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接財神,民間所說的財神是誰

正月初五正是人們過大年的高潮時間段,畢竟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大的一個節日,節日的延續時間長,在農村一般情況下,也只有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的熱鬧氣氛才算正式結束。

在即將到來的正月初五,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民間也稱「破五」。在我國古老傳統中,由於人們對於神靈的崇拜,春節前後有着很多的祭祀活動,古人相信,也只有祭祀祖先神靈才能得到佑護,使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祭祀活動又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因此,也就有着很多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初一女人不能拿針線,初四以前不能掃垃圾等等,老人們認為到了初五這天,所有的禁忌就會破掉,人們就不用再計較,因此正月初五也稱「破五」。

正月初五這天禁忌破除了,人們便放鞭炮以示慶賀,然後家家打掃衛生,生意店鋪也開始營業。同時在這天迎接財神的到來,以求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來。那麼,民間的人們接財神接的是誰呢!

一般來說,正月初五人們接的財神有五位,也就是五路財神。之所以會迎接五路財神,就是有着盡收東、西、南、北、中五路之財的意思。接五路財神進門,預示着東、西、南、北、中路路皆有財源,這也充分反映了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和渴望。

在人們的認知中,東、‬西‬、‬南‬、‬北‬、‬中‬各有一‬路‬財神掌‬管,‬它們分別是‬東路財神比干、西路財‬神‬關‬羽、南路財神柴王爺、北路財‬神‬趙公明、中路財神王亥。‬不‬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信‬仰和‬傳‬承‬。‬

也‬有‬說‬四‬方‬位‬分‬八‬方‬,‬加‬上‬中‬路‬應該為‬九‬路‬財神。‬也‬就是說除了上‬述五‬路‬‬正‬財‬神‬外‬還‬有‬四‬位‬偏‬財‬神‬,‬即‬東南財神范蠡、西南財神端木賜、東北財神李詭祖、西北財‬神‬劉海蟾。不過民間多數還是供奉五路正財神者居多,畢竟人們對於正財神的信仰有着一定的偏執。

據說掌管東路的財神是比干丞相,也就是神話劇《封神榜》中被妲己陷害挖心而死的比干丞相。他生性耿直中正,加上他失去了心臟沒有一絲貪念,無心無向,辦事公道,所以被後人奉為財神。傳說在比干財神的蔭佑下做買賣的人,無偏無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騙。

掌‬管‬西路‬的財‬神‬為‬關公‬,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他重義氣、重信用,倍‬受‬人‬們‬所‬尊敬,‬關羽生前一‬把‬大‬刀‬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又是山西人,因此關羽死後被後人供奉為‬「武財神」,又稱西路財神。

掌‬管‬北‬路‬的財‬神‬為‬趙‬公‬元‬帥‬趙公明‬,‬在‬民間信仰中‬人‬們‬視‬為‬天官天仙。雖然也是一位‬武‬財神,‬但‬此‬財‬神‬卻‬無‬據‬可‬查‬。‬

掌‬管‬南‬路‬的財‬神‬為‬柴榮、柴王爺,也就是周世宗皇帝。據說沒有當皇帝之前,因為家道中落開始經商,而且賺了很多錢。後來平定亂局,當上了皇帝,依然愛民如子,生活也是很節儉。因為柴王爺經商時是在南面發的財,因此民間的人們把柴王爺作為南路財神來供奉。

掌‬管中‬路‬的財‬神‬為‬王亥老‬祖‬,‬據說是夏朝商國的君王,是他開闢了中國商業的先河。‬商人、商品的說法也是由夏朝的時候開始產生的,‬因此,‬一般經商之人多有供奉。

在接財神供財神的時候,古人也是很講究的,一般都會供奉羊頭和鯉魚等五樣供品,羊頭寓意「吉祥」、鯉魚寓意「年年有餘」,而且還會斟滿五杯酒,以示供奉五路財神。雖然這只是人們的一種信仰,但也充分反映了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和渴望。

正月初五接財神,可以說也是民間的一種重要活動。畢竟正月初五已過,新年的味道在逐漸退去,人們又要陸續回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之中。財源廣進事事順遂是每個人的心愿,希望在財神的佑護下,大家都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繼續努力,財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