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2024年02月08日23:05:12 娛樂 1655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十名,《恭喜發財》 2005年 劉德華 《恭喜發財》表達了自己對大家的新春祝福。這首歌劉德華親自參與了填寫歌詞,句句都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特別適合傳唱,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到過年,各大超市都全國統一的播放恭喜發財這首歌的原因。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九名,《相約九八》1998年 王菲 那英

這首歌是王菲和那英兩大天后首次合作央視獻唱,歌詞是為了紀念從1978年到1998年間中國的變化,表達老百姓對美好未來的渴望。那英的聲音渾厚,王菲的聲音空靈,兩種聲音結合在一起造就了這首亦幻亦真的歌曲。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八名,《千手觀音》 2005年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聾啞舞蹈演員

中國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聾啞演員,通過地板的震動來對準節拍,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震撼的表演感動了全中國。之後參加了很多國際演出,以及北京殘奧會的開幕式演出。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七名,《吃麵條》 1984年 陳佩斯 朱時茂

作為小品的開山鼻祖,陳佩斯朱時茂帶來的吃麵條是央視春晚真正意義的第一個小品,意義非凡。而吃麵條的動作看起來像是真吃,實際上碗是空的,是陳佩斯的無實物表演的演技和身體語言讓觀眾捧腹大笑。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六名,《如此包袱》 1995年 趙麗蓉,鞏漢林

這個小品出了太多的經典台詞。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它為什麼這麼脆?它怎麼就這麼脆?它就是一盤大蘿蔔!等等。當年我們是張口就來,甚至三十年後的今天只要起個頭,我們還是可以完整的脫口而出接下來的台詞,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五名,《昨天今天明天》 1999年 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在此之前,小品界有陳佩斯,趙麗蓉,黃宏等人。趙本山並不是春晚不可或缺的人物。奠定趙本山小品之王稱號的作品就是《昨天今天明天》。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四名,《賣拐》 2001年 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如果說《昨天今天明天》奠定了趙本山的小品之王。那賣拐系列就是把趙本山推到了不可超越的高度。賣拐三部曲《賣拐》《賣車》《功夫》,成為了每年春晚觀眾最期待的節目。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三名,《不差錢》 2009年 趙本山,小瀋陽

09年對趙本山來說是意義不同的一年。這一年他的徒弟小瀋陽和丫蛋首次等上春晚。雖然趙本山13年才正式離開春晚的舞台,但是從09年首次帶徒弟上春晚,就應該已經開始計划了自己的歸隱之路。那一年他親手捧紅了小瀋陽,讓小瀋陽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甚至人們把09年稱作小瀋陽年,經常有人開玩笑說:誰能火過09年的小瀋陽。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二名,《冬天裏的一把火》1987年 費翔

這首歌成為當年的標誌性節目,讓費翔紅透了半邊天。而男神卻在唱這首歌后的37年里一直未婚。這首歌讓人深刻還有個原因,出演表演後,同年5月6號,大興安嶺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境內森林受害面積101萬公頃,大火中喪生211人,燒傷266人,受災居民1萬多戶,災民5萬餘人。人們後來調侃是因為費翔唱冬天裏的一把火唱的,真在冬天裏着了大火。


每到年三十就想起的春晚十大封神節目 - 天天要聞

第一名,《難忘今宵》 1984年 李谷一

難忘今宵相信沒有任何作品可以撼動它第一的寶座。從1984年首次出現在春晚的舞台,到2023年,難忘今宵出現了27次。而李谷一老師領唱了14次,從40的中年一直唱到了70多歲的滿頭白髮。不知道今年的春晚,還能不能聽到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了。

還有哪些春晚的節目是你心目中封神的?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