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轉折往往只在一瞬之間。
2005年1月21日,即將迎來新年的鄭進偉一家卻迎來人生的分水嶺。隨着鄭進偉5歲的兒子鄭楚澤丟失,從此一場近二十年的尋子之旅拉開了帷幕。十九年間,鄭進偉經歷了事業崩塌、多次遭遇尋子騙局的身心重創,卻始終未曾放棄。鄭進偉說,「我一定會等到與兒子重逢的那一天。」

「當時家裡開了一家毛衣廠,經濟條件各方面都不錯,我每天忙着事業,楚澤也在一所中英文的國際學校讀幼兒園。沒想到一次疏忽,讓我的家庭破碎了。」鄭進偉說道。
2005年1月21日,學期最後一天,楚澤就讀的幼兒園提前放學。「每天都是有校車接送,但是當天早放學,幼兒園沒有通知我們。」當天下午5時許,鄭進偉的妻子準時來到停車點,但是沒能等來校車,於是聯繫了正在汕頭出差的鄭進偉,鄭進偉馬上聯繫老師,卻被告知早在3點50分就放學了。
同時,鄭進偉的妻子也在家中發現了孩子的書包,還有目擊者稱,4點鐘左右曾看到楚澤走出家門,手裡還拿着一個包子。「當時我們想孩子應該是出去玩兒了。」於是鄭進偉的妻子馬上發動親戚一同幫忙尋找,「整個村子找了個遍,大街小巷、祠堂、魚塘和廢棄的老房都沒有孩子的蹤跡。」一直到凌晨3、4點,孩子還是沒能找到。
第二天,鄭進偉在電視和報紙都登了尋人啟事,還懸賞5萬元尋人,但毫無所獲。同時,警方走訪多日,仍無法追蹤到孩子的去向。

鄭進偉依舊保留着鄭楚澤的書包和衣服
在尋找孩子的路上,鄭進偉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騙局。
「孩子走失十來天后,我們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邊用的是潮汕話,而且把我們家裡的情況都說得很清楚,所有的親戚都叫得上名字,博得了我們的信任。」鄭進偉告訴記者,「對方表示孩子被他的一個老鄉帶走了,打算賣5萬塊錢。我當時就表示只要你把孩子交給我,要多少我都給,但是要孩子跟我通個話,但對方始終不同意。」
後來經過「協商」,鄭進偉找一個工廠的工人做擔保,去往鄰鎮「談判」。最終對方表示以3萬元成交,「一手交錢、一手交孩子。」
鄭進偉和兩個堂哥當天趕到指定地點,「兩個堂哥在附近的小餐館等着,我自己到指定地點。到了凌晨1點,對方發信息說怎麼還有兩個人,你等着收屍吧。」收到這條信息後,對方就失去了聯繫。
隨後在除夕的時候,鄭進偉的弟弟又收到信息,「孩子找到了,只要1萬塊就可以。」鄭進偉隨後報警,警方很快抓到了人,真相是同村的人自導自演的騙局。
尋子這麼多年,鄭進偉走遍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前往新疆遭遇騙局也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也是接到電話,跟第一個騙子情況類似,對方也十分了解我們家的情況,但是要3萬元才肯把孩子交出來。」鄭進偉立即訂了機票前往新疆。但抵達後,對方始終不肯見面,並提出用黑色塑料袋裝好3萬塊錢放到某個郵局門口的信箱,因為鄭進偉已經被騙過多次,就提出要聽聽孩子的聲音,但對方依舊不同意。
鄭進偉後來找了在當地的朋友,也找了警方,最終確定還是一個騙子。「我在回去的大巴車上,忍不住痛哭。經歷了多次欺騙,真的是身心疲憊。」鄭進偉說道。

鄭進偉在自己的店內
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鄭進偉經營的毛衣廠也走了下坡路。
「當時工廠有100多名工人,廠房和設備價值幾百萬元,其中還有4台電腦有編程,可以做一些特殊花紋的毛衣,所以我的貨賣得非常好,每年有幾十萬元利潤。」鄭進偉告訴記者,「但因為我一直在外面找孩子,工廠疏於管理,產量和質量都無法達到客戶要求,到2008年已只能勉強維持。同時我的積蓄也都花光了,沒辦法只能變賣工廠,幾百萬的設備當廢鐵賣了十幾萬。」
提起這段往事,鄭進偉說最愧對的是女兒。當時大女兒考取了海南一所大學,但是當時家裡沒有一點錢,大女兒只能放棄上大學開始打工,貼補家用。而且因為自己很少能夠陪伴小兒子,導致小兒子對父親尋找哥哥並不理解。
「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也都逐漸理解我的苦衷了。」鄭進偉說。
2015年,鄭進偉跟孫海洋等人,一同去看望一位患肺癌的尋子家長。這次經歷給了鄭進偉很大感觸,讓他對尋親這件事有了一個轉變。「那位尋親母親身邊沒有其他兒女,也幾乎沒有收入來源。我就想要保持住自己的身體,也要有經濟來源來支撐我尋找兒子。」
2016年,鄭進偉借了40萬元,在深圳華強北開了一家賣手機殼的店。「起初店面只有10平方米,我和女兒一起來做。早期也是虧本的,後來我們慢慢摸索市場,研究自己開模做自己樣式的手機殼,慢慢就把店面越做越大,現在的店面有200多平方米,全國有很多固定客戶。」
「我常常在想,如果鄭楚澤沒有走丟,我們一家該有多幸福。」鄭進偉表示,現在技術越來越好,人臉識別、dna匹配等高科技手段也都應用到尋親領域,「我一定能找回鄭楚澤,我們一定會全家團圓。」
記者丨賈 博
編輯丨戴瑞函 審核丨劉海龍
統籌丨張 宇 監製丨曲立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23120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