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絕對稱得上是房企的「爆雷之年」。
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的「爆雷」事件,不僅數量多、頻次高,「爆雷」房企的級別也是越來越高。
不過,眾多房企之中,有「差生」,也有「優等生」。
比如龍湖集團,竟然可以做到連續5年處於「三道紅線」的綠檔房企陣營。
房地產生意,說到底就是一場資本遊戲。而「三道紅線」,管得正是房企融資這檔子事兒。
龍湖集團連續5年綠檔,最直接的好處,正是體現在其融資成本方面。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身為民營企業的龍湖集團,其平均融資成本只有4.21%,與央企中海、保利處在同一水平。
如此低的融資成本,絕對能夠羨慕煞一種房企。
不過,龍湖集團的綠檔身份,也不是完全無可挑剔。一個疑點,是激增的少數股東權益;另一個,是較大規模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少數股東權益:5年暴漲11倍
截至2021年6月末,龍湖集團的凈負債率46.0%,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8.3%,現金短債比達到5.48倍,「三道紅線」保持綠檔水平。
我們知道,「三道紅線」指標,跟房企的所有者權益有直接關係。
比如,凈負債率的計算公式為:(有息負債-貨幣資金)/凈資產,這裡的凈資產就是所有者權益。
那麼,想要把凈負債率壓低,一個操作就是做大所有者權益,也就是做大凈資產這個分母。
而龍湖集團顯然深諳此道,具體操作正是迅速做大少數股東權益。
數據顯示,在2014年末,龍湖集團的少數股東權益占凈資產比例僅為4%。而此後,其少數股東權益出現激增,使得占凈資產比例也大幅上升。
2015年末到2020年末,龍湖集團的少數股東權益從73.4億元增長至900億元左右,5年暴漲了11倍多。
而在同一時期,龍湖集團的歸母股東權益從551.3億元增長至1083.4億,5年僅增長了0.96倍。
在此背景之下,截至2021年6月末,龍湖集團2006.5億元的凈資產中,歸母股東權益達1097.0億元,少數股東權益909.5億元,後者占凈資產比例為已經高達45.3%。
可以說,龍湖集團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增長,是其負債率5年來一直保持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少數股東權益的激增,使得龍湖集團的少數股東損益也同時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0年,龍湖集團的少數股東損益從7.8億元增長至88億元,少數股東損益占凈利潤比例也從7.8%提升至31.0%。
而在同一時期,龍湖集團的歸母凈利潤從91.5億元到200億元,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少數股東損益。
也就是說,龍湖集團少數股東權益的增加,使得其少數股東損益同步快速增長,這就大幅擠壓了龍湖集團歸母凈利潤的增長空間。
不過,雖然龍湖集團的少數股東損益大幅增加,但其占凈利潤31%的比例,仍明顯低於少數股東權益占凈資產45.3%的比例。
這也意味着,龍湖集團同樣存在「明股實債」的嫌疑,只是程度略輕罷了。
ABS:可不計入有息負債的「隱性負債」
再回到凈負債率的計算公式:(有息負債-貨幣資金)/凈資產,要想把這個數據壓低,還有一招,就是把有息負債做低。
要想做低有息負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少借錢。
但是,作為頭部房企,龍湖集團是要做大規模的,不借錢是不可能的。
從拿地方面來看,今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共獲取53幅新地,權益金額高達389億元。而這些錢,不可能都是龍湖集團的自有資金,肯定一大部分都是借的。
那麼,龍湖集團就得想別的招數了。從數據來看,資產證券化產品,成了龍湖集團的「香餑餑」。
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龍湖集團的供應鏈ABS和CMBS高達357.75億元,總規模在所有房企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萬科。
所謂資產證券化(ABS),實際上就是一種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流行的項目融資方式。它是將低流動性資產,打包為高流動性的證券,以此獲得融資。
比如供應鏈ABS,就是以房企應付賬款為基礎資產,以應收賬款的債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
CMBS,是以寫字樓、商場、酒店等商業地產為底層標的物業,以標的物業抵押貸款債權為基礎資產,發行資產支持證券。
說到底,供應鏈ABS和CMBS,都是房企的變相融資,也就是負債。
但是,在會計操作上,供應鏈ABS通常會計入「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經營性負債科目下;而CMBS通常會被計入「長期應付款」或「其他非流動資產」等科目。
此類科目在統計時容易遺漏,也就使得有息債務的賬面數值,低於其真實的債務水平。
也就是說,供應鏈ABS和CMBS,都會通過會計手段,變為「隱性負債」。
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龍湖集團357.75億元的供應鏈ABS和CMBS,部分甚至於全部,未計入有息負債科目下。這就降低了龍湖集團的凈負債率水平。
這也是龍湖集團可以實現綠檔的真實原因之一。
不過,ABS名頭雖然花哨,但融資既意味着債務的產生,這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龍湖集團通過ABS,可以形成不計入有息負債的「隱性負債」。但是,在房地產行業調控趨嚴的大背景之下,房企都必須承擔起降低高槓桿的責任。龍湖集團作為房企「優等生」,更不應該耍手段、秀「財技」。
此外,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環境正在加速收緊。伴隨着此類產品的受限,之前吸收大量經營性融資的房企將面臨更大的短期債務壓力。
也就是說,對ABS融資較為依賴的龍湖集團,以後的日子或許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