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線上演唱會勾起的80後青春記憶——台灣旅行回憶

一、一場線上演唱會勾起的回憶

五月的最後一天,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的浪漫突襲,讓80後青春的情懷又涌動了起來。我突然想起很久遠的事情,關於一些記憶,一次旅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正如這個Live的主題——《突然好想見到你》。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線上演唱會

記得小時電視里的瓊瑤劇,東南衛視的海峽兩岸,青春里的文藝電影……台灣這座很近又似乎遙遠的島嶼,在80後我的兒時記憶里,充滿了神秘的魅力。

高中的時候,購入第一張五月天的專輯——《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倔強》這首歌陪伴了自己一個最抗拒的時期,後來到天津讀書,剛好趕上五月天來國內發展的時候,就那樣跟着他們跑了幾個城市,追現場,買正版專輯,戴着阿信設計的MP3項鏈里,裝滿了五月天的音樂。

我記得看過的每個台灣電影,《最遙遠的距離》錄著聲音的小湯,《盛夏光年》里的康正行,《夏天的尾巴》里的綠色稻田,《藍色大門》里張世豪騎着單車飛揚的衣角……明晃晃的青春,帶着一點點的刺痛, 傷痛和成長,像岩井俊二電影的味道,卻又帶着台灣特有的溫暖。

《最遙遠的距離》

似乎一直以來,我對島嶼都有着特別的情結。2008年畢業,我選擇去廈門工作,自小北方長大的我,第一次孤身一人奔向南方,親切又陌生的閩南話,環海的島嶼,像是給剛剛21歲自己的禮物,充滿着冒險的甜味。在這座島嶼上,蹉跎了4年的青春,混沌了數不清的日夜,認識了畢生的好友。所有青春的歡笑和淚水,都留給了這座島嶼,所有的遺憾和夢想,也都留給了這座島嶼。2011年的秋天,在電影院看完一場五月天3D演唱會電影,我啟程回到我熟悉又陌生的北方,開始北漂的人生。

追夢3DNA


二、有些暫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

2017年的夏天,和在廈門生活時許久未見的好友,相約開啟了第一次的台灣旅行。


  • 高雄之前,我錯過了航班

一大早帶着浮腫的臉4點多從家出發,去北京首都機場趕6點半飛上海的航班,為了和朋友在下午匯合去往高雄。偏偏天公不作美的大北京,首都機場延誤了6個半小時,當我才從北京的高空起飛時,上海去往高雄的班機分秒不差的起飛了,只好讓朋友先去高雄等我。到了上海辦理退票和改簽手續,折騰了兩個航站樓,傍晚的時候,我終於離開了上海。到達高雄的時候已經晚上,好友已在酒店泡完澡,舒服的休息了。

許久未見,相視一笑,好像昨天剛一起喝過咖啡的默契。我們去附近的夜市覓食,熱情的台南人很開心的與我們聊天,年長的大叔遇到大陸人似乎很喜歡講國共的往事。避開熱情的近代史話題,吃了小吃和甜點,這一路奔波的一天,終於不完美的結束,為明天正式開始的旅行些許開心一下。


  • 台南的記憶

醒來的早上,天氣很好,出門在酒店附近吃了鹹水鴨飯,讓我想起了在廈門生活時的味道。高雄停留的時間短暫,我們去了駁二藝術區,在陽光滿滿的碼頭拍了半天照,坐了一圈觀光巴士,第一次逛了誠品書店。

駁二藝術區

高雄的一個碼頭

我記得以前讀過一本廣告文案集叫《誠品副作用》,感覺誠品像是台灣的一個文化象徵,當我第一次遇見它,好像結交了一個可以交流的新朋友。許久未泡過書店,在裏面耗掉了大把的時間,看了書籍,挑了唱片,吃了冰棍,還買了布袋來裝雜物。


書店裡的販售的水果冰棍超級好吃

第二天在網上訂了從高雄去墾丁的拼車,師傅是台灣女婿,祖籍是上海。路上聊天講了他來台灣生活這幾十年的一些事,然後無奈的告訴我們,他們全家明年要移民去新加坡了,雖然他們都是很愛台灣這座島嶼的人,但因為現在島內混亂的狀況讓他們很失望。我們聽了,也表示遺憾。幾個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們入住了恆春古城的民宿,閨蜜租了個續航超級厲害的電動摩托,載着我去墾丁環海。

恆春古城南門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

我對於墾丁的情懷,來自一部台劇——《我在墾丁天氣晴》,那些友情、愛情和理想,都曾在這個海岸線上鮮活,那些故事,開啟了我對這片海的憧憬。

環海第一站,路過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派》的取景地——白沙灘,映入眼前的第一片蔚藍,讓我們興奮和歡喜。一路打卡鵝鑾鼻、最南點、龍磐公園、帆船石、後壁湖、風吹沙…… 直到傍晚,在墾丁大街上吃點小吃,才摸黑回到了恆春的民宿,中途導航錯了路線,鬼打牆似的轉了幾遍重複的彎,還好是有驚無險的小插曲。

墾丁海邊


  • 落大雨的花蓮

六月的中下旬,旅行趕上幾天的好天氣,幾乎都留給了高雄和墾丁。接下來的旅程,我們一路都在伴着雨同行。從恆春離開,在網上預定了從墾丁到花蓮的旅行社拼車,一大早拖着行李上車,本還睏倦的神經被一路「山路十八彎」刺激驚醒。經過海邊火車站、牧場、伯朗大道,一天的車程伴着舒服的小雨還算舒坦。

海邊火車站

多良火車站台看到的海

伯朗大道

傍晚十分,一路遊玩過後,到達花蓮的市區。入住的民宿老闆,是個超級可愛的小姐姐,熱心的推薦我們花蓮好吃的店,幫我們叫車。

花蓮的夜晚

花蓮的第二天,我們定了個商務拼車,卻收穫了意外的小驚喜,導遊小哥哥真的太像阿信了,人還風趣友善,行程中充滿了歡樂。在去太魯閣山區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們在山路上還遇到了巨大的落石,「阿信」導遊速速離開這個落石區,一邊說感嘆到「被砸到可就開心了~」

從太魯閣回來,在七星潭的海邊玩耍,踩着海邊的石頭,夾雜着各種也許是從海里衝上來的「寶藏」,我們甚至還撿到了張大額台幣。晚上用這張「七星潭」的打賞又吃了頓好吃的壽司,感謝這旅途中的幸運小禮物。

海邊的一顆棒球


  • 遇見台北

在花蓮玩了一天半,在火車站買了台鐵票,拖上行李去台北。意外的趕上了HelloKitty號,連便當都是貼着可愛的貓臉。

台鐵便當

台北比想像中的要小和擁擠許多,跟台南的氛圍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卻又說不出哪裡不一樣。從民宿出來的時候,台北下起了小雨。我們去逛了逛藝術區,喝個了下午茶,然後悠閑的等着天黑下來。去101看夜景的路上,遠遠看到它,像一支點燃了的生日蠟燭,莫名的可愛了起來。

台北101大廈

和好友尋找台北周邊可以玩的地方,因為喜歡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決定去九份。乘坐平溪線的鐵路,一路從菁桐到平溪,最後到九份老街。時間久遠,記憶有點模糊,只記得放天燈時寫滿了對親人們的祝福,卻忘記了許願牌上寫過了什麼。

車站邊的貓

九份的傍晚,亮起錯落的燈火。我們站在露台上,看着一邊的山,一邊的海,內心溫暖而安寧。

夜晚來臨時分的山海之城

好似身在重慶般的紅燈籠

九份是在台灣的最後一站,一個多星期的行程,一路從南到北的跨越台灣島,好像在重溫青春電影故事裏的場景,清新、溫暖,帶着文藝的氣息。

台灣是個非常適合好友一起旅行的地方,一起歡笑、一起牢騷、一起忘記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對於異地友誼,這樣的旅行,帶着一期一會的儀式感。


  • 好久不見的廈門,暫別於此

離開台灣,轉機廈門,故意預留了時間,像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樣,去看望下這座曾經讓我流連忘返的島嶼。

熟悉又陌生的海

以前沒玩過的新玩具

謝謝你的陪伴

時光匆匆,記憶泛黃。翻着那時旅行的照片,流水的記憶里,也像過電影一般,想起了每一張生動的笑臉。

五月結束了,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散場了,演唱會上聊着天唱着歌的「大叔」們,都要回家哄孩子了。也許青春很短,在叛逆期掙扎的路上,它就不見了;也許青春很長,在80後的倔強里,在不肯服老的後青春期里,依然清晰。

人生里那些珍貴的寶藏,藏在前行的時間線里。而五月天不老,記憶就不會老,願80後的大孩子們,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