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里做對了什麼才能長久幸福?

在婚姻里做對了什麼才能長久幸福?


答案是:永遠把夫妻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


大部分婚姻不幸的開始,是從小家庭失位開始的。

1) 原生家庭利益高於小家庭。


丈夫的心裏永遠都是自己的媽媽優先,導致了婆媳關係問題。


在這種家庭結構中,婆婆掌控着兩個家庭的話語權,她會經常干涉你們的夫妻生活。比如心疼自己的兒子在做家務,責怪你不夠負責;比如覺得你帶孩子的方式不科學,一定要用她的方法來照顧孩子。


而當你和丈夫傾訴的時候,他永遠只有一句話:那可是我媽。張小斐的《好事成雙》里,婆婆都把孩子弄丟了,丈夫的第一反應竟然還是罵妻子沒有照顧好這個家;丈夫出軌後,她想離婚,才發現丈夫早就把共同財產轉回給公公婆婆名下,即使離婚,她也會一無所有。


夫妻的小家庭生活,永遠要為婆婆的想法讓渡,他覺得你不夠成熟,不夠大度,你覺得他永遠都不懂你受了多少委屈,夫妻的感情也就崩塌得越來越快。

2) 孩子第一,夫妻卻變成了第二。


第二種常見的情況是把孩子當作家庭的第一位。


孩子出生後就變成了家庭的重點,兩夫妻再也沒有時間去經營感情,溝通情感,所有的對話都圍繞着孩子。


沒有人在乎丈夫回家晚不晚,工作辛不辛苦,他就會逐漸產生隱形攻擊,覺得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愛。會更傾向於接受婚外的好感,用這種方式去表達他對婚姻的不滿。


而妻子也會承受很多辛苦和委屈,她也感受不到丈夫對自己的關愛,總是自己一個人熬夜帶娃,喪偶式育兒,漸漸對婚姻也充滿了失望。

3) 兩個人都更關心個人利益,而不是小家庭利益。


到最後兩夫妻會變成各過各的,兩個人都會更在乎我在婚姻中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但再也不會去在乎對方。


比如妻子會覺得丈夫才是那個帶來風雨的人,他總是猜不到自己想要什麼,即使自己不停地對他好,他也不會醒悟過來,用這種方式回饋自己。


而丈夫則產生了逃避心態,他會覺得我在這段婚姻中一直是遷就的一方,負擔了很多的責任,但她永遠都不滿意,乾脆就放棄了感情的經營。


如果在婚姻中沒有小家庭經營意識,婆媳問題,孩子問題,得失問題會陸續出現。越是在婚姻中覺得折磨,就越會把伴侶當成是自己的仇人,沒有心思去解決婚姻中的各種問題,因為你的所有精力,已經被糟糕的生活佔領了。

要改變這種狀況,其實就是要反應過來,兩個人在一起,是需要長期經營的。


要有共同的愛好,願意去理解對方的精神世界,兩個人擁有很多的共同話題,提升精神上的契合程度;


要去了解伴侶的底層感情需求,才不會一直出現誤解:我想要一個蘋果,你卻辛辛苦苦給我拉來一車梨子,還責怪我不夠體諒你;


要在各種利益衝突的時候,優先確保小家庭的利益。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要去處理婆媳問題和去關愛孩子,而是在處理這些的時候,不要把伴侶剔除到外面,兩個人可以共同面對問題,而不是因為一個問題的發生,就讓兩方都變成敵對關係。

#愛情的美好瞬間##兩性心理##情感##家庭角色##原生家庭##小家庭##夫妻感情##夫妻##婚姻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