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2022年06月30日07:13:13 財經 1433

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你可以看他的觀點是否非黑即白。

什麼意思呢?

比如,年初到現在,醫藥不是跌得很慘嗎?最近反彈也沒多大力度。

在不斷的下跌中,我就收到很多網友的諮詢:醫藥什麼時候可以補倉?

我表達了我對醫藥的觀點:基本面變了,我看不清,所以我不碰。

然後網友們就開始激動了:醫藥可是大趨勢啊,未來人口老齡化,需求無限!還有國產替代化,市場空間很大!創新葯還有很大的空間!醫藥是剛需!集采會讓好的企業收益,價格降了,但量增加了呀。

反正理由是一大堆,聽起來似乎也沒錯。

當然,在這裡,我不是要跟大家爭辯醫藥的基本面到底有沒有變。

我想說的是,假如這些網友錯了呢?他們有沒有想好退路呢?

網友這種認死理、固執的態度,就是一種非黑即白。

他們評價醫藥就只有兩個觀點:行或者不行。行就重倉,不行就一點不買。

一個成熟投資者,應該如何對待醫藥呢?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一、行不行,我都會買

比如,我自己雖然對醫藥表示看不清楚,但是我就沒買嗎?

非也。

抄底的過程中,我買了寬基指數。指數當中本來就有醫藥的權重,所以不能說我沒買。

只不過醫藥佔比更大的寬基,我配得更少一些而已。

那麼即便我錯了,我也賺錢。只是賺多與賺少的區別。

由於我看不清醫藥,所以我就不會單獨地再去配醫藥股或者醫藥基金。沒有什麼錢是必須要賺的。難道股市裡就只有醫藥可以買嗎?

事實證明,本輪反彈,比醫藥漲幅大的投資標的多得去了,幹嘛認死理呢?

再舉一個例子,我也表示我過我對創業板的擔心。

網友一聽就是,那就不買創業板了嗎。但實際上我自己也配了呀!

為什麼我要配呢?

二、隨時要考慮一個問題:萬一我錯了呢?

不僅是創業板,還有新能源、半導體等熱門,我都對它們的業績和估值表示了擔心。

但我就不買了嗎?萬一我錯了呢?

所以,無論我自己覺得怎麼樣,我都要考慮到,如果我判斷錯了該怎麼辦。

所以我還是會買,只不過我會謹慎地買,把倉位降低一點。

對於新能源、半導體這些行業我還沒有充分的把握,那我就不單獨買行業了,我就用創業板來均配就可以了。

我很有把握的,比如中概和恒生指數,我就會加大倉位。

所以,即便新能源和半導體上我沒有賺到很多,但中概和恒生指數也給我彌補回來了。我也沒吃虧。

同樣的,現在我還是對創業板有點不放心,但這並不妨礙我依然保持一定比例的配置。如果創業板真的跌了,或者橫盤不漲,那也沒關係,反正只有一部分倉位而已。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我要保證的是長期年化回報率能否實現,而不是每年都跟別人去比誰賺得多,這毫無意義。

我們自己設定投資目標就不應該設置短期和急功近利的目標,而是長期的年化收益目標。長期年化收益目標實現了,總體收益都不會差。

真正優秀的,能跑出巨大漲幅的基金,都是那些長期處在中上游的基金。但他們一般不會是某一年最拔尖的基金。

一定要把這個理解透。

有些網友更逗,自己明明就擔心美股泡沫大,但看到美股一直漲,就沒忍住,硬是下場買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結果就悲催了。

在投資市場,墨菲定律隨處可見。什麼是墨菲定律呢?

那就是:你擔心的事,總會發生。

所以,只要你心裏有擔心,就不要着急下手,考慮清楚了再下手。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三、如何不被墨菲定律所傷?

既然你擔心的事,總會發生。那麼就一定要事先想好對策。

比如,有一個人看了中國平安,覺得沒啥問題,但心裏始終有些擔心,可始終說不出來是哪裡不對。

怎麼辦呢?

最終他還是買了平安,但他也同時做空新華保險

這是什麼騷操作呢?

原理是,通常來說,牛市裡,龍頭比普通的股票漲幅更大;在熊市裡,龍頭的跌幅更小。

那麼在牛市裡,平安上做多賺到的錢,就比在新華保險上做空損失的錢多,最終就賺錢。

在熊市裡,做空新華保險賺到的錢,比在平安上做多損失的錢多,最終也是賺錢。

這樣就把它所擔心的風險給消化掉了。

這裡只是引用了對沖的概念,在實際操作中,對沖也不是一兩句話就搞定的,而是一整套邏輯。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再舉一個例子,現在的股市已經從底部上漲不少了,很多網友還沒有建倉,現在心裏無比糾結。

既害怕踏空,也害怕追高被套。

根據墨菲定律,既然你同時擔心這兩個事,那麼你就都可能中彈。

有人就說,這不是兩個截然相反的事嗎?怎麼可能同時踩中兩個雷呢?

根據過往的觀察,大多數投資者在現在這種行情下是猶豫的,不敢下手的。但股市很可能就這麼一去不回頭了。

然後投資者就着急了,簡直要錯過一個億呀。看到行情漲這麼好,終於確認牛市回來了。

於是就重倉追進去。

結果,剛買進去,股市就來一個10%-20%的回撤調整。

你看,這不是既踏空又被套了嗎?

也別以為再次下跌,他們就會買,實際情況是,即便再次下跌,他們還是不敢買。這都被歷史反覆證明過的。幾乎沒有例外!

看到了吧,你擔心的,總會發生。

所以你必須要考慮清楚,不要瞎操作。比如,你不是擔心踏空嗎?那就先買三分之一,那麼即便股市就突然拉升了,你也沒有完全踏空。

剩餘的部分就分批買,即便股市又跌下來了,你也不用怕,反正手裡還有大把籌碼呢。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這樣做呢?

說到底還是太貪了。總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這也是一種非黑即白的觀念。

你看我給出的策略從來不會非黑即白,都是攻守兼備的。也不會總是想去賺最多的錢!

有你賺得完的錢嗎?

有些投資者特別喜歡去看別人分析個股和行業,看完後就重倉買入,這還是一種非黑即白。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四、看別人的分析,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

比如,巴菲特最近不是買了石油股嗎?

你要不要跟呢?

跟的話,你準備買多少倉位呢?分幾次買呢?

石油股在你的投資組合里起到什麼作用呢?

你準備什麼時候賣呢?

它的波動你承受得了嗎?

你看,這都是我們自己需要去思考的。

我年初建議大家持有銀行,後來也被人罵。

但你客觀思考一下呢。年初到現在,有幾個板塊的跌幅是小於銀行的?

如果你有精準擇時的能力,就可以年初買銀行,在銀行有收益的時候,賣出,然後在4月27號,精準買入新能源。

你以為你是神嗎?

我在公眾號里給出的策略中,只給銀行分配了5%的倉位,所以它漲不漲都無所謂,反正我的整體組合最終盈利就可以了。這些策略都是可以追蹤到記錄的。只不過是你不願去看策略,只想聽一個代碼就想躺賺罷了。

而且在第二個月,我看到指數超跌後,就建議更換銀行到指數上了。

這些都是策略,而不是判斷。別人的分析僅僅是一種判斷。即便你覺得好,也應該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持有。但普通投資者根本不會思考這些。

普通投資者買股票或基金只認準一點:必須漲才行。

但實際上,你的投資組合里,一定會有跌的資產。是的,一定會有。

跌就對了,不可能所有資產同時一起漲。你對資產的布局本來就是一種大局觀,而不是總盯着某個資產是否漲跌。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是所有資產同時漲的嗎?人家持有比亞迪多久了,你能有這麼強的耐心嗎?

大部分人持有不到1個月,只要不漲,就會罵街。

這就是巴菲特能成為股神的原因,人家就是足夠自信!就是比常人能忍!能等!

總的來說,不管我們買入什麼,都要把買入的這個資產放進投資組合里,從大局觀來分析。要知道這個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和定位。

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說,我跟你買了同一個股票,我最終能賺錢,你可不一定能賺錢。搞不好還虧錢。因為我兩的認知,投資組合和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成熟?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天天要聞

五、總結

非黑即白的人在資本市場通常都賺不到錢。有三類非黑即白:

1.只想聽準確的判斷,但投資市場永遠沒有準確;

2.只想滿倉或者空倉,抄底和逃頂,但沒有人能精準擇時;

3.只想知道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從不考慮自己投資組合的大局,這就是典型懶和貪婪。

如果你現在還有這樣的毛病,就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隨時要考慮,萬一自己判斷錯了呢?

2.你擔心什麼就要重點注意消除相應的風險,否則就不要買;

3.始終要站在投資組合的大局觀來思考每個資產的角色,包括倉位、買入和賣出的邏輯、大類資產的比例、建倉的策略、持有的時間、可能的風險等等。

總之,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要那麼非黑即白!這世界上絕大部分事都是模稜兩可的。成熟的人不會去爭論是非和對錯,他們只關注自己的投資組合賺到錢沒。

有句老話不是說嗎?檢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就看他的頭腦能否同時容納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並且無礙於處世!


打賞自願,1分錢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來我的同名公眾號:睿知睿見!

上面的內容更豐富還做了分類,一起看財經,學投資!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