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和黃蓉這對金庸筆下最完美的情侶我們不必贅言(詳見筆者本系列前文),可在二人光芒的背後,卻有着歐陽克和華箏的黯然神傷。歐陽克還好說,他風流成性,與之產生瓜葛的女子不計其數;相比起來,華箏就很無辜了,不論自己如何付出與堅守,郭靖的心卻從未到過她這裡,最後華箏弄巧成拙,間接害死郭靖的母親李萍,自覺無顏再見郭靖,自往西域依附長兄朮赤,孤老一生。
青梅竹馬難成眷屬,作者無心還是故意?
郭靖從小在蒙古長大,因為其善良和義氣,很得鐵木真、哲別等蒙古豪傑看重,並與鐵木真(即後文的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結為安答,也就是異姓兄弟。華箏是托雷的妹妹,郭靖從小便對華箏有救命之恩,當時郭靖6歲,華箏4歲。托雷和郭靖經常被大部落首領王罕的孫子都史欺負,這一日,都史帶來兩頭豹子要吃托雷,華箏見豹子可愛竟湊上前去,豹子發怒欲傷害華箏,鐵木真眾人相救不及,卻見郭靖滾地撲過,救出華箏,自己卻被豹子傷了肩頭,華箏自然也對這個捨身相救的小哥哥有了好感,但二人均是在兩小無猜的年紀,談不上感情。
華箏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郭靖卻生性戇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挺撞不屈,但吵了之後,不久便言歸於好,每次都華箏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說來奇怪,郭靖這個人對任何人都客客氣氣,只有對華箏頗不耐煩。
(華箏)拍手而笑,叫道:「郭靖,又給師父打了么?」郭靖脹紅了臉,道:「我在練拳,你別來啰唆!」那少女笑道:「我就愛瞧你挨打!」郭靖道:「我在跟師父拆招,你走開吧!」華箏笑道:「什麼拆招?是挨揍!」——《射鵰英雄傳》
鐵木真出於政治聯姻考慮,將華箏自幼時就許配給了都史,華箏不喜那出名驕橫的都史,卻一直與郭靖頗為親近,更加不情願將來出嫁要與郭靖分別。郭靖呢?對華箏也談不上喜歡,待她只如和自己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小妹妹,一直對華箏十分關切愛護。當郭靖一箭射下雙鵰,鐵木真大喜,要賞賜於他,郭靖卻只求讓華箏不履行婚約嫁給都史,因為怕華箏嫁過去受委屈。當梅超風抓走華箏欲練功,也是郭靖捨命相救。但郭靖也只是把華箏當作親妹子一般,實無半點兒女私情。郭靖因戰功被鐵木真封為金刀駙馬,將華箏許配給了郭靖,郭靖竟茫然不知所措,無可無不可。至此,二人已有婚約。二人只待郭靖與楊康會面,並殺死段天德為父報仇之後便回蒙古成婚。離別之際,郭靖待華箏與平時竟無任何分別,華箏因此不喜。
華箏見他硬綳綳的全無半點柔情蜜意,既訂鴛盟,復當遠別,卻仍與平時一般相待,心中很不樂意,舉起馬鞭,狂打猛抽,只把青驄馬身上打得條條血痕。
這裡再說一下題外話。金庸作品中凡是青梅竹馬的,最後都沒在一起。比如:張無忌和楊不悔,狄雲和戚芳,令狐沖和岳靈珊,袁承志和安小慧,當然也包括郭靖和華箏。不知這是金庸先生的主觀故意還是無心而致?或許青梅竹馬的愛情早已沒有了新鮮感,或許「七年之癢」一說從青梅竹馬之時就已開始,又或許這與金庸年少時的經歷有關。感興趣的可以在留言區交流。
無數日夜翹首以盼,大俠何故如此絕情?
下面的劇情大家都很清楚,郭靖在張家口遇見了「小叫花」黃蓉,二人互相欣賞互相信任,終於情難自已,相愛日深。這期間,郭靖極少想起華箏,直至丘處機欲將穆念慈許配郭靖之時,郭靖才猛然想起與華箏尚有婚約之事。然而,一直對黃蓉知無不言的郭靖,卻將華箏之事隱瞞了下來,有時想起華箏,心頭自覺不妥,只此事不知如何處理,索性撇在一旁,不敢多想。他的想法是,反正自己不想娶華箏為妻,也就不必和黃蓉說。
郭靖和華箏在蒙古曾共養一對白雕,這時雙鵰長得頗為神駿,幾乎已可與華箏齊頭,而且頗有靈性,這對白雕名義上是郭靖和華箏共有的,可自小便由華箏一個人撫養長大。郭靖見黃蓉非常羨慕這對白雕,竟自作主張將這對白雕送給了黃蓉。
當郭靖和洪七公受困,向黃蓉發出的「有難」訊號,白雕在風雨之中遍尋主人不獲,海上無棲息之處,只得迴轉大陸,想起故居舊主,振翅北歸,送到了華箏手裡,華箏見字心中好生掛懷,即日南下探詢,趕往臨安,先與哥哥托雷偶遇,後受楊康蠱惑郭靖被殺害,華箏幾乎要當場自盡,卻被托雷攔下,幾人想為郭靖報仇,卻反被歐陽鋒擒獲。郭靖、黃蓉和黃藥師等人前往相救。這時候黃蓉終於知道了華箏的事情,亦喜亦憂。喜的是靖哥哥的心裏只有自己一個人,憂的是郭靖和華箏畢竟有婚約存在。
華箏見到郭靖很是開心,拉着他手說個不停,這邊卻惹惱了黃藥師,黃藥師逼郭靖殺了華箏,郭靖第一次感到了兩難,一邊是自己的心愛,一邊是曾經的諾言,終於,郭靖決定履行諾言——娶華箏,當然也是要報過父仇之後。華箏北歸,郭靖和黃蓉則繼續書寫他們的羅曼史。
郭靖雖然答應了要娶華箏,可他的心卻都在黃蓉這裡,甚至這樸實的大俠竟耍起了無賴。縱觀郭靖一生幾乎沒有污點,如果有,那就是辜負了華箏這份感情。
黃蓉道:「靖哥哥,你永遠這麼陪着我。我的傷勢一百年好不了,我也開心得很。」郭靖道:「只要你不嫌氣悶,我陪你一百年。」黃蓉道:「你那華箏公主呢?」郭靖一怔,說道:「我答允過娶她的,但我要先陪你一百年、兩百年,她如肯等,就等一百年、兩百年好了。唉,蓉兒,我死也離不開你,只好對她不住了……」
雙手握住了她手,痴痴望着她臉,說道:「蓉兒,就算天塌下來了,我也在桃花島上陪你一輩子!」黃蓉身子一顫,抬起頭來,顫聲問道:「你……你說什麼?」郭靖道:「我再也不理什麼成吉思汗、什麼華箏公主,這一生一世,我只陪着你。」——《射鵰英雄傳》
神女有心襄王無夢,遠赴絕域君子何安?
郭靖因尋走失的黃蓉,輾轉回到蒙古,華箏喜極而泣,欣喜萬分。鐵木真也非常高興,即可安排郭靖和華箏完婚,郭靖自思黃蓉生死未卜,不願意就此娶華箏,卻又不敢在鐵木真面前公開拒絕。華箏當然高興異常,趕忙籌辦婚事。華箏又擔心郭靖娶了自己心裏有壓力,主動自降身價,甚至讓郭靖也感動不已。
華箏抬頭望着天邊初升的眉月,緩緩道:「我跟你成親之後,我就忘了是成吉思汗的女兒,我只是郭靖的妻子。你要打我罵我,你儘管打罵。別為了想到我爹爹是大汗,你就委屈了自己。」——《射鵰英雄傳》
在華箏眼中,郭靖是個英雄,稱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除了偉大的成吉思汗,誰也及不上郭靖,她的四位哥哥,連郭靖的一半都不如。華箏既可以為了郭靖和幾位哥哥動刀子拚命,也可以為了郭靖隨他私奔至郭靖的江南老家,當真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郭靖也為之動容,卻依然表示,自己要去找黃蓉。並承諾若黃蓉平安無恙,就回來與華箏成親,絕無反悔。華箏也堅定地表示,不管郭靖找十年,找二十年,她在這草原上等他。兩人相偎相倚,更不說話,均知事已如此,若再多言,徒惹傷心。
黃蓉果然沒死,而且一直藏身於郭靖的蒙古軍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黃蓉原諒了郭靖,又協助郭靖立下大功,並暗示郭靖以此向成吉思汗請求退婚。郭靖興奮不已,可關鍵時刻見到蒙古兵肆意殘殺百姓,激起了郭靖的俠義之心,雖然亦知此舉會將自己與黃蓉的良緣化為流水,卻毅然將這無不應允的條件換成了饒恕撒麻爾罕城數十萬百姓的性命。黃蓉氣憤不已再次離去,郭靖急忙追趕卻誤以為黃蓉已被歐陽鋒逼死於沼澤地中。
郭靖自黃蓉「死」後,忽忽神傷,常自一個兒騎着小紅馬,攜了雙鵰,在蒙古草原上信步漫遊,痴痴獃獃,每常接連數日不說一句話。華箏多次溫言勸慰,他就似沒有聽見。眾人得悉情由,知他心中悲苦,無人敢提婚姻之事。華箏無聊時便時常與郭靖母親李萍聊天。可郭靖早已對華箏言明,黃蓉死了,自己也是終生不娶了。
郭靖和李萍私開錦囊知悉了成吉思汗欲侵宋的密令,大驚失色,欲逃往大宋,卻因華箏告密而二人被捉,華箏當然是無心的,她只是不想讓郭靖離開自己而已。李萍為了全兒子的民族大義而自盡,郭靖從此與成吉思汗有殺母深仇,永遠不可能再娶華箏了。其實,華箏如果不自承弄巧成拙的恨事,郭靖是永遠不會知道真相的。可華箏既已自知再無婚約之望,反而坦然了,或者叫哀莫大於心死,自覺無顏再見郭靖,便只身前往西域投靠自己一直不大喜歡的大哥朮赤,終此一生。留給了郭靖雙鵰,以及飽含着這些年無數思念、愛意、不舍又絕望的一封信。
「我師南攻,將襲大宋,我父雖知君南返,但攻宋之意不改。知君精忠為國,冒死以聞。我累君母慘亡,愧無面目再見,西赴絕域以依長兄,終身不履故土矣。諺語云駱駝雖壯,難負千夫,挺身負重,雖死無益。願君善自珍重,福壽無極。」
或許,郭靖不會去怪華箏,但今後偶爾想起她也不會問心有愧,甚至激不起內心一點漣漪。華箏不一樣,獨自幽居西域,鬱鬱寡歡,每日對着風沙滾滾遙望着東方,回憶着從前的點點滴滴。朮赤也一定會心疼這個小妹,也會為她挑選很多很好的夫婿,可華箏一定會說,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歡。(全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