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中的十六項理論原則!
1、整齊規劃,合理布局的理論原則!
整齊規劃的含義是:合理謀劃布局,在繁複中見精神。就是要有統一整齊的規範標準,整齊劃一,不能七零八亂。現代的城市和農村中,那些零亂和高矮參差不齊的建築,房屋之間相互抵消,互相矛盾,互相衝突。從風水的角度評論,為零亂無序,相互犯「煞」。從事實的角度上觀之,哪裡存在着更多的貧窮與貧困。
有問:我家原來是東大門,現在改為南大門,但是,西邊地勢高,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從門前流過,而且還衝刷西南的牆角?
簡單的回答是:地形不整齊,不規範。要對地形進行必要的整理,使下雨流水規範有序。現在的狀況是降雨的流水,似無頭的蒼蠅,流水亂竄,為水流無序。實際如此,風水學的角度評判人和事就可能會「形影相隨」!
2、整體系統的理論原則!
風水理論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整體環境中的每一個局部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個局部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3、因地制宜的理論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環境的調節。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南北東西各地條件不同,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和建築物適應於自然,適宜於環境,反樸歸真,使建築物和自然環境適合於人類的需求,達到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4、地形活用的理論原則!
地形活用的理論原則主要集中體現在風水學中怪穴應用和奇巧制衡兩個方面。在堪輿地理中:上山容易,點地難!點地容易,證穴難!古代先賢經典著作中的證穴方法大致有:朝山證穴、水勢證穴、明堂證穴、天心十道證穴、龍虎證穴、鬼樂證穴、分合證穴……這些證穴法則,只能證明有穴位和穴位的大概位置,不一定就能證明真穴的具體位置。
依照風水大師的口頭傳授:穴心位置的中心點前、後、左、右、上、下,不得超出一丈之內,否則輕則脫氣,福力大減,重則無福有禍。如果穴心不正確,就會出現雖然龍法到位,立向理氣到位,但穴心位置不正確依然是一場空,甚至好的地形變為劣質地形。
「一個山頭葬十墳,同山同向同流水,一墳富貴九墳貧。顛顛倒,倒倒顛,好地落在差地邊」。甚至民間還流傳,風水大師是不會點中正穴,都只點偏離正穴的位置!因為他們怕遭天譴!其實這是自欺欺人,搪塞世人的話語,個人認為:(1)要麼是風水大師沒有那種本事;(2)要麼是誠心不夠,福力不厚!
點穴證穴的五大綱紀:
一、點穴須認星,無星不成穴。二、點穴須認脈,無脈不成器。
三、點穴須認氣,無氣禍患臨。四、點穴須認情,一失終無成。
五、點穴須觀意,無意迢迢去。
凡是立穴,需要明白立穴的動靜陰陽。
不論平地高山,結穴處必有形影,如牛角紋理、窩突、弦棱、化生腦、球檐、蝦須紋理、蟹眼紋理、仰梅花、覆梅花、金魚水紋理界合、上陰下陽、上陽下陰、左陰右陽、左陽右陰、邊厚邊軟、邊肥邊瘦……陰陽交媾的地方,都是真穴所在的位置,都是真穴的重要佐證。
5、依山傍水的理論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學中的最基本原則,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的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的台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勞作、採摘果實相適應。
6、觀形察勢的理論原則!
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的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的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之中考察。
只有從大環境之中觀察小環境,才能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任何一塊宅基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由大環境所決定,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的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以知道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只有形勢完美,宅基地才能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該先考察山川的大環境。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力宏大。
7、地質檢驗的理論原則!
風水學的理論對地質很講究,甚至很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證明這個結論有科學根椐。有的風水大師在相地的時候,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坑察看深層的土質和水質,俯身耳貼地面,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地下的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有其深刻的內涵。
8、水質分析的理論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質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流水環境。嘗水味,聽水聲,看水色,試水質,辨水情,是風水學中常用的普通方法。
9、坐北朝南的理論原則!
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的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二十三度至二十六度以北,一年四季的太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集陽光。陽光對人的身體好處很多:一、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一至二度;二、陽光參與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以預防佝僂病;三、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的作用;四、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迴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認為:「不周風居西北,十月。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條風居東北,正月。明庶風居東方,二月。」
坐北朝南還有利於迴避東西不正常的日晒。尤其是夏日的西晒,會給人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觸。
10、順乘生氣的理論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二,二生三而五行具備,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風水學的理論指導和提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和鄉村民居房屋,這就稱為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旺之氣,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身體健康長壽。
11、改造風水的理論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並為人們服務,《周易》認為:「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正確靈變處置,憂慮和煩腦就完全可以降低。天地變化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改變、變化,人們只有正確認真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越的生存條件。
12、背陰向陽的理論原則!
勢有陰陽之分。山之南,水之北稱為陽;山之北,水之南稱為陰。古人最初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許多城市是在水邊山邊建立起來的城市。比如,歷史悠久的全國各地帶陽的地名就有很多,至今仍然能看出是在水邊建立的城市有:洛陽、濮陽、淮陽、泌陽、沁陽、汝陽、衡陽、岳陽、邵陽、益陽、耒陽……就地形的一般狀況而言,向陽的地方是表,背陰的地方是里。
風水學認為:房屋一般要在向陽面,不要在背陰面,原因是向陽面乾燥、積溫好,而背陰面一般很潮濕,很寒涼,不利於人類居住和人的健康。
13、居中制衡的理論原則!
中位,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儘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的位置。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主要設施的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對稱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對稱線的北端最好是橫着走向的山脈,與中軸對稱線位形成丁字型組合。中軸對稱線位的南端最好有寬敞的平原為明堂,中軸對稱線位的東西兩側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建築群,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
14、中軸對稱線位的理論原則!
對稱的核心實質內容是要有中心和重點;由房屋的有中心和重點,誘導的是人文、行事、為人就有中心和重點,更進一步的思考就是人性有主心骨,不是糊塗的蒼蠅。傳統風水學其實就是中軸對稱線位的理論,是受自然和人體美的啟發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風水美學觀。從圓、方、正這些角度思考,人體其實是一不規則的凹凸形體,但人體有一主要美學特徵就是左右對稱,作為天人合一的風水觀,在傳統建築中體現的基本核心就是:左右對稱,前後對稱,在對稱中求取平衡。野外地形考察,雖然地形複雜,千變萬化,但主要還是以中軸對稱理論作為評估地形的標準。
在古代的中國,具有中軸對稱線位平面布局意識特徵的建築隨處可見。對稱安排、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強烈的政治理論色彩,濃郁的理性精神,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大民族精神特色。
例如,清東陵採用了中軸對稱的景觀,整個陵寢建築群和自然景觀均配置在金星山和昌瑞山主峰相對的軸線上或對稱軸線位的布置,幾十座形制各異,多姿多彩的建築物,錯落有致地貫穿在一條長達六公里的神道上,形成了氣勢宏偉、層次豐富的中軸線位。該中軸對稱線位加強了以孝陵居中為尊的等級觀念,強化了陵寢建築的禮制性和紀念性,以及東陵主陵孝陵對全陵區的統率作用。
不僅宮殿如此,宗廟道院更是如出一轍,寺廟道觀中的左鍾右鼓,前堂後寢,門前雌雄雙獅把據,無一不以中軸對稱線位為基礎,雙雙相對配置。
而民居房屋中的上下廳堂,前庭後院,左右廂房,更是中軸對稱線位的具體表現。中國的建築透過風水思想的指導,秩序井然地表現出整體空間組合,在運用中軸對稱線位原理的同時,充分地實踐了宗法禮制的觀念,使得景觀的效果,充分體現了人文精神的內涵要領,給予人們視覺上穩定平衡的感受。
中國古代京城建築,往往以「先天八卦」的乾、坤、離、坎所象徵的天、地、日、月,作為南北中軸線位兩端和四正方位(南、北、東、西)的象徵。明清兩代北京城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就是按乾南、坤北、離東、坎西的方位來布局。
以全城的主要建築群構成的中軸對稱線位,背靠祖山和主山,面對朝砂和案砂,構成一組對景,以壯城市的形勢。北京紫禁城布置在全城的中心位置,背後的萬歲山(景山)王峰叢峙(主山),中峰處在全城的中軸線位上,又當南北兩城牆之中,形成了全城的制高點,它使得全城堂堂正正,莊嚴而又均勻大方,以城市的中軸對稱線位控制着城市的規模和布局。
15、黃金分割線位的理論原則!
黃金分割線是一種古老的數學方法,創始人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他在當時十分有限的科學條件下大膽斷言:一條線段的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於另一部分同整條線段的比為零點六一八時,那麼,這樣的比例會給人們一種美感。後來,這一神奇的比例關係被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和美學家柏拉圖譽為「黃金分割律」。黃金分割線的神奇和魔力,在數學界還沒有明確定論,但它屢屢在實際中發揮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目前黃金分割線位在風水學中最理想的應用應該是陽宅院落:民間的小型房屋建築,主屋後面有一個主屋宅基寬度的空地、前面有二個主屋宅基寬度的空地,房屋宅基面積佔一個房屋的寬度,總計是四個宅基地的寬度比例,是最為理想的院落宅基地。其它陰宅陽宅的布局,都應依合黃金分割線位的理論原則處理角度和線度的長度比率為最美。
16、房屋風格與周圍環境協調的理論原則!
在房屋建築設計中,設計風格與環境的關係尤為重要。因此,房屋建築設計應十分重視設計風格與環境的協調性,以解決建築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相應的環境問題,使其與環境達到相輔相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房屋風格,是指房屋具有的若干特定的形式、特定色彩和質感按一定的方式排列組合,並襯托背景而產生出來的一種藝術效果。人的性格愛好不同,對房屋的風格有不同的追求。有人喜歡溫馨典雅的風格;有人喜歡清新和諧的風格。
房屋風格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房屋與環境的完美融合。房屋的造型設計,房屋的色彩設計,建築風格應與周邊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融於一體,創造出房屋風格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優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