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身處逆境時,陶淵明洒脫,劉禹錫豁達,主席最豪邁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挺過逆境才能看到雨後的彩虹。

逆境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射每一個人的靈魂,可以鑒證每一個人的進退;逆境又是一個大熔爐,是金子總會發光,是煤球總會發熱,是爛泥巴總會變成爐灰;逆境還是人生一道坎,是鯉魚能從跳過龍門,是雄鷹回一飛衝天,而如果是一個癩蛤蟆,只會在過門檻時蹾腚栽臉。

當古人身處逆境的時候,是順天應時、安於現狀,還是扼住命運的喉嚨?

1、飲酒(其五)【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析】疫情不斷,事業艱難,物價飛漲,你會不會感到焦慮?

1600年前的陶淵明給我們做出了一個示範,活在當下活在今天,以靜制動順其自然。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簡析】李白在41歲時曾經奉詔入京,擔任玄宗的翰林供奉。但是由於厭倦官場的爾虞我詐,僅僅2年就被「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前「詩仙」昂天長嘆,但是失望之餘還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

3、終南別業【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簡析】王維20歲就中了進士,後來還得到玉真公主的垂青。但是,王維的官場還是屢遭挫折,先是無緣無故被貶,後來又受官位和名聲所累被叛軍強行從長安擄到洛陽當了偽官。

結果就是這一次無奈之舉,差點讓他掉了腦袋,所以王維45歲以後半官半隱,信奉佛教。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簡析】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從和州返洛陽,在揚州蘇州回洛陽的白居易初逢,兩位天才刺史在宴席一唱一和,留下了千古佳句答。尤其是老劉22年被貶,豪氣不減當年。

白居易的贈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如下: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5、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北宋蘇軾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簡析】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3月,蘇軾好友張懷民貶官黃州。

而蘇軾已被貶黃州3年,老友相見分外高興,十月十二日蘇軾到承天寺夜訪好友,十一月又一同觀覽長江勝景。蘇軾為好友所建的亭起名「快哉亭」,並贈好友這一首《水調歌頭》。

6、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北宋】葉夢得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

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

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

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

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

卻恨悲風時起,冉冉雲間新雁,邊馬怨胡笳。

誰似東山老,談笑凈胡沙。

【簡析】葉夢得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50多歲時跟隨宋高宗南渡,後曾任江東安撫大使、建康知府。岳飛張憲被冤殺後,作為主戰派的葉夢得調福建安撫使,遂上疏告老,隱退山野。

這首詞就是告老還鄉、隱居湖州卞山時所作,既有安享晚年的自得也有對家國的憂慮。

7、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南宋】辛棄疾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綠鬢不驚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島

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簡析】山東好漢辛棄疾,青年時抗金曾在萬馬軍中取叛徒張安國首級,然後率領20萬起義軍回歸南宋。但是,南宋朝廷滿足於半壁江山並沒有收復失地的意願,辛棄疾以酒買醉、自我麻醉。

8、小桃紅·寄鑒湖諸友【元】張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涼,閑倚平山望。

不似年時鑒湖上,錦雲香,採蓮人語荷花盪。

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簡析】張可久9歲時南宋就滅亡了,但是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經漫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這首小令,就寫於一個秋涼時節,登高南望,遙寄思念之情。

9、十月賞菊體齋席上限韻【明】李東陽

尋芳何意到君家,雨過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歡還月下,去年孤館各天涯。

狂思晚節曾吹帽,壽擬春期及進瓜。

不是老來詩骨健,誰能白髮對黃花。

【簡析】李東陽是明代有名的「神童」,但是初入仕途升遷不順,九年任滿才有升遷,做了很長時間侍講學士,好在李東陽年淡然視之。秉政內閣大學士以後處處忍讓,被世人譏為「伴食宰相」。

但是,李東陽是明代第一個謚號「文正」的首輔,足見其官場隱忍之功。

10、清平樂·六盤山【近現代】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簡析】1935年10月7日,中央紅軍在寧夏青石嘴擊敗敵騎兵,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

此時長征出發時的8.6萬紅軍只剩下7000多人,但是已經逐漸走出最難的困境,正向劉志丹等人的陝北根據地進發,可以說希望就在眼前,所以主席詩情萬丈、盡顯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