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初創公司地平線的上市進程有了新的消息。
10月9日,消息稱地平線或將計劃於明年赴港上市。此前地平線曾被曝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金額可能超過10億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考慮將首次公開募股地點從美國轉移至香港,正在與負責此次上市輔導的金融機構合作,研究最早於明年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知情人士補充稱這是初步計劃,地平線目前還未對赴港上市做出最終決定。目前地平線還未對該消息進行回應。
當下,誕生於自動駕駛創業熱潮的地平線已成為資本熱捧的寵兒。
自2015年成立以來,地平線已累計完成13輪融資,最近一次融資為今年6月份的C7輪融資。自去年年底啟動大C輪融資後,地平線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排隊進場,僅對外公布的投資方就多達41家,囊括了市場上大多數活躍的專業資本和產業機構。而此前的融資歷程中,地平線還曾獲英特爾領投。
有投資人感慨稱,這一輪投資已經不是靠搶就能進,地平線對投資方的要求很高,「到了後面,純金融資本已經很難進,能投進去就贏了」。
據悉,完成大C輪融資後,地平線估值已達到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20億元)。
事實上,除地平線之外,自動駕駛行業已湧現多家獨角獸公司,備受資本追捧的公司也不在少數。小馬智行、禾賽科技、Momenta等都已完成數輪融資。數據顯示,2021年1-9月,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至少有71起融資事件,融資規模超300億元。
狂奔之下,自動駕駛賽道目前仍被認為擁有巨大市場前景。據TrendForce預計,2022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將增長到2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5%。預計到2026年,這個數字將達到676億美元。
此前,曾有多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傳出赴美上市消息,但受滴滴事件影響,不少公司擱置上市進程。除卡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圖森未來早早赴美IPO外,小馬智行、禾賽科技均在今年8月份表示暫緩赴美上市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