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2025年05月28日03:52:08 情感 1451

"你怎麼每個月都要給你父母拿那麼多錢?他們退休金又不低!"我瞪着妻子,把工資條往桌上一拍。

那是199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和秦曉婷坐在倉庫改造的筒子樓里,蹲在煤氣灶前煮着挂面。

窗外老楊樹的影子拖得老長,搪瓷盆里漂着幾根青菜,屋裡悶熱得像蒸籠,老式電風扇"吱呀吱呀"地搖着頭,卻只能吹出一股熱風。

樓下賣冰棍的吆喝聲鑽進耳朵:"冰棍兒,兩毛錢一根的冰棍兒!"那熟悉的聲調在九十年代末的夏日裏,成了城市裡最鮮活的記憶。

這個月的工資剛發,我正打算和妻子商量添置一台小型雙桶洗衣機,好讓她不用再彎腰手洗衣服,沒想到她先開口說要給父母寄四千元。

我叫馬建國,是本市一家國企的技術員,七九年生人,這個年齡段的人剛好趕上了國家恢復高考,我有幸考上了大學。

九三年大學畢業後,憑着學校分配進了這家廠子,雖然那時已經有不少同學選擇了下海經商或南下特區,但我父母是老實巴交的工人,總覺得"鐵飯碗"才靠譜。

從流水線操作工一步步爬到技術科辦公室,我現在的月薪一萬出頭,在同齡人中已經算不錯了,好歹趕上了國企改革前的好日子。

妻子秦曉婷比我小兩歲,在一家私營企業做會計,每月到手六千左右。

"油鹽醬醋米,畢竟是要花錢的。"我媽當初就是這麼支持我結婚的,"兒媳婦有工作,你們兩個人的收入應該能過得不錯。"

我們結婚三年,住在廠里分的三十多平米的筒子樓里,一室一廳,廚廁共用,衛生間在走廊盡頭,幾家人輪流打掃。

冬天上廁所要披着棉襖,拿着手電筒,一路小跑到走廊盡頭,搓着凍得通紅的手,聽着馬桶里的水"嘩啦嘩啦"地響,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記憶。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平時省吃儉用,盼着有朝一日能買上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

但每到月底,妻子總要從她的工資里拿出大部分給她父母打過去。

雖然我知道曉婷跟父母感情深,但這個數目實在太大了,她一個月掙六千,給父母四千,留給自己才兩千,這個比例讓我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們有退休金,但不多。"曉婷低着頭,聲音輕得像是在自言自語,手裡不停地搖着蒲扇,額頭上細細的汗珠在昏黃的燈光下閃着光。

"爸媽供我讀完大學已經掏空了積蓄,現在生活也不容易。"

"你爸當了一輩子中學校長,你媽是醫院護士長,怎麼會不容易?我爸媽都是工人,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才兩千多,我也沒見天天往家裡送錢啊!"我嚼着從單位食堂打包回來的饅頭,語氣裡帶着不易察覺的怨氣。

曉婷不說話了,只是默默地煮着面,鍋里的水沸騰着,蒸汽模糊了她的臉。

"啪"的一聲,煤氣灶的火苗忽然竄高了,她趕緊調小火力,那動作熟練得彷彿做過千百遍。

我知道她心疼錢,從不捨得用電磁爐,說是費電,寧可在悶熱的夏天對着煤氣灶煮麵條。

那天晚上,我們各睡一頭,中間彷彿隔着一堵無形的牆。

床板"吱呀"作響,老式蚊香在床頭緩緩燃燒,窗外電線杆上的喇叭里傳來斷斷續續的廣播聲,預報明天又是高溫天氣。

我心裏憋着一口氣,覺得妻子不夠為這個家考慮。

她倒好,一個月掙六千,四千給娘家,剩下兩千貼補家用。

這樣算下來,我們倆一共一萬二的收入,到頭來能存下的錢少得可憐,這房子怕是遙遙無期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廠里上班,騎着二八大杠,頂着已經開始燥熱的陽光,穿過幾條后街小巷。

路過廠門口的早點攤,煎餅果子的香味勾着我的饞蟲,但想到家裡的存款,還是忍住了,打算到單位食堂隨便對付一口。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路過門衛室時,老劉叫住了我:"建國啊,你丈母娘前天來過,找你媳婦聊了好半天,臉色不大好看。"

我心裏一驚,丈母娘來了卻沒上樓?

"她們聊什麼了?"我裝作不經意地問。

老劉掏出煙盒,給我遞了一根。

"不太清楚,就聽見說什麼檢查、住院的事,我尋思着可能是家裡有人病了。"

我手一抖,香煙掉在地上,趕緊撿起來,用衣角擦了擦,放回煙盒裡。

"建國,你工資條上的加班費少了吧?"廠辦主任劉大姐看着我的工資條皺了皺眉,"上個月你可是加了不少班。"

我搖搖頭:"不用了,夠花就行。"

直到中午吃飯時分,我才從同事口中得知,秦曉婷父親生了重病,正在市醫院住院,醫藥費已經花去不少。

這事她從來沒跟我提過,我突然覺得心裏有些發堵。

下班回家,我發現曉婷正在翻箱倒櫃地整理東西,桌上堆着幾個紅色塑料儲蓄罐,那是我們結婚時用來攢錢買房的。

"你在幹什麼?"我問,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找我的積蓄本,爸爸要做手術,媽媽怕醫藥費不夠。"她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聽出裏面的焦慮。

屋子裡瀰漫著一股霉味,這是老房子特有的氣息,和着窗外飄進來的槐花香,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混合味道。

我一把拉住她的手:"你怎麼不早告訴我?"

曉婷抬起頭,眼眶紅紅的:"你不是總說我把錢往娘家送嗎?我怕你不高興。"

她的手粗糙乾燥,指尖上有幾處因為手洗衣服而留下的傷痕。

那一刻,我彷彿被一盆冷水從頭淋到腳。

我從未認真問過妻子為什麼要給父母那麼多錢,只顧着抱怨她偏心娘家。

"爸爸去年檢查出肝硬化,一直在吃藥控制。"曉婷坐在床邊,緩緩道來,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床單上的一處補丁。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前段時間突然惡化,醫生說需要手術。"她的聲音很輕,彷彿怕驚擾了誰,"他們的退休金確實不低,但這兩年物價上漲,加上醫藥費,日子並不寬裕。"

"我不想讓你有負擔,所以......"她沒有說完,但我已經明白了一切。

我無言以對,只感到一陣羞愧湧上心頭。

那天晚上,我陪曉婷去了醫院,推着單車走了近一個小時,因為打車太貴,而且晚高峰時段根本攔不到車。

醫院的走廊里擠滿了病人和家屬,消毒水的氣味刺鼻,牆上貼着各種健康宣傳畫,還有手寫的出院公告。

病房裡擠着四張床,中間只隔了一道褪色的布簾,各家的暖瓶和飯盒放在床頭柜上,散發著各種混雜的味道。

丈人躺在靠窗的病床上,面色蠟黃,看到我們來,強打精神笑了笑,那笑容讓我想起當年他來我們學校看望曉婷時的樣子,總是一身整潔的中山裝,筆挺的身姿,誰能想到現在竟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丈母娘在一旁低聲解釋病情,我才知道,老人家每月的藥費就要兩千多,曉婷這幾年一直在偷偷貼補。

"建國來了。"丈人的聲音嘶啞,帶着明顯的疲憊,"曉婷,你看你爸這副樣子,給你們添麻煩了。"

"爸,您別這麼說。"曉婷趕緊握住父親的手,那是一雙布滿老繭的手,一輩子握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無數知識的手。

我站在一旁,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

回家路上,路過一家小飯館,飄出陣陣燒餅的香味,我突然想起什麼,拉着曉婷走了進去。

店裡還是那副老樣子,牆上的菜單已經褪色,幾張方桌上鋪着油漬斑斑的塑料桌布,一盞昏黃的燈泡照着整個店面。

"你還記得咱們第一次約會嗎?就在這家店。"我指着牆上已經褪色的菜單。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曉婷點點頭,眼裡有了一絲笑意:"那時候你請我吃了兩塊錢一份的燒餅夾肉,我們一人一份,又合點了一碗紫菜湯。"

她記得比我還清楚,連細節都沒忘。

"那會兒我剛參加工作,手頭緊,你從來沒嫌棄過。"我握住她的手,"對不起,我太自私了。"

曉婷搖搖頭:"我也有錯,應該跟你坦白的。"

店老闆認出了我們,笑呵呵地走過來:"喲,小兩口又來了?好些年沒見你們了吧?"

他還是那副樣子,只是頭髮白了許多,腰也駝了點。

"老闆,來兩份燒餅夾肉,再來碗紫菜湯,和當年一樣的。"我說。

"好嘞,馬上就來!"老闆轉身去了廚房,不一會兒,熟悉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曉婷,吃塊燒餅墊墊肚子吧。"我把剛出爐的燒餅推到她面前,"你這些天瘦了不少。"

她卻搖搖頭:"太貴了,現在都五塊一份了。"

我心疼地看着她,這些年,她過得比我想像的還要辛苦。

從那天起,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

我向單位申請了加班,每個周末去附近的建材市場幫忙搬貨,增加一些收入。

那時的建材市場剛剛興起,到處都是裝修新房的人,搬一天貨能賺個五六十,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想到能為家裡多添一份收入,心裏就踏實了許多。

曉婷的父親手術很成功,但後續治療費用仍然不小。

我們商量好,每個月我拿出三千,她拿出四千,一起寄給他們。

日子依然緊巴巴的,但心裏卻踏實了許多。

平時,我們吃的是大食堂的工作餐,五塊錢管一頓,葷素搭配,雖然不算精緻,但能填飽肚子。

周末,我們就去附近的早市買些新鮮蔬菜,自己在家做飯,一個星期的菜錢不過幾十塊。

有時候碰上鄰居劉大媽從鄉下回來,還能沾光分到幾個新鮮雞蛋或者剛摘的蔬菜。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建國媳婦,嘗嘗我帶回來的鹹鴨蛋,我家那老頭子腌的,夠味兒!"劉大媽總是這樣熱情,讓我想起小時候院子里的鄰居們,雖然條件艱苦,但人情味卻濃厚。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發現曉婷正在整理一個舊鞋盒,那是個老式解放鞋的盒子,上面還貼着發黃的報紙。

"這是什麼?"我好奇地問,順手摸了摸盒子,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迹。

"我爸的收藏。"她打開盒子,裏面是一沓發黃的信紙,還有幾張褪色的照片,"這是我上大學時,他每個月給我寫的信。"

"那時候沒有手機,長途電話又貴,他就用這種方式和我交流。"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照片,上面是她高中畢業時的樣子,穿着白襯衫藍裙子,扎着馬尾辮,眼睛亮亮的,充滿對未來的期待。

我拿起一張信紙,上面工整的字跡寫道:"曉婷,天氣轉涼,記得添衣。這個月我和你媽把計劃買電視的錢省下來了,給你多寄了五十元,應該夠你買幾本參考書。不要擔心錢的事,好好學習才是正事......"

字跡工整有力,透着一股知識分子特有的嚴謹,讓我想起了自己大學時代收到父親寄來的信,雖然字跡歪歪扭扭,但同樣充滿了父愛。

一封封信里,是父母省吃儉用供女兒讀書的心酸,是對女兒未來的期許,是無言的愛與犧牲。

我讀着讀着,眼眶濕潤了,想起自己當年上大學時,父母東拼西湊給我湊學費的情景。

"他們不只給了我生命,還給了我知識和未來。"曉婷輕聲說,手指撫過那些泛黃的紙張,彷彿在撫摸父親的臉龐,"我怎麼能在他們需要我的時候袖手旁觀?"

窗外,夏日的蟬鳴聲此起彼伏,樓下有孩子在玩耍,歡笑聲透過窗戶飄進來,讓這個簡陋的小屋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那天晚上,我夢見了自己的父母。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同樣含辛茹苦把我養大,省吃儉用供我讀書,只為了讓我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我給家裡打了電話,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電話那頭傳來"嘟嘟"的忙音,好一會兒才接通。

"喂,建國啊?"母親的聲音裡帶着明顯的驚喜,"你們小兩口最近好嗎?"

"挺好的,媽,我想請您和爸來城裡住幾天,好久沒見您二老了。"

母親在電話那頭驚喜地說:"不用不用,我們挺好的,你們小兩口省着點花錢,早點買上房子才是正事。"

電話那頭傳來收音機里的新聞廣播聲,還有院子里鄰居們的聊天聲,那是我從小長大的聲音,充滿了鄉村的氣息。

"媽,我和曉婷商量好了,以後每個月都給你們寄點錢,不多,一千塊錢,您和爸出去旅遊玩玩,去年不是說想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門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是母親哽咽的聲音:"建國,你長大了。"

"媽,這有啥,是我應該做的。"我的聲音也有些哽咽,想起這些年對父母的虧欠,心裏又是愧疚又是溫暖。

掛了電話,我發現曉婷站在身後,眼睛裏閃着淚光:"建國,謝謝你理解我。"

我拉着她坐下,看着她因為操勞而略顯疲憊的臉龐,心疼不已:"我是該感謝你才對,是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孝心和責任。"

曉婷笑了笑,那笑容讓我想起了當年在校園裡相遇時的她,陽光、單純、充滿活力。

慢慢地,我和曉婷調整了家庭支出。

我們開始記賬,精打細算,該省則省,該花則花。

我買了個棕色的小賬本,每天晚上都和曉婷一起記錄當天的收入和支出,雖然瑣碎,但卻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規劃。

我把煙戒了,那些年煙價不斷上漲,一天一包煙,一個月下來也是不小的開支。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曉婷不再買名牌化妝品,改用了國產的百雀羚和大寶,雖然包裝樸素,但效果也不差。

我們一起去菜市場挑價格實惠的蔬菜,往往要等到傍晚收市前,菜販子們為了不剩貨,會把價格降到最低。

周末在家自己做飯而不是下館子,曉婷學會了各種家常菜,我則負責洗菜切菜,雖然動作笨拙,但也樂在其中。

日子雖然拮据,但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每次去醫院看望岳父,我都能感受到他眼中的感激和欣慰,那是一種無言的認可,比任何語言都要強烈。

單位里的同事們紛紛打趣我:"建國,你這是怎麼了?以前周末都約着打牌,現在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我只是笑笑:"人總要成熟的,家裡有事要忙。"

他們不明白,在那個物慾開始膨脹的年代,我卻找到了生活最樸素的真諦。

那年冬天,曉婷的父親病情穩定下來,醫生說可以出院回家休養了。

我們決定趁着元旦假期,邀請雙方父母來我們家吃個團圓飯。

雖然家裡條件有限,但團聚的喜悅足以沖淡一切。

提前一周,我們就開始準備,打掃房間,採購食材,甚至還從黑市上買了幾斤難得的水果。

"建國,要不咱們去飯店吧?"曉婷有些擔憂,"家裡太擠了,廚房又小。"

我笑着搖搖頭:"飯店太貴,而且沒有家裡熱鬧。兩家人坐在一起,再擠也是親切的。"

元旦前一天,我爸媽坐了三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從鄉下趕來,一下車就往我們家跑,連午飯都沒吃。

"媽,您看您,怎麼連口水都沒喝就急着往這趕?"我接過母親背的布包,裏面塞滿了家鄉的特產,腌鹹菜、風乾雞、自家腌的醬蘿蔔,還有一小罐自己釀的米酒。

"這不是想早點看看你們嘛!"母親笑着說,臉上的皺紋堆成了一朵花,"聽說曉婷爸爸病了,好些了嗎?"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好多了,明天就來我們家吃飯,你們可以好好聊聊。"

父親拍了拍我的肩膀,遞給我一個信封:"建國,這是我和你媽的一點心意,給曉婷爸爸買點補品。"

我打開一看,裏面是兩千塊錢,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心裏頓時一熱:"爸,這使不得,您和媽的退休金本來就不多。"

父親擺擺手:"你媽為這事可操心了,說曉婷爸爸是當校長的,供曉婷上了大學,現在病了,咱家也該表示表示。"

我眼眶濕潤了,這就是我的父母,純樸、善良,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卻勝過許多讀書人。

第二天一早,曉婷的父母也來了,岳父雖然還有些虛弱,但精神明顯好了許多。

廚房裡,我和曉婷忙碌着準備飯菜,油煙味和飯香混在一起,瀰漫在整個屋子裡。

她突然說:"建國,其實我一直有個心愿。"

"什麼心愿?"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她認真的表情。

"我想開一個小小的會計事務所,幫助那些小商販和個體戶整理賬目。"她的聲音裡帶着期待和不確定,"不求賺大錢,但能夠自主一些,時間也靈活,可以多照顧父母。"

我知道,在那個年代,下海經商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但對於我們這樣的工薪家庭來說,創業仍然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決定。

我放下手中的菜刀,認真地看着她:"那就去做吧,我支持你。"

曉婷眼睛亮了起來,像是點亮了一盞燈:"真的嗎?但前期投入可能會很大,我們買房的計劃可能要推遲......"

"房子可以慢慢來,但夢想和親情都經不起等待。"我笑着說,抹去她額頭上的汗珠,"我相信你的能力。"

"建國,你真的變了很多。"曉婷靠在我肩上,聲音里滿是感動,"記得咱們剛結婚那會兒,你總說要買房子買車,現在卻願意為了我的夢想推遲這些計劃。"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我笑了笑:"人總是會成長的,你教會了我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那頓團圓飯,是我們結婚以來最熱鬧的一次。

兩家父母圍坐在一起,雖然飯菜簡單,但氣氛卻無比溫馨。

我爸拿出帶來的自釀米酒,給岳父倒了一杯:"老秦,嘗嘗我們那的米酒,不傷身的,還能補血。"

岳父笑着接過:"老馬,你太客氣了,我這病沒什麼大不了的,多虧建國和曉婷照顧。"

兩位老人相談甚歡,我父親甚至主動提出要幫曉婷父親熬中藥,因為他退休前在廠里當過醫務室的護工,懂一些藥理知識。

"老秦啊,藥材要用砂鍋慢火熬,鋁鍋不行,容易壞了藥性。"父親認真地說,那樣子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他教我寫字的情景。

飯後,兩位老人坐在一起下象棋,雖然我父親水平有限,經常被岳父將軍,但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四個年輕人在廚房收拾碗筷,一邊閑聊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曉婷的母親悄悄拉着我的手說:"建國,謝謝你這段時間對我們的照顧。"

我有些不好意思:"阿姨,這是我應該做的。"

"不,你做得很好。"她看着廚房裡忙碌的女兒,眼中滿是欣慰,"曉婷嫁給你,我們放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家庭。

不是錢財的多少,不是房子的大小,而是在困難面前彼此扶持,在幸福時刻共同分享的溫暖。

兩年後,曉婷的小事務所步入正軌,每月收入穩定在一萬五左右。

她租了個小門面,掛上了"秦氏會計事務所"的牌子,雖然簡陋,但卻是她夢想的起點。

那些年,個體戶和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很多老闆不懂賬目,曉婷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了。

她經常加班到深夜,但臉上總是帶着滿足的笑容,因為她知道,她不僅在實現自己的價值,也在為整個家庭創造更好的未來。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我在廠里也升了職,負責一個小部門,手下帶着十幾個年輕人,既有老一輩的傳幫帶,又有新一代的創新思維,工作順風順水。

我們終於攢夠了首付,在郊區買了一套小三居,雖然離市中心遠了點,但環境好,而且離雙方父母都不遠。

搬家那天,四位老人都來幫忙,看着他們在新家裡忙前忙後,我的心裏滿是感動。

父親小心地把我們的結婚照擺在新客廳的電視柜上,母親則在廚房裡煮着麵條,說是搬新家第一頓要吃長面,圖個吉利。

岳父坐在陽台上,看着遠處的綠樹,臉上是久違的輕鬆,岳母則忙着整理床鋪,把新被套撫平撫好。

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我舉起杯子,看着曉婷說:"謝謝你教會我什麼是責任和孝心。"

曉婷笑了:"謝謝你的理解和成長。"

父親舉起酒杯:"孩子們,日子就是這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才是真正的夫妻。"

岳父也舉杯:"建國,曉婷,你們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那天晚上,送走了父母,我和曉婷坐在新家的陽台上,看着遠處的星星,一切都那麼安詳寧靜。

當初那場關於"月薪"的爭執,已經變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段珍貴回憶,它讓我們彼此更加理解,也讓我們的婚姻更加堅固。

人這一生,會經歷很多考驗。

金錢、地位、名聲,都是外在的東西,唯有親情和愛,才是支撐我們一路前行的力量。

那場關於"月薪"的爭執,不是我們婚姻的終點,而是我們共同成長的起點。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們確實太年輕。

年輕人總是容易被眼前的得失迷惑,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給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聞

如今,我和曉婷已經攜手二十多年,孩子也上了大學。

我們依然保持着每月給父母固定的生活費,雖然他們常說不需要,但這已經成為我們表達愛的方式。

院子里的老榆樹依然高大,春風吹過,綠葉沙沙作響,如同時光在訴說那些過往的故事。

生活依然平凡,我和曉婷依然為柴米油鹽奔波,但心中的愛和責任卻從未改變。

人生如同長路,總有坎坷,總有迷茫。

但只要心中有愛,腳下有路,手中有責任,我們就能穿越風雨,抵達陽光的彼岸。

每當夜深人靜,我常常想起那個挂面沸騰的夏夜,想起那句"你父母退休金不低"的無知指責。

正是那些爭吵與和解,那些誤解與理解,塑造了今天的我們。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更是責任與擔當;愛情不只是轟轟烈烈,更是細水長流。

這大概就是我和曉婷的平凡故事想要傳達的簡單道理吧。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買房,我爸媽出了30萬,老公卻背着我給公婆買養老保險 - 天天要聞

我們買房,我爸媽出了30萬,老公卻背着我給公婆買養老保險

房間里的秘密那張養老保險單藏在衣櫃最裡層,我本不會發現。是春節大掃除時,才從老公那疊整齊的襯衫下面滑落出來。六萬元,受益人是我公婆。保單日期顯示,正是我爸媽出了三十萬給我們付首付的那個月。一時間,我手腳冰涼,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
真愛不是剎那焰火,是時光長河裡永不熄滅的雙生星! - 天天要聞

真愛不是剎那焰火,是時光長河裡永不熄滅的雙生星!

倆人面對面坐着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咖啡杯的熱氣還沒散呢,窗外的樹影子都在桌上挪了好幾個地兒。嘮起嗑來沒完沒了,東一句西一句跟流水似的,根本不用刻意找話題——直到牆上的鐘噹啷響起來,才猛地反應過來,原來好幾個小時就這麼笑嘻嘻地過去了
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分享 - 天天要聞

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分享

通過3天學習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深刻理解口才僅是舌燦蓮花的伶俐,殊不知它實為高情商在言語中的顯影。總結3點:真正的好口才,遠不止滔滔不絕的辭令,它懂得何時該說、何時該緘默,懂得在恰當處擲入一句幽默或一句撫慰,懂得在敏感話題前繞
一個人在乎你,是很明顯的,根本藏不住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在乎你,是很明顯的,根本藏不住

感情的世界裏,愛是藏不住的。一個人若是真的在乎你,總是有跡可循的。從你們相處的每一個細微瞬間,都能夠讓你感受到在乎的熾熱。在乎你的人,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心意,讓你感受到自己的真誠。你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他的心弦,這份在乎是可以真真切切的感
老公出軌後回歸,我卻被困在懷疑的繭里! - 天天要聞

老公出軌後回歸,我卻被困在懷疑的繭里!

對老公的懷疑像無形的繭,將我層層包裹,時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一次對話,每一個未接來電,都在我心底掀起狂風暴雨,困在"相信或追問"的死循環里,寸步難行。今天早上,上班前給老公打電話,他沒接,打視頻沒接,心裏猜想是沒起床,還是睡在了別人的家裡
正式談了9輪,終於全面談成 - 天天要聞

正式談了9輪,終於全面談成

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並將推動今年年底前正式簽署升級議定書。這意味着,中國—東盟自貿區自2010年建立以來,....
女子好心收留閨蜜,怎料引狼入室…… - 天天要聞

女子好心收留閨蜜,怎料引狼入室……

近日家住雲南騰衝的劉女士讓朋友暫住家中不料「引狼入室」家中金項鏈「不翼而飛」5月18日騰衝市公安局騰越派出所接到劉女士的報警電話家中一條價值3800元的金項鏈被盜接警後民警迅速趕至現場劉女士告訴民警這條金項鏈放在衣櫃里的外套口袋中然而近日卻發現項鏈莫名失蹤民警通過偵查很快鎖定了嫌疑人為芒棒鎮的陳某5月20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