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和歷史都是小姑娘,只要用心打扮展現的總有欺騙性。
近期有兩個數據,讓大家很迷惑。首先是廣東5月用電量大跌,同比下降有16.7%;其次,是香港經濟數據,法新社稱香港回歸25年後,GDP佔中國大陸的比例大幅下滑。從18%降到3%,前途未卜,意思是香港回歸後經濟持續衰退。
真的是這樣嗎?廣東經濟衰退了?香港已經無可救藥了?
都說數據不會騙人,但拆開來看會發現,數據的欺騙性更大!
- 廣東用電量大跌
作為出口重鎮,廣東的數據一直牽動着大家的心。2022年廣東省調負荷點亮為619.18億度,同比下降16.7%。其中,工業用電391億度,同比減少9.5%。居民用電量93.9億度,同比減少32.4%。
數據拆解之後會發現,居民用電量明顯減少。
在廣東的朋友都知道,今年天氣明顯有異常。家中不似往年的炎熱,尤其是空調開機更是大大降低,這是居民用電降低的主要因素。另外,工業用電受天氣影響,廠房等製冷需求肯定是降低的。如果拋開這個因素,數據疑惑會更小那麼一些。
當然,還會有一些需求降低,影響的開工不足現象。但實際情況,比一些經濟學家預估的要好很多。
我們翻開前五個月的進口數據,有16萬億以上那麼多。雖然相比去年全年39萬億有一定差距,但總體來說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6月開始到年底,完成24萬億差不多的差額,今年壓力還是會有。
去年我們進出口數據很靚麗,主要原因是防疫政策帶來的紅利。作為能給歐美提供廉價產能的經濟體,去年是唯一一個可以滿載開工並有出口能力,所以去年貿易總額做了一個很好的數據。
但是,隨着美聯儲加息遏制需求。今年總體出口肯定會遇到壓力,由於中國製造的短期不可替代性,這個波動一定能控制在相對合理空間。
所以,很多人看到廣東用電數據,一定會開始悲觀並渲染。如果你拆開數據,並結合當地的氣候狀況,會發現數據真的會騙人。
深諳此道的,不止經濟學家,還有一些政客的喉舌。這不,香港經濟數據,又來抹黑了。
2.香港經濟真的很差?
法新社,香港經濟體前途未卜。尤其GDP數據,已從回歸之處的18%,下降到不足3%。
這個數怎麼來的呢?我們還原一下:
1997年,中國大陸GDP為9616億美元,香港GDP為1774億美元,香港佔大陸經濟17.8%。
2021年,大陸GDP為17.7萬億美元,相比97年漲了18.43倍。香港GDP為3680億美元,相比97年漲了2.04倍,香港佔大陸的為2.07%。
這麼一看,人家說的真沒錯,數據是千真萬確邏輯卻荒謬至極。
我們看看法國,97年GDP1.45萬億美元;2021年,法國GDP為2.93萬億美元。97-2021年,經濟增速為2.02倍,這還不如香港呢!
大家要知道,回歸的這幾年,動不動有人在香港鬧騰。
如果拿香港和歐日多數國家來比,從增速這個角度來看也是完勝他們。無論是英國還是日本,都是如此那麼到底誰更沒有前途呢?
他們對比的是香港和中國經濟比,總體取樣就存在問題。最初的大陸,也只是歐盟的領頭而已。到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如何比?
當然,香港人看到這個數據,肯定是不舒服的。當年深圳的所謂二奶村,多是香港的貨車司機,那時候香港人非常優越。03年前後,在深圳打車經常司機經常收到港幣。但是到如今,有幾個司機會要港幣的?
當時港幣之前,我印象是1:1.08附近的兌換匯率。我印象當年曾經有100港幣,回到老家兌換成人民幣多了不少呢。近幾年,去香港買東西,匯率算上是折上折。
反正,現在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小販,要港幣不是那麼積極了。
不是香港退步了,而是大陸大踏步向前。大家都在向前,有的步子更快一些,有的雖然前進但是幅度頻率不同步。
數據,就是這樣被人打扮來打扮去。
今天話題結束,大家在看數據的時候,試着多一個維度去思考,得到的結論將會不同。
3.關於股市分析
周末的外圍,美股再次給出亢奮答案。尾盤,三大指數全部翻紅,漲幅均到1%上方。歐洲也不錯,竟然兩紅一綠。帶動50指數向上,這讓很多人再次燃起希望。
美股的上漲,無非是經濟衰退,會不會引起美聯儲收緊預期?這隻能是一廂情願,因為通脹數據在那擺着,美聯儲只能選擇捏着鼻子加下去。同時,歐洲央行也要動手了,因為繼美國通脹爆表後,歐洲也迎來了數字難題。
外圍多空博弈進入糾結狀,國內也是多空消息不斷。
休息的兩天,安徽泗陽一個地方疫情失控。這裡,會影響臨近省份。比如江蘇蘇北,徐州一下子增加了幾個中高風險。蘇南的無錫,也疫情……
消息面上的,發改委約談豬企……
很多邏輯都說過,這裏面各自去找機會吧。
技術上,上周345已經做完了頂部區間。這裡60分一筆向下開始,已經做好了主動性動作。7月到下旬,可以乖乖的不用去看什麼了,等待20日後的一些便宜機會就行。這個向下,60分鐘一筆一天幾根K,完成一段至少需要3筆,這麼一說也就10大幾個交易日了。
時間周期和技術周期,目前就是這麼看了。
歐美加息,就是遏制消費需求。我們是世界最大生產國,訂單會受一定影響。現在就看基建和消費的拉動,否則全年5.5的目標會有相當大的難度。
以上是技術推演的一個方向,僅僅是一家之言而已,僅供大家參考。如有雷同,純屬是巧合,不作為投資依據。
明天盤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