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一個「18禁漫畫和少女漫」的故事。
1989年,在大洋彼岸的島國。
有一個奇異的「錯位」正在發生,然而,又宿命般的剛剛好。
集英社,一個以《少年JUMP》和「友情、努力、勝利」宗旨而聞名的漫畫社。
旗下的一家非主流雜誌上,開始刊載一個日後有着如雷貫耳名字的傑作。
它就是《絕愛1989》。
一個巔峰,一代人的BL(Boys』Love)啟蒙作。
而另一邊。白泉社,主打各類少女漫尤以BL漫為主。
那一年,有個名叫三浦建太郎的青年畫手,為了向好友證明自己的漫畫才能,以兩人友情為藍本畫了初稿。
他捧着手稿來到白泉社,開始在一本搖搖欲墜的雜誌上連載。
沒成想,一個名叫《劍風傳奇》的硬核暗黑漫畫傑作就此誕生。
這萬花叢中一點綠的「錯位」,充滿了玄妙的命運感。
以至30多年後,還有人撓頭髮出「直男疑問」:
然後,又被「眾所周知」噎回去:
《劍風傳奇》之後,阿看覺得,「少女漫」三個字都聽起來變宏大了。
它也可以是暗黑風的、傳奇性的、史詩般的。
而「劍風」從1989年連載至今,完結尚遠。三浦建太郎30多年嘔心瀝血,全為一部作品。
卻於5月20日傳來噩耗。
當日,白泉社發出訃告,三浦建太郎因急性大動脈解離已於半月前離世,享年54歲。
他的死,讓這個在大眾領域略顯低調的名字,第一次登上了國內熱搜。
大家紛紛發出悲嘆:
「劍風」真的成「傳奇」了!
「世界第一少女漫」,再也不會完結了!
大劍與魔法、歐洲中世紀與戰爭、屍體與獻祭、魔鬼與不死者......
如果你去了解「劍風」,那麼,首先被定義在它身上的便是「史詩類暗黑漫畫」。
然而其次,是另一個與之完全相反的標籤:少女漫。
「少女漫」頭銜之於《劍風傳奇》,初聽有如調侃,讓人會心一笑。
可是,看過「黃金時代篇」就知道,它又絕不只是調侃。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奇妙的「青年漫+少女漫」綜合體。
黃金時代
連載30多年,《劍風傳奇》數卷龐雜,它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你可以最常見到的概述是:
一個身披黑色鎧甲的暗夜戰士,手持大劍,穿梭於「中世紀歐洲和劍與魔法」的大陸,斬殺使徒、為復仇而戰的冒險漫遊故事。
總之是一個男人的史詩。
而在這個「男性史詩」中,「黃金時代篇」所佔據篇幅並不算多,漫畫中是從4到14卷的體量。
可它與後面的風格大不相同。
那時,「劍與魔法」的世界觀還只初露一角,整個世界是以「英法百年戰爭」為原型的兩國爭戰背景。
後來半生憎恨、決裂復仇之人,此刻,還是並肩而立、惺惺相惜的戰友。
雖同樣每日揮劍,但這個揮劍的理由卻是甘心情願,為那個人而戰,為實現他的夢想、也為整個「鷹之團」而戰。
如果說,後來的主角格斯成為一個流浪的黑色戰士。
那「黃金時代篇」,便是格斯之所以為今日格斯的「前史」。
只是,這個「前史」本身單拿出來,無論故事性還是世界觀也足夠完整,情感戲更百般細膩。
於是,它成為「劍風」系列最著名和精髓的篇章,並不奇怪。
目前的動畫版中,且有1997年25集的TV版、和2012-2013年的「黃金時代」電影三部曲,可供選擇。
TV版對漫畫劇情和情感的還原,相對完整。但限於年代,觀看體驗有些憂桑。
於是,最好的入坑作,便首推「黃金時代」三部曲。
三部曲分別為[霸王之卵]、[多爾多雷攻略]和[降臨]。
第一部,引出人物、鋪墊了世界觀;
第二部,重點通過一場成功的攻城之戰,將「黃金時代」推向鼎盛之巔;
第三部,則是「從人至魔」的降臨儀式,詭譎盛大。是一個世界的崩塌,另一個世界的開始。
三部曲敘事層層遞進,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刻畫可圈可點,亂世之史詩感濃重古典。
看時讓人多次想起[指環王]三部曲。
不過,「黃金時代」三部曲總歸是關於兩個男人——格斯和格里菲斯關係的史詩。
彼時,米特蘭王國和尤達帝國已爭戰百年,國家衰敗,世事顛倒,民不聊生。
從下往上讀
平民出生的格里菲斯,通過建立的僱傭兵團隊「鷹之團」,為米特蘭王國服務,長沙征戰,一路披荊斬棘。
倒也掙得一方天地,贏得赫赫威名。
格里菲斯信奉功利哲學,目的至上。一直夢想着能夠建立自己的國家。
「劍風」的世界,是血統決定階層的正義觀。在格里菲斯之前,從沒有平民能夠威脅到貴族的統治和特權。
直到兩格相遇——
格斯,一個從死屍中出生的孤兒,一直過着顛沛流離的僱傭兵散兵生活。
他性格堅韌,英勇無雙,以一把大劍走天下。
可以說,「黃金時代篇」之明線,便是兩格帶領「鷹之團」顛覆世界的「黃金時代」。然後,又在整個高潮,一切急轉直下。
而暗線,則來自兩人關係的發生與轉折。
與兩場「劍的決鬥」有關。
劇場版一開場,格斯作為一個遊盪的僱傭兵散兵,上來就貢獻了一場「瘋狗」般的打法。
面對身形巨大、實力懸殊的對手,格斯不退。
反用狂風驟雨的主動擊打和凌厲快速的劈砍,將對方逼至亂境,再一擊致命。
用格里菲斯後來的話來說,這叫「將自己置於死亡中而後生」的打法。
於是,作為守城方「鷹之團」將領的格里菲斯,目睹了戰鬥全程,並注意到了格斯。
之後,是他的「收劍」。
明晃晃、赤裸裸的「我想要你」,還有自信到有些自負的「我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手。」
兩人的第一次對決發生在綠草如茵的山坡。
格斯先前僅出數刀砍死了比自己身形大上一倍不止的敵手,面對身形纖細的格里菲斯,卻落不着好。
即使他用偷襲的方式佔了先鋒,也很快被人家反戈一擊,迅速潦倒。
比起剛打完上一場的殘酷風格,這兩人打架真是又唯美又幼稚
他輸了。用「斗劍」方式,他的命運被決定——
「你要為我服務,為了我所追求的東西。我要得到屬於自己的國家。格斯,你死在哪裡要由我來決定。」
格里菲斯如是說。
於是,此後的三年時間裏,格斯有「家」了。
這裡有信任他、愛護他的格里菲斯,有能讓他發揮實力的團隊「鷹之團」,有了夥伴,還有了愛情。
可也有了三年後的第二次對決。
這一次是在漫天的雪地上,面臨再一次命運的分歧與選擇。
從信任與愛,到決裂出走。從「收劍」之爭,到「放劍」之斗。
幾乎牽掛了整個「黃金時代」三部曲最重要的情感轉向與命運線索。
黑暗美學
「劍風」是黑暗美學的傑作。
作為一部青年漫,無馬賽克18禁劇情多得讓人簡直沒眼看。
比如為人津津樂道的漫畫第一卷,上來就是格斯的健碩裸體正壓着女人做那個。
當你心想:哇開篇就這麼刺激的嗎?再一翻頁,只能心罵一句:得!感嘆早了!
從獵奇小黃漫到「異形」般暗黑恐怖漫的轉折,只需要,一個瞬間。
當然,說回「黃金時代篇」。
比起後來的「黑暗時代」,顯然這裡的顏色與快樂還豐盛得多。
彼時,相遇的草地是綠的,並肩作戰時的天空是藍的,兩人分享心事的世界盛滿了黃色的葉。
那時,即使格斯在戰場未顧及到大局,格里菲斯也會對他說:「格斯,你就為我而戰吧。」
即使身陷險境,格里菲斯也總會適時出現,並笑着回應他:「我救你還需要理由嗎?」
這對於從小在屍體堆里長大的格斯來說,無異於初嘗愛與溫暖。
所以最初這段友情,是多澄澈美好啊。
但人說,悲劇就是把美好打碎給你看。
於是,「黃金時代篇」全部的絢爛幾乎全為了最後的高潮——邪典狂歡的獻祭儀式做了鋪墊。
「黃金時代篇」的悲劇,也可言命運之悲劇。
從戰場上初得不死者佐得的預言——「此人野望幻滅之際,即是你死亡降臨之期」開始。
不,或者更早,從「霸王之卵」或者叫,貝黑萊特睜開猙獰詭異的雙眼開始。
由「因果律」流轉帶來的命運的螺旋,早已開始了瘋狂倒計時。
在此,我不準備劇透太多「蝕之刻」獻祭儀式。
因為這是漫畫用了數十卷、劇場版用了三部來鋪墊,才得以讓人體驗到的頂級高潮盛宴。
但毫無疑問,它的殘酷扭曲風格、令人窒息的壓迫與絕望感。
倒很容易讓人想起克蘇魯神話。
克蘇魯要義之不可名狀之恐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非神聖性,還有人類在未可知力量面前微不足道的渺小。
都在「蝕之刻」一場中,讓人感受個酣暢淋漓。
這裡充滿了邪惡、恐怖、惡意與瘋狂。
「黃金時代篇」以歡快的音節起,止於地獄響起的亡者奏鳴曲。
其實,「劍風」的暗黑美學風格,要追溯的話,也有其「源」。
70年代,永井豪的《惡魔人》,人類與惡魔大戰。
永井豪大筆一揮,此一戰,讓所有善與美的代言人,都以慘死告終;
而以對抗惡魔、保護人類為己任的「惡魔人」男主黑化後,終死去。
海邊夕陽西下,唯留魔王撒旦一人存於世間。
80年代,武論尊的《北斗神拳》,開篇即言:
「公元199x年,世界遭受核武器的全面洗禮後,人類文明毀於一旦。」
末日廢土之上,文明崩壞,道德失衡,暴力被重新讚美和信仰。
同樣80年代,還有大友克洋的傳世神作《阿基拉》。
它讓整個東京在1988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被大爆炸摧毀。
新建起的都市充滿了虛無、暴力、虛假繁榮、非秩序,和神力下搖搖欲墜的再度崩摧。
末日與新生,光明與黑暗,暴力與正義,對個體或人類命運的認同或抵抗。
這些二元命題,都成為這一時期這些青年漫的共同主題。
三浦建太郎1989年開始畫「劍風」,自然受到了前輩們影響。
人間與地獄相連相生,主角們在血肉與腐屍當中摸爬滾打。
兩個男主角,「黃金時代篇」後,一個附庸黑暗成魔,一個始終心懷希望對殘酷命運抗爭之。
即使「劍風」身為暗黑系名作,三浦建太郎的價值選擇也一如既然的清晰——
活下去!但永不與黑暗為伍而苟活!
少女漫
不過,如果一定要下個定義,我覺得「劍風」屬於:「少女系暗黑漫畫」。
可能,很難想像,一部黑暗系漫畫,同時也是少女系漫畫。
但「黃金時代篇」做到了。
何為「少女漫」?
一般來說,區別於男性視角,而以女性視角出發的,闡述女性特有的感受、幻想(尤以戀愛故事為主)的作品,通常都可被歸入少女漫的範疇。
《劍風傳奇》,一聽簡直八竿子打不着嘛!
先別急。我們來看看,兩位男主初相遇時,是如何表達感情的。
格里菲斯「收劍」之言:
「你的戰鬥方式看上去就像是在拿自己生命進行試探一般,就我的感覺而言,你是故意把自己置身於死亡危機之下,然後再拚命從這危機之中撿回性命。我很中意你,我想要你,格斯!」
格斯:震驚臉。
在旁偷窺的女主角卡思嘉,難過又嫉妒:「從來沒有說過,格里菲斯從沒對任何人說過這種話。」
用劍說話,兩人你來我往大幹了一通。結束,格里菲斯捧起格斯的臉,笑的溫暖張揚:
「這麼一來,你就是我的人了。」
這段戲,幾乎可看作整個「劍風」世界情感關係與命運因果律的一個微小縮影。
男二要男一,男一愛女主角,女主角最開始愛男二,後來愛上了男一。
哪怕只看這段三角關係,也是夠少女漫了!
不過,三浦從少女漫中學到更多的,是對人情感世界的探索與深度描繪。還有對人情感力量的正視甚至「誇張」。
其實前面我說過了,格里菲斯與格斯的關係,是貫穿「劍風」世界的核心。
他們合——成就了整個「黃金時代」!
他們分——「黑暗時代」降臨。
格斯後來成為了一名流浪的暗夜戰士,除了外部世界的斬殺,最終,他的「復仇」要解決的是他內部世界與格里菲斯關係的問題。
這就是少女漫的典型寫法了。
外部世界可以是恢弘的戰爭、詭異的神魔共舞、世界大亂。但最終要歸於人的內心世界——
要解決和探索的是,「我與他」的關係。
畢竟,格斯決定要從「鷹之團」出走,離開格里菲斯的原因,本就顯得細膩到曖昧。
那是有一次,格斯聽到了格里菲斯與公主的對話:
「如果被生下來了就僅僅這麼活着,我可受不了。我覺得對我來說朋友就是能與我,對等的人。」
這對於甘心立志做格里菲斯「劍」的格斯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
所以他才會走,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和生存價值的念頭,前所未有的佔據了他的全部心神。
兩人分裂的理由......竟顯得如此?微妙。
然而,他的出走,又帶來了格里菲斯的「墮落」。以至到最終的降臨儀式,格里菲斯剖白自己:
「於千萬敵人、夥伴之中,唯有你一人,讓我忘記了夢想。」
命運的因果律悲劇,說到底,源自兩人情感上的悲劇。
所以在三浦建太郎和漫畫評論家藤本由香里的一個對談里,後者有提到,讓她感受到「少女漫」的:
是《劍風傳奇》表達出的「靈魂的軟弱性」。
這樣細膩的內心世界描繪,是男性漫畫家很少有的。
這或許源自三浦本身就是個少女漫畫迷。
七、八十年代,除了《惡魔人》、《北斗神拳》這類硬派漫畫,不能忽視的還有崛起的女性漫畫家們。
竹宮惠子、山岸涼子、大島弓子、池田理代子、萩尾望都......
這批以「少年愛」主題起家的女性漫畫家,拓展了少女漫的主題,將少女漫畫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三浦學生時代就曾閱覽了大量少女漫。
其中,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玫瑰》。
凡爾賽玫瑰
這兩本以激情澎湃又純粹浪漫的手法描述同性間情感糾葛的巔峰漫畫,更成為了三浦在訪談中明確說過的參考對象。
以格里菲斯這個美少年的人物設定為例。
他幾乎就像是《凡爾賽玫瑰》奧斯卡和《惡魔人》飛鳥了的綜合體。
(多說一句,其實《惡魔人》中飛鳥了和不動明也挺基的。格里菲斯和格斯的關係與之很有相似性。)
《惡魔人》
三浦是有意識的在做這件事:
他想要完成一部集合了《北斗神拳》形式和《凡爾賽玫瑰》內核的作品。
於是,才有了暗黑美學風格和細膩情感描繪共存的《劍風傳奇》。
三浦其實對當前的少年漫和青年漫是有些意見的——
因為它們大多都過於追求強情節和大場面,很容易忽略對人本身和內心世界的探索。
相比,「劍風」殘酷、扭曲,宏大而超凡脫俗。
但也是如此的清麗、柔軟,富於洞察力而美妙的展現着情感張力。
它確實延展了少年漫和青年漫的維度。或許,還包括少女漫。
然而,三浦的突然離世,又着實讓人感傷。
「有生之年」真的成了「有生之年」。
「劍風傳奇」真的成了傳奇。
作品將就此定格。但讓人不禁想起一句話:人類群星閃耀時。
《劍風傳奇》也將繼續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我們這個缺乏史詩的時代吧!
真的,感謝三浦造夢。願天堂人間,都還有「劍風」的傳說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