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2020年12月31日23:45:04 娛樂 1782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火,HBO締造了台劇全新口碑以後,幕後團隊再次出手,攜手myVideo共同推出一部原創劇集。

號稱是「我們與善的距離」——

《做工的人》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該劇改編台灣工地工程師林立青同名暢銷書,是台灣首次出現以工人為題材的劇集。

講述了鐵工兄弟阿祈、阿欽和板模工昌仔、怪手阿全,幾個懷抱發財夢的好友,在工地里扮演一場又一場荒謬搞笑的發財戲碼。

不少網友在看後留言,「這就是我工作中會遇到的師傅們,太有共鳴了」,「慶幸自己活在台劇新時代」,「絕對是必追的下一部台劇」……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觀眾這麼有感觸?

因為書中的場景都是原著作者林立青的親身經歷,在十多年的地盤監工生涯中,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從「工地人間」「愛拼」「活着」三個分類的視角,勾勒台灣地盤工人生活與勞作的日常細節,讓這些沉默在社會底層的影像和聲音浮現出來。

這部紀實文學隨筆在2018年銷售量達到5萬本。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經過兩年時間的打磨和改編,一經播出就登上了Google台灣熱門搜尋排行榜前三。

豆瓣目前評分是8.9,照此趨勢,整體質量應該與《我們與惡的距離》不相上下。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男主角李銘順,最讓內地觀眾熟知的劇集應該是與妻子范文芳共同演繹的《神鵰俠侶》,後來多以配角身份出現。

像陳妍希版的《神鵰》中飾演「黃藥師」,前段時間推薦過的電影《熱帶雨》中阿玲的丈夫等等。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這次為了飾演「阿祈」這個角色,把自己的手臂皮膚曬出了兩截色,努力增肥,吃胖了足足10公斤,養出了一個「懷孕三月」的大肚腩;

還苦練台語,走路大大咧咧,說話語氣粗俗不堪,破格演出,還原了一個地盤工人的真實狀態。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與他組成「地盤三傻」的還有四度入圍金鐘獎的「昌哥」游安順,嘻哈團體大嘴巴成員之一的薛仕凌「阿全」。

至於女演員方面,有地盤最強大嫂苗可麗,號稱潑冷水專業戶,其實刀子嘴豆腐心;

還有擺脫以往賢淑形象,在該劇中碎碎念功力一流的曾佩瑜。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當然,最讓人驚喜的是,曾出演《海豚灣戀人》《千金百分百》中的林韋君,在該劇中有客串演出,讓觀眾吃了一波回憶殺。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男主阿祈是個地盤工人,薪水不高,不務正業,卻整天盤算着如何賺大錢。

阿祈家境一般,有個長年卧病在床的老爸,一個準備考大學的兒子,妻子全職在家照顧一家老小。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一天,地盤上有個兄弟出了工傷,阿祈等人把他送到醫院後,幾個人坐在廟宇外歇息。

昌哥、昌嫂、阿全都在祈福,只有阿祈獃獃地望着功德箱,看着香客一個接一個地往箱里塞錢。

他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自己能買一尊佛像回來,那所有的香油錢不就歸自己了嗎?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加上佛像又不用打理,不用吃東西也不會生病,找個地方供起來就可以了,一想到這兒,阿祈已經感覺金光閃閃的佛像在向他招手了。

可是買佛像需要25萬,幾個兄弟湊來湊去也不湊不出一個零頭,於是他們就遊說阿祈的弟弟阿欽「入股」。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阿祈的弟弟阿欽是地盤的鐵工,幹活勤快,做工精細。

阿欽平時沉默寡言,但是家裡家外經常幫助這個倒霉大哥,沒有半句怨言,就算明知大哥天天在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也任由他。

按他的話說,只要大哥開心就好。

所以每次只要阿祈開口,阿欽都會無條件幫他,這次也不例外。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阿祈拿着弟弟的錢,加上自己和兄弟的私房錢,向一個自稱是泰國人的印尼人買下了一尊四面佛。

誰知佛像一到機場就被海關扣押了,對方稱還需要另付20萬的擔保費。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阿祈二話不說,回家偷了地契就去典當,幸虧在銀行被警察及時制止,才免了一場詐騙風波。

但是當地契平白無故多出來的80萬利息,又把阿祈搞得焦頭爛額。

昌哥勸阿祈踏實工作,別再搞這麼多幺蛾子,可阿祈就是不信命,一轉身,他又想搗鼓養賽鴿,真真讓人無語。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要說阿祈這個人,絕對是想發財想瘋了。

前幾年進貨買了一堆保健葯,結果屯在家裡一瓶也沒賣出去;

後來又說投資夾娃娃機,可是最後也就說說而已;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無意中在工地中撈到一條活鱷魚,尋思着把鱷魚做成包包賺個千百來萬,結果一個沒看住,鱷魚摔死了,鱷魚包包也沒了。

像這樣的笑料比比皆是,還一出比一出精彩。

差不多五十歲人了,還管兒子要錢,闖了禍就知道讓弟弟收拾爛攤子,家裡的事情不管不顧,父親住院許久,都是妻子在照料着。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阿祈每天都在做着自己的春秋大夢,連帶着昌哥和阿全,也在無止境地幻想。

但是看着他們,你又覺得恨不起來,他們渴望發財,無非是想讓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

譬如阿祈會說,「我有錢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架飛機,帶着老婆到處飛」。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同樣,昌哥夢想送女兒出國讀書,阿全想買一個昂貴的鱷魚皮包包送給自己的女神,然而實現這些事情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有金錢支撐。

而為了生存,有時就得向現實低頭,甚至抹去尊嚴。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就像阿全說的,他這輩子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當做工的人,因為做這行靠天吃飯,是老天決定他們要不要尊嚴。

一句話刺痛了觀眾的心,地盤工人的真實寫照讓人既心酸又無奈。

這部劇用詼諧幽默,笑中帶淚的方式,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現實狀況。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其實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都活得不容易。

像有的人為了給家裡多賺一點錢,養活一家老小,不得不把自己淹沒的霧霾中;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有的人即使被重物壓彎了背,再累也不敢倒下,因為他們是一個家的頂樑柱。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這些人沒有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高級技術,更不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更不懂什麼生存法則,只能靠體力勞動換取金錢。

然而就算他們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因為掙得的辛苦錢都是一家子的希望。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在這部劇中,完完全全在傳輸一個信念:「不信命,信自己」

哥仨幾乎每一集都會搞一個幺蛾子出來,讓觀眾忍俊不禁。

但失敗以後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重新振作,互相鼓勵從頭再來,繼續折騰。

豆瓣8.9!HBO再拍華語劇,沒爆真的可惜 - 天天要聞

有些觀眾可能會厭煩這種折騰,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正是有了這些折騰,人生才會變得更有意思。

正如阿祈所說,不管我們被困在什麼地方,都一直努力離開這個環境,不管別人怎麼欺負,怎麼逼迫,我們相信遲早一天會有出頭天。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潘雨辰:與侯勇離婚後,和女兒相依為命,46歲不碰感情孤身一人 - 天天要聞

潘雨辰:與侯勇離婚後,和女兒相依為命,46歲不碰感情孤身一人

當「老夫少妻」的婚戀模式被世俗反覆咀嚼時,一段相差11歲的婚姻卻在兩年內轟然倒塌。她因崇拜嫁給「叔圈頂流」,卻在破碎婚姻後活成「凍齡單親媽媽」。潘雨辰與侯勇的故事,撕開了娛樂圈「年齡差愛情」的浪漫濾鏡。有人執着於對抗中年焦慮,有人則在與女兒
原創音樂劇《向陽而生》將亮相「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 - 天天要聞

原創音樂劇《向陽而生》將亮相「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

一場以音符為魂、以信仰為炬的藝術盛宴——原創音樂劇《向陽而生》將於4月8日至9日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上演。該劇由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師生共同編創,以音樂敘事致敬革命歷史,生動再現《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崢嶸歲月,為觀眾獻上一場跨越歷史的藝術盛宴。《向陽而生》劇照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義勇軍進行曲》唱響...
廣州交響樂團登台「上海之春」,奏響《追光》 - 天天要聞

廣州交響樂團登台「上海之春」,奏響《追光》

作為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以下簡稱「上海之春」)參演節目,廣州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廣交)在音樂總監黃屹的執棒下,4月5日於上海交響音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廣交與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合作,奏響由青年作曲家龔天鵬以《國際歌》為靈感與素材創作的交響曲《追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廣州交響樂團委約青年...
33歲演員李現,被生態環境部點名! - 天天要聞

33歲演員李現,被生態環境部點名!

日前當紅演員李現因為熱愛「打鳥」(攝影愛好者對拍攝鳥類的俗稱)被@生態環境部 點名全國各地文旅部門聞風而動,紛紛在官方社交媒體平台上「喊話」李現,邀請他來自己的城市「打鳥」。據悉,在古裝劇《國色芳華》里,李現飾演的 「花鳥使」蔣長揚,身負為皇家搜羅奇花異鳥之責。而在現實生活中,李現尤鍾情於鳥類攝影。此...
「首發」「首趟」之後,第二班車為何難見蹤影? - 天天要聞

「首發」「首趟」之後,第二班車為何難見蹤影?

在企業老闆洪英傑腦中,上海、杭州、宣城、南京四座城市,能連成一個無比清晰的四邊形。上海與宣城也是他兩家工廠的所在。多年來,他總沿着四邊形往返兩地——不是途經杭州,就是途經南京。2024年12月,呼嘯聲中,橫向穿越長三角大地的滬蘇湖高鐵通車,沿線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啟用。對洪英傑來說,上海與宣城之間,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