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圈,每一個新興文化與圈層的興起,背後正隱藏着最新一代年輕人跳動的脈搏。
根據艾瑞諮詢核算, 2019年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9億人,漫畫市場規模達22.5億元,動畫市場規模達164.6億元。這群年輕力量的崛起,已經讓「小破站」B站有了破圈的底氣,動漫市場被巨頭緊盯,不再小眾的二次元,成為潮流消費的重要風向標,但這顯然還不是這群年輕人的全部。
動物擬人化
獸圈是喜歡擬人化動物角色的人組成的圈子的總稱,他們相比於Cos圈、Lolita圈、JK制服圈,甚至是娃圈而言,這是更新潮、更小眾的存在,近兩年陸續吸引着00後新人。在這裡,人們用虛擬獸設交友,甘願為一套獸裝花費數萬。
獸圈則是由更深層次情感鏈接而來的群體。他們喜歡擬人化的動物角色,會以動物設定「打造」自己,通過創作畫作、短視頻動畫,乃至穿上屬於自己的獸裝,表達對擬人化動物角色的喜愛。
獸圈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積累沉澱後,現在已經跳出了小圈子的範疇,加上部分獸人愛好者給自己創造的獸人設定,樣貌十分討喜能夠被大眾喜愛並且接受的原因。
獸圈的人群基數逐年增加,人口基數增加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越來越多的獸人創作作品衍生了出來,列如《家有大貓》等知名作品,還組織了許多線下的大大小小的聚會,還有因需求誕生了許多國內獸裝(製作擬獸人服裝)工作室等等,獸圈已經不局限於圈內發展,而是高速的破圈發展着。
獸圈文化周邊產業
總體消費能力對創作型的圈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更強的消費能力就意味着創作者可以有更高的收入。
在獸圈內,不論是繪畫、製作獸裝、創作漫畫小說與遊戲、生產周邊產品甚至做up主,其中都有一些人可以完全靠獸圈的創作收入吃飽飯。創作者有了收入就會更加積極的創作內容。同時,更多人參與消費也意味着「用腳投票」的效應更強,有利於優秀內容和優秀創作者脫穎而出。
獸圈裡流傳着一句帶有調侃性的黑話,獸人控的錢是真好賺,據資深愛好者介紹,獸裝全裝的材料成本就高達兩三千元,由於每一套都是定製,難以量產,人工成本高昂。
在國內個人獸裝製作師製作全套獸裝,平均價格在8000元左右,知名工作室可高達13000元;國外知名工作室,如日本的天邪鬼工作室(A家)和Kemono-Line(K家)的全裝,價格更是飆升到22000元以上,並且嚴重供不應求,委託排隊已經排到明年了,而在國外高質量獸裝一般不會低於2000美元。
另外一些圈子裡動手能力極強的人可以把你的角色由平面畫像轉變成一套可愛的,或者是酷炫的獸裝。
純手工製作,也沒有任何一套獸裝是完全一樣的,這些會動的藝術作品通常非常昂貴,現在北美以及歐洲的市場價格都在2000美金+的範圍。
Z世代圈子文化背後隱秘的角落
萬物皆可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Z世代似乎總能將一個愛好發揮到極致,構建出脫離現實世界的虛擬城堡,招來外界的好奇與審視。
探討00後的圈子文化,或許首先需要解答兩個問題,為什麼他們需要圈子文化,以及圈子文化正為他們帶來什麼?
Z時代的年輕人所追求的圈層文化,更多的是自我意志、個人愛好、審美以及價值觀的表達。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中國國內獨特的社會與文化環境導致Z世代群體是孤獨成長的一代,在幼兒時期,當他們離開家庭走進學校,面臨著比90後、80後更多的不安和焦慮。
這是圈子文化盛行背後的社會心理學原因。早期的圈子主要以分享和交流為核心,人們在其中尋找內心深處深埋的愉悅和快樂。而隨着互聯網的興起,資本的介入,圈子日益龐大,圈層經濟價值才開始出現。
很多亞文化圈層,拆分出來實際只有兩點。一個是圈子的外在表現,它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直播、遊戲,乃至其他媒體的細分產業,還有一個是內在精神內核,每個圈子都有其要傳遞的精神內核,精神內核有多強,決定了社群黏着度有多好。
小結
獸圈不過是一群由相同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穿獸裝只是形式圈子,獸圈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裏面無論你是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者或者僅僅是個觀賞者都可以在這個圈子裏面變現自己
這種形式開始步入社會眼球,引起關注,當下的圈子文化,黏着度越高,圈子越牢固,壁壘也就越分明。儘管常常遭受外界的不理解,Z世代們頻繁參加獸圈子文化,既是他們的軟肋,也已經成為他們的鎧甲。
圈子文化歸根結底,還是關於人,關於人與人之間在社群里的互動,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與撫慰的故事。
第二十二屆高交會火熱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