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夫妻生活應該怎樣過?75歲大爺講了內心話



75歲的曾大爺,年輕的時候經商的,他是一個在農村人眼中非常有能力的人,賺了很多錢,家裡蓋起了三層小洋樓,除此之外,縣城還有四套房子出租。

而他的兒子曾先生卻是一個無能且膽小的男人,曾大爺的看法跟老伴是不一樣,曾大爺認為兒子從小就應該自力更生,努力生存,而老伴認為,兒子就應該寵溺,應該讓他生活在水晶花園裡,不受傷害,不被外界打擾。


曾大爺拗不過妻子,每次都是親力親為,幫助兒子解決所有問題,最終令兒子成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上大學的時候,老伴叫曾大爺陪兒子去學校報名之類的,所以曾大爺每次都是聽從老伴的話。

在學校報名的時候,曾大爺讓兒子前去報名,但是兒子卻說不會,讓他去,沒辦法曾大爺只好親自前去替兒子報名。

但是也因此導致兒子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學校受了無數的挫折。別人家的子女都是自己報名的,而曾大爺卻要替兒子報名。

不僅如此,每個暑假寒假,老伴都要讓曾大爺親自前去學校看望一番,好好照顧自己的兒子,每次曾大爺都是照做。

然後,兒子畢業了,依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去了很多地方,沒有一份工作能夠做得來的。沒辦法,他只好回家,做了啃老族。

曾大爺沒辦法,早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思,而不應該聽從老伴的意見,否則兒子也不會那麼慘。

曾大爺經常跟一個中學老師聊天,那個語文老師告訴他:「不要總是操心兒女的事,讓他們自行解決,老倆口是應該頤養天年了,你無法照顧兒女一輩子。」

曾大爺其實一直以來也是這種想法,但是無奈,怕跟老伴吵架,所以放棄了自己的意思,一律遵照老伴的主意,可是老伴太溺愛兒子了,導致兒子成了一個廢柴。

語文老師還跟他說:「老倆口有事最好協商,把道理講通,我兩口子也是如此,做人做事不能獨斷專行,但是也不能聽信別人的意見。明知道老伴是不對的,也要按照老伴的意思去做,最後只會釀成大禍。」

曾大爺跟語文老師一通談話之後,豁然開朗,他決定尊重老伴,也尊重兒子,全家人坐下來好好商量一番。

曾大爺好好跟兒子講了一番,叫兒子自力更生,如果遇到難題再讓父母幫忙解決,兒子最終同意了,老伴也覺得曾大爺講的有道理。


兒子去了大城市就業以後,曾大爺和老伴兩個人在家裡生活。

可是久而久之,卻矛盾越來越多。因為曾大爺是一個豪邁的男人,喜歡熱鬧,所以經常叫很多人來家裡喝酒打牌吃花生搓麻將抽煙。

不過讓曾大爺的老伴生氣的是,這些人,都是胡作非為的,一個喝醉酒,就把自己家當成他們家耍起酒瘋來了,最重要的是,礙於面子,曾大爺還不管不顧,依舊讓朋友前來。

結果鬧的越來越大,有一次,幾個朋友輸了還不服,竟然當場吵架動手,甚至一不小心把曾大爺家的液晶電視砸壞了。

老伴火了,大罵道:沒關係,你們再打再吵再鬧,把這裡當成你們家吧,鬧的天翻地覆,我下次再買十台電視,讓你們砸。

朋友們被曾大爺老伴罵醒了,大家紛紛向老伴道歉,然後紛紛跑了。

朋友散去之後,妻子看見客廳一片狼藉,亂作一團,馬上罵曾大爺交了一群不懂事的狐朋狗友,曾大爺也罵老伴是一個蠢女人,讓自己在眾人面前丟臉,真不大度。

就這樣,兩個人吵架鬧翻天,被鄰居聽見了,前來阻止。

因為這件事,兩夫妻同床異夢了。

下次朋友沒再來了,甚至不敢跟曾大爺聚會了,就算偶遇,也是不願提起那件事。

這個時候的曾大爺沒了樂趣,又找回先前那個語文老師,那個語文老師跟他講:「你不要再醉酒了,你老婆只是一時生氣,只要你好言相勸,還可以和好的。但是你目前第一件事,就是戒酒戒煙,少叫朋友前去你家,甚至不要讓朋友去你家,要去就去餐廳那些地方。」

曾大爺說怕自己戒不了酒,語文老師說:「再戒不了酒,你的家就要散架了。」

曾大爺忽然醒悟過來,為了這個家,他決定一定戒酒戒煙,為了腎,為了肺,為了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為了妻子舒心如意,他也要戒。

後來,曾大爺去住院的次數少了,精神也好了很多,經常問候兒子有沒有找到好工作,兒子說做了一個小會計,也有女朋友了,只是還沒有足夠的本事賺到大錢,以後再開公司。

曾大爺聽說兒子有女朋友,高興得不得了。

如今,曾大爺完全戒酒了,煙也很少抽,那些喜歡吵架喝酒鬧事的朋友,全都沒跟他們打交道了。

老伴也漸漸原諒了他,經常跟他去逛公園逛街,有時候跳廣場舞和交誼舞。他們兩個都說,遇到了煩心事,只要好好解決,好好商量,總能有解決的辦法。

老倆口現在每天一起買菜,然後一起回家做飯菜。

那個語文老師曾大爺是非常感謝的,所以他買了一條魚一隻雞去跟語文老師道謝,語文老師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不是不懂得這些道理,只是我提醒了你一下而已。」

曾大爺激動的跟語文老師說:「好在有了你呀,有你這個好朋友的勸導,否則,我的晚年生活不會這麼幸福的。」

現在,曾大爺跟老伴夫妻間的生活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了。

結束語:

人到老年,往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子女和家庭,子女的事情自己應該少管理,偶爾關心一下就好了,他們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和人生需要經歷。夫妻之間,有事好商量,多包容多理解,遇事不要衝動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