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強位於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的家
4月1日,四川德陽市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距外賣員劉應強見義勇為救人不幸犧牲已過去5天,家中陸續有人上門弔唁,堂屋外的桌子上端放着劉應強的遺像。
3月27日凌晨,四川綿陽,正在送餐的劉應強發現一名男子跳河輕生。他毫不猶豫跳入河中施救,在眾人協助下成功將男子托舉上岸,自己卻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當救援人員找到他時,他已停止了呼吸,生命永遠定格在44歲(此前報道:44歲外賣員下河救人不幸遇難:留下父母和兒子 當地正申報見義勇為)。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劉應強已於4月2日在老家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下葬,入土為安。其14歲的兒子小瑞目前在黃鹿鎮讀初中。「爸爸很勇敢!」小瑞說,「爸爸經常教我要勤勞本分、樂於助人,我一直將他視作我的榜樣。」
曾在西藏打工20年
其大哥:對這個家他盡心儘力
4月1日,在群力村的家裡,劉應強的遺像前煙香裊裊。
「不怕苦不怕累,啥活都干。」劉應強的母親李術方話里全是對兒子的心疼,父親劉加松坐在一旁不語,只是低頭嘆息。兒子的離世,讓兩位老人悲痛萬分。「應強這娃娃很懂事。」劉應強的姨媽李隆貴從堂屋走了出來,一邊安撫老兩口,一邊講起劉應強的經歷。
▲劉加松帶着孫子在田間勞作
劉應強家庭條件不好,但一家人踏實肯干,日子倒也過得安穩。劉應強職高畢業後,為減輕家庭負擔,他遠赴西藏打工20年,干過水電工、開過鏟車、扛過水泥,用勤勞的雙手贍養父母、照顧殘疾兄長、供兒子讀書。
2018年,劉應強想着父母年紀大了又體弱多病,兒子正上小學,於是離開拼搏多年的西藏返回家鄉。平日里,周邊哪個工地需要用人,他就去工地上幹活,其他時間就跑外賣。「他沒有閑下來過。」劉應強的大哥劉輝在他出事後便一直忙着料理後事,儘管兄弟倆不常見面,但他對弟弟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這個家他盡心儘力。」
劉應強一家如今所居住的房子,是6年前修建的,距老房不遠,交通也便利。「他平時省吃儉用,拿了十多萬回來修房子,就是想讓一家人住上新房。」李術方說完,抹了抹眼淚。
14歲兒子正在讀初中
「爸爸很勇敢!一直將他視作榜樣」
這幾天,除了自家人,幫着劉應強家忙上忙下的還有村幹部和一些鄰居,大家對他的離世都感到惋惜。
「老實本分」「為人和善」「喜歡幫忙」……這是大家對劉應強的普遍評價。「我們收秧的時候,他會主動來幫忙。」
「平時看到村裡老人挑不動、背不起,他都會幫忙。」其母李術方說。父親劉加松回憶,2008年汶川地震,在西藏打工的劉應強悄悄返鄉並捐款,工友遇險他沖在前頭,回家卻隻字不提。「我們沒有怪過他,在外打工本就不易,能時刻記掛家鄉、奉獻愛心,作為父母很欣慰。」
劉應強的兒子小瑞今年14歲,目前在黃鹿鎮讀初中,像父親一樣話不多,見爺爺奶奶情緒悲慟,時不時地安慰二老。「爸爸很勇敢!」小瑞說,「爸爸經常教我要勤勞本分、樂於助人,我一直將他視作我的榜樣。」問及理想是什麼,他脫口而出,「長大要當兵」。
劉應強犧牲後,綿陽市遊仙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啟動了見義勇為申報程序,家鄉中江縣黃鹿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劉應強所屬的外賣平台也送去慰問金並授予其「俠義藍騎士」稱號。
相關報道:
「44歲外賣員下河救人遇難」追蹤:平台送去31萬元慰問金,協助家屬申請相關保險賠償
「44歲外賣員下河救人犧牲」追蹤:擬推薦為見義勇為公民,正在公示
肖開豐 梁潼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潘莉 責編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