪工業革命後形成的。現在,我們需要創新,汲取中國經濟的發展經驗,上升成理論,讓全世界的同行能夠接受。這是一個既光榮也艱巨的重任。」李稻葵說。

「學術中國·2022」國際高峰論壇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中國和15個國家的100多名學者參加。「學術中國」國際高峰論壇又稱「百人論壇」,邀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國際著名學者,定期圍繞一個主題持續舉辦,全方位展現「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旨在打造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論壇品牌,使之成為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重要平台。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當地時間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隨着關稅影響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仍有可能出現。戴蒙當日接受採訪時稱,希望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但目前他不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市場震蕩了一個多月。戴蒙表示...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 天天要聞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作 者丨楊希編 輯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建信理財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馬勇已回歸建行總行,出任審計部資深經理。近期,建信理財管理層密集變動。據記者了解,或與建信理財近兩年在銀行理財行業表現平平有關。本次建信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 天天要聞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
美債「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聞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在美國一語成讖。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短短四十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