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神話傳說,哪吒出生於商代晚期的陳塘關,後因在武王伐紂過程中屢屢立功,終獲封神。
根據考古測年,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同樣在商代晚期,其神秘瑰麗的氣質,使它「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在5月22日開幕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這兩個加起來超過6000歲的大ip雙雙亮相四川館,引來眾多觀眾駐足打卡,實力展示「自帶流量」的主角光環。作為四川館的「門面擔當」,它們像伸向世界的雙臂,邀請八方來客走進一個活力滿滿的文化四川。

在古老與現代之間,在保護與發展之間,三星堆-金沙遺址和《哪吒之魔童鬧海》似乎代表了當下四川文化產業發展的兩個面相:
一方面,是向內求索的深切與執着。持續深入的三星堆-金沙遺址考古研究,正逐步揭開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新近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群,刷新世人對6萬年前東亞古人類的認知;川陝甘渝四省市協同聯動推進的蜀道考古調查,展示「蜀道難」之外的豐富人文內涵……對歷史的追問與探尋,如同向大地深處延展着文化根系,當我們對過往的認識和理解愈加深入與清晰,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大樹也就愈加根深葉茂、碩果累累。
另一方面,是向新開拓的夢想與勇氣。今年春節檔橫空出世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從四川出發,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神話創造票房神話的力量。一個古老的文化ip,經由全新的組織與講述,搭配ai生物動力學、動態水墨渲染引擎等頂尖製作技術,成就一場全民追捧的視覺盛宴。《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成功,既顯示了科技與文化結合的強大爆發力,更提示人們,只要有創新創造的夢想和勇氣,「老掉牙」的故事也可以變得很年輕、很好看。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文化的「保真」能力與「保鮮」能力,讓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盈。

在深厚文脈與前沿技術之間,文化四川的中間地帶同樣遼闊而燦爛,它們是文化創新的無限靈感,有時也是創新本身。深入文博會的四川館,也為國內外觀眾全方位體驗四川文化提供了寶貴契機。

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圖為四川展館 圖據川觀新聞
在這裡,有悠遠浪漫的遠方。吸引力是內在於文化之中的重要能力,只需加以適當的開發與引導,就能化身為文旅經濟新活力。今年的四川館中,一場超高清大熊貓全景直播,在展示四川超高清產業發展成效的同時,讓遠在深圳的觀眾,可以實時與卧龍神樹坪基地兩個大熊貓圈舍的「滾滾」親密互動,用最直接的方式為四川「拉流」。與此同時,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石窟數字化》項目中的精美石刻,峨眉電影集團電影作品《永不失聯的愛》《熊貓計劃》《聖旨到》《阿莫阿依》背後的巴蜀風光,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熊貓書店裡的川版好書……為觀眾羅列出「到四川去」的眾多理由。
在這裡,有巧奪天工的技藝。古老的巴蜀大地,也是生活智慧與藝術創造的迸發之地。眾多的傳統手工藝,在彰顯川人智慧的同時,正在為今人的生活持續添彩:北川羌綉、珙縣苗族蠟染、鹽邊傈僳族服飾、夾江年畫、綿竹年畫、自貢彩燈、瀘州油紙傘、川劇傳統盔帽、青神竹編……走進四川館,一項項精益求精的非遺技藝,一件件做工精良的手工藝品,共同構成了四川文化產業中接續傳統的一面,其透露出的古典美也一定能喚起參觀者「買買買」的衝動。
在這裡,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從「現象級」手游《王者榮耀》2015年在成都孵化成功起,四川在數字新玩法方面的創新創造就持續引發關注。通過深入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基本建成橫向覆蓋、縱向貫通的文化大數據體系,文化數據交易平台投入運行,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文化新業態加速崛起,成都網絡遊戲及相關企業已超7000家。在四川館,參觀者可以經由「數字詩人為你寫」成為詩歌吟誦的對象,也可以在「沉浸式vr大空間卡丁車大戰」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較量。新奇感滿滿的體驗項目,為四川文化產業錨定數字化坐標。


「熱鬧」與「門道」交織的文博會,在各顯神通的產業交流中,四川文化產業實現着自己的收穫與貢獻。
通過從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深化,實現對產業發展的問診把脈。從石窟寺保護到博物館文創開發,從「爆款」影視劇製作到下一個熱門手游開發,從文化名人的ip化打造到區域文旅品牌的構建,從出版高質量發展到非遺傳承發展……每一個問題都不是單獨存在於一時一地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又都是關係到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的問題。四川攜着各項文化家底參加文博會,既是一次經驗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對文化產業發展中各種痛點、堵點的現場問診。這樣一個博採眾長的過程,為四川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着必要養分。
通過從靈感到產業的發展敘事,透視各地培育文化產業的創新打法。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然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如何保護脆弱的創新嫩芽?如何留住優秀的文化企業與文化產業人才?如何讓好東西成為好生意?如何讓文化產業走出去?在文博會上,來自東中西部文化產業各領域的專業人士相聚一堂,為各地取長補短,找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經驗提供機會。
如果說多姿多彩是文化的底色,那麼經由文化產業的提煉與塑造,則為文化注入了更多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穿透力。從文化資源到文化產業,潤物無聲的事業產業正在向新而生、蓬勃發展。
本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