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曾經溥儀居住過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了類似於一個開放景點,供人參觀,等當年的溥儀回到了故宮之時,卻提到了關於故宮的若干錯誤,且把當年小時候的藏起來的東西從角落拿出來。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正統皇帝。
自退位之後受到了天下人的關注,進入皇宮後的溥儀尚時年幼,後又因為天下局勢被趕了出來,前半生從大起大落,非常曲折,而溥儀的出身家室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父親是當朝王爺,母親是名臣之後,伯父是皇帝,後又被慈禧太后封為皇帝,其命運之路百年難得一遇。從皇帝到平民也不過朝夕之間,而被趕出來的溥儀,卻找不到一個棲身之所。
身無長物也沒有什麼辦法去養活自己。當年日本人的一頓忽悠把一個涉世未深的皇帝折磨的多麼慘,估計也只有溥儀自己能夠體會到那種痛不欲生的苦楚,這種夢是經不起推敲的,猶如吹彈可破,直到後面軍事審判庭中,溥儀皇帝屢次情緒已經難以忍耐,多次失控,控訴日本人是怎麼折磨他、監視他、剝奪了自己的人身自由。
痛苦但卻無可奈何,因為手裡一絲權利都沒有但是又進了日本的權利旋渦之中。當時溥儀的妻子譚玉玲也束手無策,不能夠幫到溥儀半分,最後香消玉殞,命喪九泉。可恨的是當年天皇裕仁曾經為了侮辱溥儀,送出了天皇神器寶劍和鏡子,溥儀難以忍受這種卑人屈膝之辱,但卻無可奈何,知道了審判庭之中才能淚說自己沉澱了多年來的委屈和不甘。
但是溥儀被釋放出來後,連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也能有重見天日之時,且還有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成了當時的公民。時間卻到了1961年,也就是溥儀離開故宮後的第37年,回到曾經的家中也就是紫禁城的溥儀,這次也是買票進來的,為此嘴中還在念叨着自己回家也要買票,在旁邊人看來大家都是平等的。
可是在溥儀自己眼中,紫禁城卻是名副其實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家,在故宮的時候可能是溥儀這一生最開心的時光。溥儀幼年時,可以歡快的在紫禁城中歡鬧,無憂無慮,大清復辟和滅亡都和溥儀沒有半點的關係,他又何曾想過自己會捲入到這場王朝紛爭之中,而紫禁城中的每塊牆瓦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回憶。
與此同時,溥儀還給工作人員指出了若干錯誤的地方,其中光緒皇帝的畫像就是其一,畫像掛的是自己的父親,等走進皇宮之後的溥儀,好像在思索着什麼,卻連忙跑到一處角落裡去,好像是在找什麼東西,不一會兒,就從角落取出了一個東西,跟着溥儀一起參觀的人都已經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原來卻是一個蛐蛐籠子,不過早已損壞,沒有昔日的光彩。
裏面也沒有當年的沉澱在裏面的歡聲以及笑語,有的只是人走茶涼的味道,甚是苦澀。而小時候的溥儀卻不愛學習和看書,經常喜歡抓一些蜘蛛和螞蟻以及蚯蚓之內的小蟲子,放在盒子或者籠子裏面養着,而這個籠子也是溥儀印象最為深刻的,但是由於當年戰亂給擱置在宮中沒有帶走了。
這一幕也在電影《末代皇帝》中曾經顯現出來了,不過電影裏面的溥儀卻放走了籠子裏面蛐蛐,而到了現實之中,那隻蛐蛐自然是早已不知所蹤。離開故宮之時,溥儀回頭看了一眼自己曾經的家,也是他最後一次看自己的家,彷彿故事發生在昨天,到了1967年10月17日凌晨2點30分的時候,溥儀便魂歸天國,這個末代皇帝給中國的封建王朝永遠的拉下了璀璨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