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上漲農民就富裕了嗎?和60年代相比能差多少?

2021年02月08日21:12:02 情感 1381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今年糧食的價格比往年確實高了很多,其實就按普通的小麥來說,今年小麥的價格上漲到1.3元一斤,比去年確實上漲了兩毛錢,僅僅只上漲了兩毛錢,但是在網上卻有不少人感到上漲了很多,其實按照我國目前糧食的價格,比起計劃經濟的時代,和那個時代相比較,糧食的價格掉價太多了,這才是從根本上農民富不起來的原因。

糧價上漲農民就富裕了嗎?和60年代相比能差多少? - 天天要聞

又比如說今年普通的大米一斤,確實賣到兩塊五一斤左右,比往年上漲了將近三毛錢,網上有很多媒體報道稱,今年農民賺翻了,事實真的如此嗎?聽老一輩人講,在70年代,我國糧庫供應給市區居民的糧食一斤在0.138元左右,晚稻穀的價格在當時是0.146元一斤,但是在那個時候,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月工資不到40塊錢,如果按照當時工資來算的話,一個月工資可以買到將近400斤大米。

糧價上漲農民就富裕了嗎?和60年代相比能差多少? - 天天要聞

糧價上漲農民就富裕了嗎?和60年代相比能差多少?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作為當時農村的生產隊,都是以工分為計算的,因為在一線勞動的農民朋友將各種義務工都分攤在工分上,比如說一個比較年輕壯麗的農民朋友,一天可以賺十個工分,十個工分也就相當於五毛錢左右,才能買不到四斤糧食,但是像我們今天農民工的工資,比如說一個普通建築的農民工,一天工資也就是150元左右,有技術的大工,一天工資能高達300元左右,當然,這也是平均的工資,這樣的工資能買到當下糧食高達80多斤的小麥,也就是說,現在的農民工買到的糧食是計劃經濟年代的30倍左右。但是我們現在糧食的價格也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糧食價格30倍左右。所以說並不是農民朋友不願意種地,而是大多數農民朋友種地掙不了多少錢。如果農民朋友種地所得到的收益,在計劃經濟年代的收益基礎上,上漲二三十倍,那麼我想有更多的農民朋友會選擇種地的。

糧價上漲農民就富裕了嗎?和60年代相比能差多少? - 天天要聞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農村的農民朋友,更多的人來關心,為什麼農民朋友不好好種地而去城市打工?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聰明男人會懂得的潛規則:不讓父母插手夫妻小家事 - 天天要聞

聰明男人會懂得的潛規則:不讓父母插手夫妻小家事

家和萬事興,夫妻齊心家業旺。夫妻相處順,小家安穩日子甜;父母少干預,家庭和諧矛盾消;男人拎得清,家庭幸福樂融融。男人在家庭中得明白,不讓父母插手夫妻小家事,是維護家庭和諧穩定的關鍵。聰明男人深知,家庭和睦的根本,在於合理劃分界限,守護好夫妻
夫妻間,若出現這些信號,或許離散夥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夫妻間,若出現這些信號,或許離散夥真的不遠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的這句名言,道盡了婚姻生活的複雜與多樣。婚姻,本應是兩個人攜手走過風雨、共享歲月靜好的旅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夫妻卻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當一些危險的信號出現時,他們的婚姻可能已
一個女人最掉價的行為,不是邋遢,也不是哭鬧,而在於這3方面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掉價的行為,不是邋遢,也不是哭鬧,而在於這3方面

都說女人如花,需要精心呵護才能綻放最美的姿態。可現實生活中,我見過太多原本優秀的女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變得"掉價"。她們不是不會打扮,也不是愛哭愛鬧,而是在一些更深層的地方出了問題。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真正讓女人掉價的行為到底是什麼
女人徹底放下一個人,不會刪除拉黑,而是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女人徹底放下一個人,不會刪除拉黑,而是這樣做

「真正的放下,不是刪除,不是逃避,是你終於可以不再提起。」張愛玲說:「時間很短,天涯很遠。往後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都要自己過。」有些人,走的時候不說再見,留下的只有一個背影和無數個深夜的反覆回想。
年輕人悄然流行「租三金」結婚,背後會有法律風險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悄然流行「租三金」結婚,背後會有法律風險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金價又漲了,原有結婚買三金的預算大打折扣了。」準備年底結婚的小張,翻着手機里的金價走勢圖直搖頭……近段時間,隨着金價居高不下,國內各大品牌金飾品單價普遍超1000元/克。一套50克的「三金」(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購置成本也飆升到了5萬元,這對準備結婚的「准新人」來說,想要湊齊心儀...
「高需求,高焦慮人群」挽回前任,只需要「一招五步」 - 天天要聞

「高需求,高焦慮人群」挽回前任,只需要「一招五步」

寶子們,今天必須來聊聊高需求、高焦慮人群怎麼進行感情修復了。你們是不是一分手就慌得不行,滿腦子都是「不能失去他」,然後瘋狂給前任發消息、打電話,一門心思地想要抓住對方?結果,不但沒成功,反而把對方越推越遠,把關係搞得一團糟。
一個聰明女人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一個聰明女人的故事

講個故事,不好評價女主人公。不好定義這究竟算是個女性成長的故事,還是充滿心機算計的故事。小潔來北京時19歲,在一家國企工廠打工。她長得很漂亮,追求者很多。在這些追求者中,她最終選擇了技術員小羅。小羅長得不好看,沉默寡言,個頭又矮,比她大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