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中,那些資歷較深、演技精湛的演員,總會被冠以「老藝術家」「老戲骨」的美名。
然而,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老戲骨」的人設要是崩起來,那真是有點辣眼睛了。
為了賺錢,有些老藝術家們毫無底線可言,不是消費經典形象炒熱度,就是利用情懷賣貨。
吃老本吃到最後,除了「老」就什麼都不剩了。
真不明白,是資本給的實在太多了,還是「老藝術家」們走不出舒適區。
1、遲重瑞
86版《西遊記》是經典中的經典,「唐僧」這一角色也經歷了一波三折, 從汪粵、徐少華再到遲重瑞,前前後後換了三次人。
最後選中的遲重瑞溫潤如玉,與唐僧的形象高度契合,電視劇播出以後,他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其實能夠留下一部傳世之作,對演員來講已是幸運至極。但由於《西遊記》的影響力實在太廣,遲重瑞始終擺脫不了這個角色。
就算到了今天,他也只能靠這一個角色吃紅利。
今年播出的網絡大電影《大夢西遊之五行山》中,遲重瑞又一次扮上唐僧,企圖用賣情懷的方式為影片吸引流量。
可惜的是,古稀之年的遲重瑞早已不復當年翩翩公子之姿,整個人發福臃腫,演技尷尬,一看就是圈錢的劣質之作。
雖然影片一直拿遲重瑞當噱頭,但實際上,他的戲份不足兩分鐘。
很多衝着他去的觀眾只能是乘興而至,敗興而歸。
脫下戲服後,遲重瑞又搖身一變成了帶貨主播,繼續賣情懷,炒冷飯。
據他所述,這串由黃花梨製作的佛珠,是自己佩戴過的,因為在《西遊記》中飾演「唐僧」,所以有位明星曾開價500萬想要購買這串佛珠。
但自己只想回饋粉絲,原價5萬的手串,現在只要4800元就可以帶回家。
光看遲重瑞的行頭和姿態,還以為是位專業人士,可他說出來的話,真是有種侮辱觀眾智商的感覺。
從500萬,5萬,到4800,遲重瑞滿嘴跑火車,一句真話都沒有,就差把「糊弄觀眾」四個字寫臉上了。
其實,無論是直播賣佛珠還是拍爛片,都是賺快錢的手段之一。您家世那麼顯赫,屬實不該。
但作為一位大眾耳熟能詳的老戲骨,應該滿足大眾的期待,多多打磨作品才是。
咱就是說,師傅您快收了神通吧。
2、六小齡童
提起「師父」遲重瑞,就不能不提「大徒弟」孫悟空。毫不誇張地說,六小齡童用一個角色影響了幾代觀眾,在他的演繹下,孫悟空成為了難以逾越的經典。
所以每當有其他版本孫悟空出現的時候,六小齡童都會惡語相向,好像只有他才是真正的美猴王。
周星馳拍攝《大話西遊》的時候,他還曾當眾爆粗口:「怎麼能和女妖談戀愛呢?要惡搞,回去惡搞你xxxx去」。
看似是想保護這個角色,但他真正的想法,估計懂得都懂。
縱觀他的履歷,幾乎都是與「西遊記」深度捆綁的作品。
只要有孫悟空的地方,就一定有他的身影。
拍戲、出書、上綜藝、代言網遊,六小齡童靠着這一個IP賺到盤滿缽滿,不亦樂乎
2010年,六小齡童為了宣傳自導自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還上演了一出「鳩佔鵲巢」的戲碼。不僅在吳承恩故居掛起了自己的照片,還將銅像擺在廣場中央。
這姿態,簡直比原作者吳承恩的排面還要大。
而真正令他臭名昭著的,是他在導演楊潔追悼會上的那番騷操作。
本來是個莊嚴的場合,六小齡童卻公開宣傳起了自己的電影《西遊記》,被不少網友諷刺是「靈堂賣片」。
即使屢屢被群嘲,六小齡童卻不知悔改。
2020年,他又與馬德華、汪粵、劉大剛搭檔拍攝了《我的富爸爸》。
可電影上線後口碑崩塌,某瓣評分低至2.4分,是爛片中的爛片。
這部作品的撲街,也從側面印證六小齡童的情懷已經賣不動了。
憑藉著「孫悟空」這個角色,六小齡童吃了一輩子紅利,但三番五次吃老本,用爛片搪塞觀眾,已經讓他成了眾矢之的,再不復當年的路人緣。
3、高亞麟
提起高亞麟,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一定是「夏東海」三個字。
誠然,《家有兒女》的影響力實在太強,以至於高亞麟摸爬滾打到現在,最出名的還是「夏東海」這一角色。
雖然再沒什麼代表作品,但對很多人來講,他依舊享有超高國民度。
然而,高亞麟最終還是走上了「向錢看齊」的路子,打着「國民老爸」的旗號,開啟了直播生涯。
其實,就像網友說的那樣,老藝術家們上架的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種情懷。所以,他們帶貨最重要的是誠信。
只可惜,如此簡單的道理高亞麟卻不懂,從開播到現在,他的翻車次數數不勝數。
高亞麟打着進口水果的名號,實際上售賣的卻是臨期產品。消費者花着高價,到手後卻發現榴槤早已腐爛。
當網友討要公道的時候,他又用「商家跑路」來搪塞消費者。
商品沒有保障、售後服務差勁,他的直播間處處都是「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5月中旬,又有網友爆料稱,高亞麟售賣的1500元防水手錶根本是子虛烏有,不僅不防水,錶帶還會生鏽。
面對網友的爆料,高亞麟又貢獻了迷惑發言:可以免費更換錶帶,但並不可以退貨退款。
他這番破罐子破摔的態度瞬間激怒了不少網友,紛紛怒罵他「唯利是圖」「想錢想瘋了」。
高亞麟本來擁有不俗的路人緣,自從下海帶貨以後,這位老戲骨的最後一絲體面也蕩然無存。
隨着三番五次翻車,他已然吃光了「夏東海」的所有紅利。
辜負了觀眾們的信任,他的帶貨之路也將越走越窄。
4、張鐵林
誰能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張鐵林最出名的作品還是《還珠格格》中的「皇阿瑪」。
即使他的演技被觀眾們詬病只會「吹鬍子瞪眼睛」,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依舊憑藉著這個角色賺了不少關注度。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張鐵林的真面目也逐漸顯露。
近幾年,他的負面新聞接踵而至,除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風流韻事以外,最令人不齒的,則是不停靠賣《還珠》的情懷圈錢。
不是四處開座談會,就是在綜藝上再現名場面,看這架勢,是打算吸干《還珠》的最後一滴血。
今年年初,張鐵林還頂着「皇阿瑪」的名頭,走上了直播賣字的道路。
更離譜的是,張鐵林的一幅字竟然標價1688元,他的所作所為,被不少網友吐槽是「一字千金」。
但張鐵林似乎不覺得有任何的問題,甚至語氣驕傲地說:「自己平時的字都要10萬一幅,1688的價格已經很優惠了。」
話畢,張鐵林又大手一揮寫了將近五十幅字,等着網友們「垂青」。
咱就是說,張鐵林本不是什麼書法大家,收費卻比專家還要貴,不禁想讓人問一句:你到底哪來的勇氣?
而且張鐵林混跡演藝圈多年,早就是身家萬貫的富豪,如今一把年紀卻要拋頭露面,想盡一切辦法恰爛錢,思來想去,只能怪他太貪了!
5、 陸樹銘
作為一名老戲骨,陸樹銘最有名的角色,就是94版《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他飾演的關二爺身披鎧甲,手拿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氣勢十足,從扮相到氣質,都完美還原了原著。
所以就算《三國》系列被多次翻拍,都始終無法超越他的版本。
後來,陸樹銘也接拍了不少作品,比如《大話西遊》,《漢武大帝》等等,但都沒能為他的演藝事業添柴加火。
隨着戲約越來越少,陸樹銘只能為五斗米折腰,為了賺錢,他不是代言三無產品,就是走街串巷搞商演。
去年五月份,他還在商演中自封為「中國關公第一人」,最後還口出狂言:「三十年時間已經可以檢驗了,(除了我)誰都不行!」
看完視頻後,網友們對陸樹銘的濾鏡也碎了一地,還有人犀利吐槽:「一直沒走出角色的陰影」「他被六小齡童傳染了!」
除了在商演中大放厥詞以外,陸樹銘也順應潮流,走進了直播間。
一開始,陸樹銘的畫風還比較正常,身穿中山裝,手拿一把紙扇,在鏡頭前聊三國談關羽,儼然一副老藝術家的作派。
博取了大眾的信任後,他便開始帶貨。
誰成想,一瓶劣質酒,陸樹銘竟然敢要價389元。因為價格懸殊太大,他遭到了網友的冷嘲熱諷。
有人認為陸樹銘這是在賣情懷,利用童年濾鏡圈錢,更有甚者諷刺他是「步了潘子的後塵」。
陸樹銘多年來的好形象,已經在一場場直播中消耗殆盡,現在他的評論區被差評填滿,屬實是晚節不保了。
6、徐少華
前有遲重瑞,後有徐少華,唐僧這個角色當真讓兩位演員吃了一輩子的紅利。
徐少華在《西遊記》中的經歷比較曲折,因為學業原因,他早早地離開了劇組,在最後的成片中僅有九集的戲份。
事實上,徐少華原本的勢頭很好,但卻因為學業問題錯過了最佳上升時期。
而隨着年紀的增大,他的長相也不復從前那般帥氣,所以後來再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
「唐僧」,便成了他唯一可以消費的角色。
近幾年,徐少華開始頻繁走穴撈金,從婚禮現場,到商業舞台,都有他的身影,而且每次都會打扮成唐三藏的模樣。
他剃光頭穿袈裟,嘴裏唱着《西遊記》的主題曲,似乎想喚醒觀眾們的童年記憶。
但此時的徐少華,早已不復從前眉清目秀的模樣,成了身姿臃腫的老大爺,令很多觀眾直呼「幻滅」!
其實,這些老藝術家早年間沒趕上紅利期,上了年紀後想掙點外快也可以理解,但這並不是他屢次消費唐僧的理由。
現在徐少華的風評越來越差,也是他咎由自取。
7、趙雅芝
想當年,趙雅芝憑藉著《新白娘子傳奇》火遍大江南北,雖然她當時已經三十八歲,但她卻演出了少女般的神韻。
或許是這部劇太過經典,趙雅芝從這以後再沒有能超越的作品,她本人似乎也和「白素貞」深深連接在了一起。
不管是廣告代言,還是綜藝節目,趙雅芝都要拿白娘子當噱頭,就連造型也要cos白素貞造型。
2021年,67歲的趙雅芝又在《天乩之白蛇傳說》中客串了一把。
只不過,就算整上了白素貞的扮相,也沒有仙氣飄飄的感覺了 ,整個人充斥着老態龍鍾。
除了頻繁炒冷飯以外,趙雅芝在直播間的表現也讓人不敢恭維。
趙雅芝的存在就像個吉祥物,作為一個帶貨直播,她做不到專業的講述產品,流利的回答問題,更做不到調節氣氛。
每次都是商家激情昂揚,趙雅芝沉默地坐在一旁,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而這樣的情況並不在少數,無論是賣保暖內衣,還是賣珠寶、黃金,趙雅芝的表情都沒有任何變化。
被cue到的時候,只會不痛不癢地回一句:「這個我也喜歡」。
趙雅芝擺爛的態度自然遭到了網友的吐槽,拿着天價坑位費,卻連產品都不了解,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其實趙雅芝在《新白娘子傳奇》之前,有不少代表作品,但一夜成名以後,趙雅芝反倒有些不思進取了。
光靠賣情懷,吃老本,也難怪她現在越來越不受待見。
結語:
如今,帶貨主播成了大多數明星的歸宿。
說句實在的,在這個全民帶貨的時代,明星下海當主播這件事,大眾本來是不排斥的。
畢竟職業無貴賤之分,誰都是為了生存。
可老百姓們恨就恨在,明明大家是為了情懷和喜愛下單。
卻總有些人,仗着自己有知名度,就頻頻誆騙、忽悠粉絲,最後落得個被群嘲的下場。
想知道為了「五斗米」搭上大半輩子的正面形象,這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