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早上聽兒媳給親家母訂花束,對我卻隻字不提,老伴:沉住氣

文/白鷺湖姑娘 素材/宋秀琴

(聲明:作者

1、

我叫宋秀琴,今年55周歲,高中文化程度,高考落榜後跟着閨蜜去寧波打了兩年工。


91年春節放假回老家,我媽笑眯眯地告訴我,臨走之前帶我去相親。


我一聽頭搖得像撥浪鼓,說還沒玩夠呢,目前不想找對象。


我媽一聽,沒好氣地對我說:「這事不能依你!如今你們這些丫頭們思想活泛得很,別到時候突如其來給我領個小子回來,那可不行!」


自打我大姨家的二表姐找了個外地男朋友後,我媽這是杯弓蛇影了,生怕我遠嫁。


最終拗不過,我硬着頭皮去了,結果那天比電視劇都狗血,相親對象居然是當初上高中時給我塞紙條的劉文海!


幾年不見,這貨脫了稚氣,多了幾分成熟穩重,個頭好像都竄了幾公分。


看到我驚訝的表情,他一個勁地沖我傻笑,叫了一聲:「老同學好!」


我媽看看我、又瞅瞅他,嘴張成「O」型,也不管我願不願意,就一個勁地說:「緣分啊緣分,原來你們倆還是同學啊!」


就這樣,我媽生拉硬拽、我半推半就,答應跟劉文海處處看。


我回到寧波後,劉文海的情書如雪片般飄到我手裡,也讓我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涯,塗了一抹彩虹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在我生日的那天,劉文海手捧鮮花,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


望着他俊朗的面孔,雙目似星辰大海,我成了他的俘虜。

2、

劉文海家弟兄倆個,他是公婆的小兒子,我們倆結婚時,大伯哥一家四口已經分家另住。


可即便分了家,兩個小侄女就像婆婆的小尾巴,成天黏着她,天黑了都不想回自己爸媽身邊。


而大哥大嫂樂得自在,從來不主動來接,每天都是公公連哄帶騙,把這兩個孩子往回送。


我娘家家境還行,我爸是教師,兩個哥哥、就我一個女兒,從小沒過過苦日子的我思想單純,根本不計較小孩子吃吃喝喝。


但鄰居鳳珍嫂子跟我妯娌因為房子建滴水坡的事,兩家鬧得不愉快。


於是,有天鳳珍嫂子拿着鞋底過來串門,正好公婆他們都不在家,鳳珍嫂子就開話腔了!


她從當初妯娌嫁給大伯哥時,是如何爭彩禮、爭房屋開始,說到有了兩個孩子後,妯娌如何撒手不管、全交給公婆,等等。


說到最後,鳳珍嫂子壓低嗓門對我說:「秀琴哎,別那麼好說話,自古以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既然分家了,就要有個分家的樣,別小瞧孩子吃喝,那是『一天不多、十天許多』,跟你公婆說,往後兩個孫女再來,讓老大給口糧!」


我本來就不愛說雞頭鵝腳這些是非事,鳳珍嫂子一頓「叭嗒叭嗒」的輸出,把我腦子說得嗡嗡滴。


我頓了頓,笑着對鳳珍嫂子說:「嫂子,我新來乍到,很多事情不太懂,謝謝你提醒我,知道你也是為我好,」


我不慌不忙先把鳳珍嫂子安慰好,接着話鋒一轉,說:「我公婆兒女又不多,不就文海他們哥倆嘛,我喜歡看這兩個小丫嘰嘰喳喳,一個家庭還是人多熱鬧。」


「再說了,老兩口60多歲的人了,不僅種十多畝地,農閑我公公還下鄉收棉花,挺辛苦的,這麼大年紀也不吃兒子們的閑飯,還在給我們攢錢,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不讓孫女們來吃那一口飯呢。」


我淡定的回答,讓想挑起是非的鳳珍嫂子無言以對,只好苦笑着灰溜溜地離開了。


婆家是前後兩棟房子,有個院門通後面的菜地,我跟鳳珍嫂子的一番對話,讓在後園澆菜的婆婆聽得一清二楚。


婆婆那天坐在鍋灶下燒火,我在鍋上炒菜。


婆婆說:「伢嘞,我們老劉家是上輩子燒高香,娶到你這麼通情達理的兒媳婦。上午你跟鳳珍的對話,讓我無意間聽到了!唉,還是你有文化的人說話有水平,『四兩撥千斤』啊!」


「要是你嫂子有你一半覺悟就好了!」


婆婆說的時候,偷偷用手抹眼淚,估計之前沒少受妯娌的氣。


那一刻我覺得,做父母的確實不容易。

3、

婚後第二年兒子出生,老公那時候在他老舅的食品廠上班,我在家照看孩子。


妯娌是要強的人,處處跟我們比,一看我頭一胎就生了兒子,她又動了想生三胎的念頭。


於是妯娌哭喪着臉來找公婆商量,說準備去天津打工,實際上是想出去躲計劃生育


其實那幾年計生風聲很緊,要不是妯娌之前找了種種借口,她早就拉去結紮了!


既然兒媳婦都不怕吃苦,想生兒子,我公婆當然不反對。


於是一家人開始「密謀」,趁着過年期間沒人管,他們把大伯哥家值錢的東西連夜全轉移走。


在上三輪車的時候,妯娌眼淚汪汪地對我說:「秀琴,往後你多受累,兩個丫頭就交給你們了!」


我懷裡抱著兒子,心裏也一陣酸楚,要不是沒辦法,誰願意骨肉分離啊!


於是我鄭重地對妯娌說:「嫂子,你放心!反正我就是在家帶孩子,一隻羊是放,三隻羊也是放,我不敢保證讓兩個丫頭每天吃肉,但絕對餓不着、凍不着她們,」


為了表決心,我實在不知道怎麼打比喻,就脫口而出道:「就當我自己多生兩個!」


妯娌被我感動得說不出來話,上前給了我一個擁抱。


終於在一年後,妯娌生了三胎,是個兒子,皆大歡喜。


日久見人心,自打妯娌回來以後,跟我就像親姐妹一般相處,對公婆也孝順多了。


婆婆在世時經常說,是我帶動了家庭和諧。

4、

可能是我和老公潛在的基因好吧,兒子劉燦從小就愛學習,中考被市168中學錄取。


那幾年老公在食品廠入了股,每年收入也不錯,我在廠里做出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兒子能考上好的大學,圓我們兩口子的大學夢。


兒子不負眾望,一路高歌,後來被省財經大學錄取,接着保研,直到後來留校任教。


兒子有了穩定的工作,我和老公拿出大半輩子的積蓄,在城裡幫兒子買了一套120平的婚房。


萬事俱備,只欠兒媳婦。


每次兒子回來,或者打電話,我就催促他趕緊找對象。


每次這小子跟我打着哈哈,說不着急,好飯不怕晚。


終於,2021年兒子把女朋友領回來了,原來兩人是高中同學,準兒媳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父母都是體制內。


望着漂亮的兒媳婦,我既高興、又緊張,感覺我們家高攀了!


後來我老公開玩笑地說:「沒辦法,咱兒子優秀。」


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跟親家兩口子第一次見面前,我不但新燙了發、和老公都買了身新衣服,我甚至拿出紙筆,在上面打草稿,想着跟對方聊些什麼。


倒是老公心態好,我愁得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烙餅」,人家頭挨着枕頭就「呼呼」大睡。


好在親家兩口子一點架子沒有,跟我們一見如故,之前我準備好的發言稿也沒派上用場,全部都是即興發揮。


在說起彩禮以及後面婚禮這些事的時候,親家大手一揮,笑着說:「根據兩個孩子的意見,他們說怎麼辦,我們配合!」


就這樣,我們順順利利把兒媳慧慧娶進門。

5、

小兩口的婚房離親家他們不遠,所以我和老公也挺放心,平時我們還在鎮上食品廠上班,早出晚歸。


不過自打兒子結婚後,老公把院子里的雞舍收拾好了,還逮回來三十多隻小雞仔。


我當時沒領悟他的意圖,覺得挺麻煩。


結果他笑着說:「你還跟以前一樣,吃糧不當差!往後兒子他們需要,咱自家養的,多好!」


我這才恍然大悟!就是啊,假如兒媳懷孕了,那雞蛋和雞不都有了?


真是想啥來啥,前年端午節小長假,兒子他們回來了,我弄了一大桌兒媳喜歡吃的農村土菜,尤其是臭腌菜水蒸豆腐,兒媳說特別香。


小兩口回去沒過一個禮拜,兒子微信發了張圖片回來了,接着打電話向我們報喜:兒媳懷孕兩個多月了!


欣喜之餘,老伴說:「你還不主動請纓去給慧慧做飯?」


我一聽有些緊張,畢竟親家他們離得近,也方便照顧。再說慧慧從小養尊處優,我怕我大大咧咧的性格,跟她不投脾氣。


不能打沒把握的仗。


於是我先問問兒子的意見,結果兒子說慧慧天天都念叨我做飯水平比親家母高,肯定歡迎我去。


兒子這頂「高帽子」讓我一戴,我摩拳擦掌渾身充滿力量。


於是我立馬收拾好,正式進駐,擔負起兒子兒媳的飲食起居的重任。


在我的靜心伺候下,和親家母的努力配合下,孫子呱呱落地,母子平安。


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媳月子,我們還請了月嫂


怕我擔心老伴一個人在家不放心,兒媳過段時間就給我放假,讓我回老家看看,或者讓兒子開車回去,把老伴接過來住幾天,享受天倫之樂。


妯娌看到我的精神面貌,誇讚道:「你真有福氣,找的兒媳賢惠!」


我一聽又開始嘚瑟,說:「老話講嘛,點滴水在臼窩裡,咱自己曾經就是好兒媳,這叫『把大門沒改向,媳婦婆婆一個樣!』」


結果又招來妯娌羨莫嫉妒的小眼神。

6、

轉眼孫子一周歲多了,雖然累,但看到他粉嘟嘟的笑臉,再累也值得。


當然,兒子兒媳沒有做甩手掌柜,只要他們倆下班,一個帶孩子,一個幫着做家務。


雖然我有文化,但自己的兒子當年也是婆婆幫着帶大的,曾經我們帶孩子的那一套,怕跟不上形勢。


於是我就謙虛地跟兒媳說,你們在網上學到的育兒知識,可以講給我聽,我努力照着做就行。


在我看來,所謂的婆媳關係,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沒有溝通好,把話說開了,一家人哪有那麼多的矛盾?


我和老伴雖然年輕的時候攢了一點錢,但這些年供兒子上學、幫兒子買房到後來結婚,所剩不多。


好在兒子到月就給我生活費,家裡缺啥,只要跟他們一念叨,他們很快就買回來。


如今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性,喜歡買買買,兒媳也是如此。


我雖然有時候看不慣,但告誡自己:少說話、多做事。老伴只要跟我聊天,也是一遍遍囑咐我。


我一年四季穿的、用的,也是兒媳給我買,無論好賴,我都說好。


所以我們一直相安無事。


昨天一大早我跟往常一樣,躡手躡腳起床,做好早飯,又把洗衣機里的衣服拿出來晾上,接着拖地。


因為是星期天,我想讓兒子他們多睡一會兒,可偏偏小孫子鬧早,兒子出來拿奶瓶沖奶粉,我就把孫子抱過來喂。


孩子安靜下來,房間里兒媳說話聲也傳了出來,只聽兒媳說道:「媽,早上別出門哈,八點半左右有一束花您簽收一下,」


「那當然咯,必須滴!媽媽,祝您女神節快樂!」


很顯然,兒媳在跟親家母打電話呢,我這才知道今天是三八婦女節


我懷裡抱着孫子,心裏想:兒媳給她媽媽買花,那我肯定也有。其實買花幹啥,浪費。


所以我合計着,如果兒媳也說送給我花,我肯定不讓她買。


但一直等吃完早飯,兒媳也沒說啥,後來看天氣不錯,兒子就提議帶孩子出去玩。


在小兩口出門後,我還在想,搞不好等會兒回來,他們會把送給我的花買回來。


可等到他們回來時,除了一兜大草莓,啥也沒有。


那一刻我心裏有些失落,難道是我這個農村老太太不懂得欣賞嗎?

下午趁小兩口哄孩子午睡時,我借口出來買調料,到小公園散散心,順便跟老伴吐吐槽。


我簡單描述一番,老伴在電話那頭安慰道:「你別計較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再說我昨晚就給你發520紅包了,這不就足夠了嘛!」


我不服氣地回懟道:「那不一樣!你是你,他們是他們,我在這每天帶孩子、做家務,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吧?憑啥她媽媽就是媽,我就不是媽?」


我越說越激動,嗓子發緊,眼淚差點掉下來,總之,說來說去,埋怨兒媳對我還是不親,兒子這個兔崽子也不給力。


等我絮絮叨叨發泄完後,老伴安慰道:「你要沉住氣,別因為這件小事情鬧情緒,實在不行,等孫子上幼兒園了,你就回來!」


掛完老伴的電話,我做了深呼吸,然後回去了。


剛一進門,兒子就笑着說:「媽,晚上別做飯了,今天是三八節,我請客,帶你們吃大餐去。」


我一聽也行,收不到鮮花,那就借兒媳的光,搓一頓也好。


直到那個時候,我還是對兒媳的厚此薄彼有意見。


不吃饅頭爭口氣嘛。

7、

雖然我心裏不滿,但憑咱這涵養,肯定不會表露出來。


跟平時一樣,我坐在孫子旁邊,負責照顧,讓小兩口點菜。


不大會兒,有個服務生送過來一隻蛋糕,兒子笑着說:「媽,節日快樂!這是我送給你和慧慧的禮物。」


我一聽喜笑顏開,說謝謝兒子。


接着,兒媳笑着湊到我跟前,拿過來一隻暗紅色的盒子,嘴裏還調皮地說著「噔噔噔~」


沒等我反應過來,兒媳打開首飾盒,呈現在我眼前是一隻精緻的玉鐲子


我不由自主地「啊」了一聲,興奮得有些語無倫次,說:「這、這是送給我的嗎?這個顏色的鐲子我太喜歡了!」


兒媳說:「當然啦,媽媽辛苦了!媽媽節日快樂!」


兒媳幾聲「媽媽」一叫,我鼻子發酸,眼淚差點掉下來了!是高興,更多的是自責,之前還誤會她了!


接着,兒媳說:「媽,知道您喜歡這個顏色的鐲子,因為去年有次咱娘倆逛商場,我看見您對着這款玉鐲出神,您皮膚好,配上這款,非常好看!」


說話間,兒媳就要幫我戴上。


兒媳邊戴邊說:「我媽媽有好幾個鐲子,您一個都沒有。所以我送我媽一束花,她照樣也很開心,而且她得知我給您買鐲子,還誇我懂事呢,說就應該要多孝順您!」


那一刻我沒忍住,把婆婆當年對我說的話,又對兒媳說一遍:「慧慧,劉燦能娶到你,是我們老劉家燒高香了!」


昨晚回來跟老伴視頻聊天時,我美滋滋地把腕上的玉鐲讓老伴看,然後不好意思地壓低嗓門說:「老頭子,我幸虧聽你話了,否則該多尷尬呀!」


說完,我們倆不約而同地「哈哈」笑起來。


感恩生活中每一個溫暖的瞬間!

#發優質內容享分成#​

(本文寫於2025年3月9日早上4:16分,頭條原創首發!禁止抄襲搬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