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有一個普遍現象,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婆婆帶孫子佔到70%左右,其餘10%是外婆帶外孫,另外20%是白領階層請保姆帶,也有寶媽自己帶孩子的。然而,大多數婆婆帶孫子,與兒媳婦關係相處的都不好,常常發生矛盾,甚至鬧的雞飛狗跳,家庭不和!
大多數婆婆帶孫子,與兒媳婦關係相處的都不好′。六七十年代的婆婆,觀念比較落後,又喜歡省吃儉用,多數兒媳婦因帶孩子方式不同,看不慣婆婆的生活習慣,嫌棄婆婆,與婆婆發生衝突,有的甚至與娘家媽合夥欺負婆婆……!
大多數的婆婆是既出力又出錢,整天忙前忙後,承包了家裡所有家務活,把孫子從小帶大,到最後還是和兒媳婦鬧翻了。很多兒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整天不給婆婆好臉色,還挑撥母子關係,讓婆婆當啞巴,婆婆為了兒子的小日子,只能委屈求全,忍氣吞聲,裝聾作啞將就著兒子的小日子!
其實,婆婆越軟弱,越委屈求全,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講道理,不懂感恩的兒媳婦……婆婆只要做到以下五不怕,少數不懂事的兒媳婦,就拿捏不住婆婆了!
一、不怕兒子兒媳婦倆人離婚。婚姻是他們倆個人的事,婆婆不必擔心兒媳婦不跟兒子過日子了,就低三下四,忍氣吞聲,應該抱着不參與的態度,他們愛離不離。
二、不怕兒媳婦以後不給你養老。有的兒媳婦常說婆婆不給帶孩子,以後就不給她養老,但婆婆要明白一點的是,你能給她付出時,她都這樣嫌棄你,就不必天真的想以後了。
三、不怕得罪兒媳婦。婆婆要學會說不,學會愛自己,不必要有求必應,如果身體好有能力就去幫她們,身體不允許就拒絕她們過份要求,終究身體是自己的,累病了還嫌拖累她們了。
四、不怕她對你不孝順。婆婆只要盡自己能力,能幫多少幫多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行了,不必去討好讓她來孝順你,自己盡心儘力做平凡的事就行了。
五、不怕她不上班,不賺錢,還大手大腳花錢。日子是她們自己過,過好過壞是她們臉上的光彩,婆婆不必要去操心去管,又拿錢去貼補,反而慣出了毛病。
一個家庭,婆媳要和睦相處,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如果一個付出,一個不懂回報,反而對付出一方百般挑剔,時間長了就有了矛盾。婆媳之間只有多包容、多理解,多站在對方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相互尊重,相互遷就,婆媳之間就一團和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