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思考,愛情就發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當渣男渣女?

2020年12月06日20:20:12 情感 1728

從結論來說,對大部分人而言,戀愛中的最理性選擇就是一定程度上成為渣男或渣女,能獲得最高戀愛效用,儘可能迴避更多痛苦。

心理動力:繁衍比戀愛更重要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講,人類的一切異性之間的行為都是為繁衍後代服務的。戀愛的意義本就只存在於社會層面,而非種群繁殖的必須

當然我們要是再把佛洛依德大師或者榮格大師也牽扯進來,引入力比多的概念,更會說明原始欲力其實跟婚姻或愛情本就是脫節的,一個是本我的能量源泉,一個是超我的社會性制約。

力比多(libido)是弗洛伊德理論中用以專門表述本能,是弗洛伊德「性慾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通俗的說,就是無論你想做什麼事,最內核的動力來源就是這貨,代表原欲。

有一種說法是人類只是基因的宿主,人類的所有功能都服務於基因的繁殖願望。基因是本體,人生來就是基因的工具人而已。

人類一思考,愛情就發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當渣男渣女? - 天天要聞

而這決定了人類的集體潛意識,是一種最基本且最重要動力源泉,你可能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它左右了你生活的基調。

集體潛意識反映了人類進化進程中的集體經驗。其產生於全人類具有的共同經驗,它的內容對於所有人類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且普遍共有的,因此它的內容到處都能找到。比如如果有火接近,即使感受不到熱度也會往後退。

理性並非服務於意識,而是服務於個體需求。意識只是需求的冰山一角,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才更能代表真實需求。

因此,從心理學上講,擴大潛在繁育對象,即使不大符合道德倫理或者法律制度,這一點是有充分動力的

經濟角度:戀愛效用最大化的預期

首先,存在備胎,第三者或者曖昧對象,是戀愛中雙方囚徒博弈的最優解。尤其是在雙方信任度不高或安全感稀缺的情況下。

簡單解釋就是,最好的狀況是雙方都一心一意,兩人可以都享受戀愛的酸臭...不,甜美。但是如果有一方暗流洶湧,那另一方在知情後就會獲得三倍暴擊。但是如果雙方都有暗箱操作,那麼可能反而相安無事或和平分手。

然後,戀愛效用往往都是有缺失的。愛情三大要素包含激情,承諾和親密。激情的保質期大概不到2年,承諾因人而異且往往不靠譜,親密也得看雙方的智商情商和個性契合。

人類一思考,愛情就發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當渣男渣女? - 天天要聞

所以大部分戀情在這三者里都有所缺失,更容易因此尋求場外觀眾的填補。

最後,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戀愛市場也是存在的。男人膚淺於視覺取悅,而女人膚淺於感性取悅。在普遍信任感不強,信息不對稱問題難以解決(談戀愛的雙方了解程度較差)的情況下,膚淺是逃避問題並正常化心態的有效解決方式。而這個市場也會越來越流通容易獲得膚淺快樂的人和戀情。

看到沒,經濟角度的衡量因素很多都和信任感安全感有關。這也是經濟社會中品牌效應和商品溢價出現的重要原因。而這其實也像看不見的手那樣,自然而然地讓許多人跟隨最輕鬆自在的選擇,談一個有許多備胎的戀愛

存在問題:凡事總有兩面

我們說了這麼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肯定接着就要說說問題了。

像什麼被人抓個現行導致社會性死亡啊,多敗俱傷啊,丟了西瓜揀芝麻的常識就不說了。

畢竟大部分人當海王或者渣男無非兩種心理:新鮮感追逐常態化戀情維持。對應的兩種基本邏輯就是最大化快樂感受最小化痛苦體驗

人類一思考,愛情就發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當渣男渣女? - 天天要聞

但是這就像做飯,雞蛋是好蛋,西紅柿是好柿,但放一起就成不了番茄炒蛋。

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綜合之前兩點說的心理因素和經濟因素,就是談了一個不像戀愛的戀愛。

舉一個比較接近的例子就是,當你想吃蛋糕的時候,比之於只給你一個草莓慕斯,可能給你放一大桌琳琅滿目的甜點你會更開心。但等你吃完許多美食,你會發現你對於吃過的這些甜點都沒啥印象。

但是如果你只吃了一個草莓慕斯,無論是否吃飽,你腦海中對於這唯一的甜點都是印象深刻,感覺清晰。

而如果你習慣於經常吃多,可能你的味蕾都會退化,且體重增加,越來越難以滿足。戀愛談多了也一樣,感覺遲鈍,自動對於下一任持迴避或淺嘗輒止的態度。

而且雖然我一開始說了最理性的選擇是怎樣,但是戀愛本就不是一個理性的事。所以當如果把個人感受考慮進來,可能起初的結論就要複雜很多了,在此也不討論了

三板斧:如何對待可能是渣的另一半

其實我的招可能有點狠。像有些教程教的那些看是否擅長曖昧啦,是否有過度包裝或者查手機查信息之類的,這些都太簡單了。

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技術往往都只會演變成互相猜忌和鬥智斗勇。

所以我教大家一點非常實用的方法,無論高中低檔,統統適用,且強力有效。

首先,辨識出對方的性格缺陷。這點聽起來似乎挺難,畢竟大家平時可能都把自己藏的比較深,性格弱點或者問題,誰會那麼容易的暴露出來呢。

其實如果你看對方特別完美,那就說明你還沒進入對方的親密圈。如果你跟對方很熟悉了,性格缺陷是一定存在且可發現的。

比如狡猾的人多難信任他人,樂於助人的人往往難以自我成長,領導型人格難以獨處,等等等等。發現性格缺陷,就是抓住行為模式心理情結的線索。

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就是,如果你們是激情戀愛,就留心對方在同樣激情下接觸的人。如果你們是陪伴型戀愛,就觀察對方下意識的親密動作和語氣。如果你們是承諾式戀愛,就在邏輯上偶爾發起一些挑戰,並觀察其承諾之外的發展規劃。

其次,把握對方社交命脈。倒不是說一定要把自己塞到對方的朋友圈裡,或者把控對方的社交,這隻會加速對方逃離。比較明智的做法,就是在社交關鍵節點上,把你角色的重要性體現出來。

比如有些商業合作中,都存在「夫人外交」的情況,這就是合作夥伴中融入雙方角色的經典場景。

最後,就是利益的緊密綁定。除了結婚,還可以使用資源共享或資源讓渡等形式實現。無論是法律層面的綁定還是道義層面,協議層面,家庭倫理層面都可以。

從我個人來看,渣這個事都是因人而異,一物降一物。在所有的理論指導和理性分析之後,我覺得很多事回歸本源去看,如果TA對你渣,很可能直接反應的是你們相處的問題,深層反應的就是性格相適性。不是只要喜歡或者舒服,就適合在一起。所以,心懷善念,正向面對,比工具方法監督控制要更有用。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