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亞 光
1964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國畫院專職畫家,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
與純真同行
文|李亞光
世界的第一天,這才是天堂。當事物不再驚人時,當你覺得世界「已然見過」,當你習慣於生存,童年已不復存在,被逐出童年便意味着被逐出了天堂。
李亞光作品欣賞
我生長在微山湖畔的一個美麗小鎮,童年的生活充滿了田園牧歌一樣的歡樂和浪漫。當我再次踏上那塊久違的故土,童年的風景已不復存在。因為它們不是位於空間中,而是處於時間裏。我感到失去的那才是唯一真實的樂園。「過去」便是我生命中存在的某種永恆東西,在我看「昔」就「今」,「今」就「昔」,「今」與「昔」的結合,才形成了真正的生活。
李亞光作品欣賞
所謂時間實際上是生命的延續,所謂生命,就是延續和記憶。別人的時鐘上的指針是向前走的,而我的指針開始後退。我重溫舊事,童年的故事在心中閃現,我復得的失去的時光。
李亞光作品欣賞
80年代中期我讀大學美術系,當時「懷斯風」掠及全國,何多苓、艾軒等畫家的作品也深深的觸動着許多人的心,在色彩相對單純的畫面中,顯露着靜穆、莊嚴和淡淡的詩情,懷舊和傷感一度成了繪畫的時尚色調。
李亞光作品欣賞
也許是學習書法的緣故,筆墨對我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文人畫以及後來的新文人畫的語言形式對我的創作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覺得「新文人畫」並沒有領悟好傳統文人畫的精神,表面上的筆情墨趣很快便形成了一種新的模式。
李亞光作品欣賞
人的經歷和感覺的豐富性不是哪一種模式可以窮盡的,使我深深感覺到既定的手段與人生經驗之間的矛盾,對我來說,人生的表現是更為重要的東西,表現童年情節,就要尋求一種與之相互匹配的語言樣式,實現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李亞光作品欣賞
在寂靜的午夜,懶伏在案邊,凝視着一張宣紙,童年的景象漸漸浮出水面。如霧中看花、水中望月,異常的迷人。每個季節里,點綴着數不清的醉人故事,那美好的時光,又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與凈化、顯得愈加美好,愈加地使人眷戀。故鄉的田野、藍天、荷塘、柳岸、水牛、鳴蟬,漫天的蜻蜓以及夜間此起彼伏的蛙聲,所有這些,在腦海中匯成一曲曲舒緩而抒情的童聲合唱……
李亞光作品欣賞
眺望童年的星輝,往事如詩如歌,將我緊緊環繞、層層包圍。一幅幅畫面在眼前徐徐展開,放牧、釣魚、對弈、捉迷藏……這裡少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的人生失意,也不見八大山人借竹鳥石魚來發泄亡國之恨的「白眼向天」,看到的只是身心釋放、天真無邪的孩童,是陽光燦爛、惠風和暢和鳥語花香……
李亞光作品欣賞
從天性上說,孩子們是簡單的,他們不喜歡邏輯推理,不會把一大堆問題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孩子們不怕表露情懷。他們內心的感受常常寫在臉上,或愉快、或熱情、都會自然的流露出來。孩子的視野里沒有污染、沒有遮蔽,一切都赤裸敞開,亦真亦善亦美。我以心靈將其抓住,以筆墨和色彩將其顯現出來。
李亞光作品欣賞
在我的心中,他們好像剛剛被上帝創造,剛剛安置在伊甸園一樣,不知罪為何物,他們頑皮、淘氣、活潑,他們與自然界有着美好和諧的關係。他們可以擁有並享受大自然所恩賜的一切……
李亞光作品欣賞
美妙、舒緩的歌聲又在耳邊響起,童年又回到我的身邊。在人生的路途上,歌聲將消解我心中的浮躁,畫筆將撫慰我身心的疲憊,願純真悄然與我同行。
李亞光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