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在天空公寓外的家屬
紅星新聞記者│楊雨奇 主編│藍婧
編輯│郭庄 責編│馮玲玲
在一座坍塌的公寓前,一張幾近朽掉的木桌上擺放着貢品,這些貢品或來自逝者的親朋,或來自周圍的民眾。
天空公寓,英文名為sky villa,這是曼德勒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2025年3月28日緬甸7.9級地震後,原本4棟相連的11層樓房,如今只剩下1棟樓最上面的5層勉強保持着建築結構,其餘全部成為廢墟。
災難來臨後,更多人將這片「天空公寓」改稱為「天堂公寓」,寓意逝者進入天堂。直到地震發生一周後,聚集在這裡的被埋人員家屬仍守望在原地——即便他們內心已默認,生命的奇蹟很難再發生……
——1——
找到小馬行李箱
找不到的8歲女兒
3月28日中午12時許,家住「天空公寓」b棟8樓的李先生,正在200多公里外的臘戌市某處金礦工作;妻子王女士則獨自在一家洗車店洗車。結束早課的8歲女兒丹丹從學校返回家中,在保姆陪伴下,與16歲的舅舅各自在房間里午睡。
通常,王女士要在下午2點前將女兒送回學校:「不能耽誤了,因為下午有學中文的主課。」王女士說。而讓女兒學好中文,也是李先生一家選擇定居曼德勒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7月,李先生舉家搬到曼德勒,將丹丹送入曼德勒「新世紀學校」,以每月約合4000元人民幣左右的租金,在學校附近的「天空公寓」定居下來。李先生夫婦希望女兒能在這所國際學校學好中文,長大後到中國發展。
然而,突如其來的災難摧毀了平靜的一切。大地劇烈搖晃過後,王女士駕駛尚未洗完的車迅速返回公寓,沿途倒塌的房屋讓她緊張起來。
4棟11層高的「天空公寓」,在當地顯得格外亮眼。公寓總計有400多個房間,這裡的住戶可以在樓里健身、游泳、美容,也能到屋頂酒吧喝上一杯。可是它依然沒能扛住大地突然的震顫。趕回家的王女士已見不到公寓大樓的完整結構,家中的保姆和2個孩子也不見了蹤影。
▲王女士在廢墟中找回女兒的「小馬行李箱」
一夜翻找,在一片狼藉里,妻子只尋出了女兒曾經用過的,原本放在家中客廳里的粉色「小馬行李箱」。
李先生也在3月28日下午從臘戌往回趕,終於在駕車約12小時後,於3月29日早上,站在了公寓的廢墟前。這天開始,夫妻倆在公寓外的空地上鋪起地毯,放上食物和驅蚊水,建起臨時的家,守望在公寓外。彼時,這裡的氣溫已逼近40℃。
後來,更多親人朋友自發從遠方趕來,開始與夫婦二人輪番守在在救援現場。而等待,似乎已成為當時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幾天前,公寓b棟9樓的一名倖存者被救出。在他的手機里,恰好拍下了大樓倒塌前,人群逃生時堵在7樓樓梯間的視頻:畫面中,狹小的空間里站滿了慌亂的人群,不斷有人敲擊牆壁向外求救。期間,一名身穿白色連衣裙的小姑娘哭喊着,不斷呼喚着「媽媽」,而這正是王女士8歲的女兒丹丹。
按照倖存者的講述,夫婦倆知道女兒就埋在原本7樓的樓梯間里。但因樓房倒塌壓縮了救援空間,且隨時有二次坍塌風險,所以女兒遺體始終未被取出。
如今,唯一被找回的小馬行李箱,作為女兒的遺物被存放在李先生的姐姐家,這是留給家人的唯一念想。
——2——
他舉起了8歲的侄女
在廢墟里堅持了3天
地震發生後,吳女士一家在廢墟里找到了被倒塌房梁困住但仍有生命跡象的姐夫張先生。
3月30日下午,救援隊在公寓開展救援工作,發現張先生存活後便鼓勵他:「你一定要堅持,明天就能出來了。」
此後,自3月28日到3月30日,吳女士的表弟每天都會來到張先生被困的廢墟旁,給姐夫喂水喂葯,陪他說話鼓勁。
現年38歲的張先生,背後有着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也是在2024年7月,張先生一家三口,以及妻子表弟一家三口,一起從臘戌搬到曼德勒,一行6人租住在天空公寓。
▲守望在天空公寓外的家屬
3月28日上午11時許,吳女士拉着姐姐(即張先生妻子)和孩子出門喝咖啡,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但不幸的是,留在家中的張先生、其妻子的表妹,以及表妹8歲的女兒,卻在地震中被埋在了廢墟下。
「地震來時,姐夫把8歲的侄女高高舉起,為孩子爭取了生還的可能。」吳女士回憶稱,因侄女被舉起來,救援隊很快把女孩兒救出;孩子的母親也被及時救出,雖然一條腿已被截肢。
8歲的侄女被救出時,救援隊也找到了被壓在房梁下的張先生。彼時的一段現場救援視頻里,張先生仍舊能說話,只是右手疑似因傷無法活動。
救援的希望在吳女士心中不斷閃爍,他們一家每日守候在天空公寓外,盼望着姐夫能夠早日被營救出來:「救援隊3月30日晚上還在鼓勵我姐夫,說再堅持下明天就能出來了。」
無奈因空間狹小,救援隊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張先生救出。3月31日凌晨2時許,當家人再次來到廢墟,想要給張先生喂水時,卻發現他已經沒了任何回應。
「我們給他準備房間,聯繫醫院,做好了他被救出來的所有準備工作。」吳女士沒有說下去。而張先生去世的消息,他的妻子還有因他的托舉而被救下的8歲侄女,至今還不知情。
——3——
他們用各自的方式
陪伴廢墟下的親朋
在坍塌的樓棟邊,有家屬從家裡帶來了探照燈,照亮了無數被張貼在公寓外的尋人啟事。其中一張,來自緬甸華人小龍,他在尋找叔叔一家6口。
同樣的尋人啟事,小龍印刷了近百張。他不僅貼在天空公寓外,也貼在曼德勒無數大街小巷旁。「或許他們都沒了生還的可能,但我還是希望找到他們的遺體,把他們帶回家安葬。」
與小龍不同,20歲出頭的緬甸女孩小悠,選擇將家人的尋人啟事放在懷裡。這樣以來,她走到哪裡都能向旁人打聽:「你有沒有見過照片里的這名女性,她是天空公寓的會計,身高大約1米6,如果你見到她,請撥打這個電話。」
▲小悠拿着尋人啟事在天空公寓外尋找家人
地震發生當晚,小悠便和母親兩人從曼德勒郊區趕往天空公寓,此後母女倆便暫居在公寓外的空地上。直到4月3日,小悠每天都抱着家屬的尋人啟事,一遍遍徘徊在天空公寓周邊的街巷中。
但小悠從不曾說自己是在「尋找遺體」,她始終相信廢墟下的家人還活着,她要做的就是守在公寓外,等着家人從掩埋的廢墟里掙脫,然後帶她回家。
在天空公寓做清潔工的阿峰,地震發生時因正在清理露天泳池而死裡逃生。但與他一起做清潔工的另外4名工友,卻被埋在了廢墟之下。
即便知道工友凶多吉少,但阿峰並未選擇離開,而是做起了天空公寓的志願者,每日戴着安全帽在廢墟旁,為救援人員運送物資。每當有遺體被搬出,他也會搭把手,再看一眼這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工友。
「我想用這樣的方式陪着他們。」阿峰說,天空公寓即將爆破的消息近日不時傳出,「等救援結束了,天空公寓不復存在了,我就會離開,去新的城市尋找新的工作。」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