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嚮往美好?


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嬰兒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隨後在成長的過程中,延伸出的各種各樣的心理狀態。有初心不變的,有自私自利的,有正直的,有狡猾的。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拼搏,面對各種性格編織的大網,往往覺得很累,很疲憊。

因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往往在面對複雜時,都希望對方和自己是一樣的善良。但往往事與願違。內心存在的困惑。卻得不到答案。所以在遇到解不開的困惑時,有的借酒消愁,有的寄情于山海間,有的自暴自棄。終究無法解決煩惱。於是嚮往美好,為自己編織一個虛幻的美好的世界。生活在其中,自以為得到了解脫。


虛幻的美麗並不長久,終究有一天它會破裂。所以所謂的美好,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第一次用雙手創造的財富,或多或少,這 就是美好。當第一次踏進大學的校門,展望未來,這也是美好。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放在手心,小小的臉,這也是美好。我們展望未來,創造未來,這就是美好。

我心中的美好,家人平安,能夠常伴二老身邊,有一份可以維持家庭的收入。足矣。


嚮往美好,卻很難實現,實際上是對現實中自己的否定。總是失敗,由此產生對美好的嚮往,也是一種願望,卻難實現。

所以對看到美麗的風景。美麗的花。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會駐足,觀看。這心中的美好,總是讓人難忘。

我把心裏的美好寫成文章,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在此停留片刻,並寫下你們心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