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婚姻,都是在這些矛盾中逐漸走散的

2025年03月19日01:32:03 情感 1145

很多人的婚姻,都是在這些矛盾中逐漸走散的 - 天天要聞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求助帖。


這是一位女性的故事。


※※※


我們這是不愛了嗎?如果沒有愛,婚姻該怎麼繼續?


事情是這樣的。


我與老公是大學同學,戀愛至今13年,婚姻7年,孩子剛1歲多。


目前我父母和他媽都在我們這裡幫忙帶孩子,其中他的媽媽是白天就在附近超市上班,晚上回家和我爸媽一起帶孩子,我爸媽是全天都帶。


我知道這樣家裡人很多,但沒辦法,我想我父母帶孩子,可是他也想他媽媽也住在我們這裡。


所以我和老公近期爆發了很多矛盾。


首先,就會因為雙方父母問題起爭執。


他覺得雙方父母這樣待在一起沒事,可是我爸媽和我都覺得彆扭,總覺得不自在。


所以我爸媽說過不想繼續呆在這裡帶孩子,無奈我就不放心我婆婆帶孩子,就懇請他們留下來了。


我不喜歡婆婆呆在我們家裡的原因並不是我們之間有過嚴重的婆媳矛盾,婆婆是個好婆婆,她人勤快,也對我好。


可是我生完孩子後,就是調整不了自己的心態,不喜歡和婆婆住一起,也不想讓她帶孩子了。


我對婆婆的敵意,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覺得她來帶孩子,就變相把我爸媽擠走的緣故。


我知道我這樣想很自私,可是我的這種心態真的就是調整不過來。


我性格偏急躁,老公也很固執,基於以上種種,我們有了孩子後,各種地方的矛盾都凸顯了。


更確切地說,不是凸顯,應該是激化,我們會在各種地方吵架,會鬧的彼此都感到不愉快。


然後久而久之,我就覺得我們之間根本不合適。


吃飯吃不到一起,尤其我爸媽來了之後,我們一般都早上九點吃得飽飽的,中午就到三四點吃飯,他就和我們習慣不一樣,所以我們經常吃不到一起。


另外,飲食習慣也是天差地別,我和爸媽都能吃辣,不忌口,而他不喜歡吃辣,忌口很嚴格,我就覺得很煩。


又比如出去玩兒,我就是喜歡到處跑,到出去玩兒,不喜歡呆在家裡,周末就想出去玩兒,不怕開車遠近。


而他就不行,他喜歡宅家,因為要帶孩子出去,所以他才不得已跟我們一塊兒出去。


但是每次都是他覺得好玩兒的他才願意去,不然就是嫌棄遠了、風大之類的,總之就讓人很不開心。


然後我們因為各種事情不開心吵架後,他也只是沉默,我一個人一口氣憋在心裏。


哦,還有,生日之類的日子從來不會想着給我送禮物,更別說什麼驚喜了。


我覺得,我想要的愛情不是這樣的。


以前我也想過可能人不一樣,就是不同的愛人方式,所以我都每次給他準備禮物。


但是我發現我真的接受不了他的方式,會很難受。


我感覺不到被愛,所以我一直說服自己應該要接受他原本的樣子,可是每次想到自己從未體驗過被愛的感覺,確實都很難過。


我們都算是彼此初戀(初中高中他談過戀愛,但我覺得那是小孩子的時候,所以不算),所以真的可能他並不愛我?


如果不愛,我也想勸自己放開,可是真的要離婚嗎?


大家彼此又都沒有錯,如果離婚,自己確實會痛苦。


我比較喜歡長久穩定的關心,但是如果不離婚,跟他的各種不合適簡直就是在用刀片凌遲。


※※※


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


接下來,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通篇看下來,雖然你洋洋洒洒寫了很多,控訴老公的種種不是。


但我覺得,你們之間確實沒有原則性問題,你提出的這些問題,也只是老公不願意按照你期待的方式愛你而導致的常年累積下來的不滿而已,不至於離婚。


更重要的是,你們是可以改變目前糟糕的夫妻關係的,只要你們兩個人都有這個想法,並願意為此努力的話。


那我們先來具體分析一下你們之間存在的問題。


第一,你現在的一系列看不慣老公和婆婆的那些感受,可能有一部分是剛生完孩子後沒多久導致的。


你目前的情況,雖然不至於嚴重的產後抑鬱,但你本身性格有點急躁,加上剛生完孩子沒多久,所以你剛當媽媽後正在適應的階段中,有一部分是加重了你的情緒暴躁。


其中,和婆婆住在一起,也是加重了你對老公的不滿和各種看不順眼。


你希望你的爸媽過來帶孩子,不喜歡婆婆也過來住在一起,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哪個媳婦希望和婆婆住在一起呢。


而且婆婆來了之後,你爸媽想要走,這也是讓你更加憤怒的原因,總覺得老公不但不站在你這邊,還激化了矛盾。


但在你老公的立場上考慮的話,他覺得他媽媽願意主動過來帶孩子,這是一份心意,而且家裡老人多,就多了照顧孩子的幫手。


所以他可能就不理解你對婆婆的不滿。


況且,你婆婆待你還不錯,你們之間並沒有婆媳矛盾,而且她白天願意出門去超市上班,你只要忍一忍晚上就好了,而且她也不是整個晚上都和你在一起。


如果你實在難受,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的話,你可以和老公好好溝通,讓她還是回去,然後你們可以定期帶孩子去看婆婆。


婆婆只是想看孩子的話,你們定期去看看孩子,或者有時候多讓孩子在婆家住幾天。


至於你不放心婆婆帶孩子,這方面如果你有明確的證據的話,可以和老公提個醒,可是目前並沒有婆婆帶不好孩子的佐證的話,那你也不能只因自己不爽而不讓婆婆接觸孩子,這樣就有點過分了。


凡事都要講個理,如果你的要求是合理且不過分的話,正常人都會理解的。


那你老公也是一樣的,如果他是一個是非分明的男人,那他也會理解你並考慮你的需求。


第二,你和老公吃不到一塊,玩不到一塊,這純屬你矯情。



你們從大學時期開始談戀愛6年,結婚7年至今,那彼此的飲食習慣和性格方面已經是了如指掌了。


也就是說,你並不是近期才知道你老公不能吃辣,你也不是近期才知道他不愛出門,比較宅的性格。


那為什麼你們談戀愛的時候,你就沒有立馬分手,而是談了6年戀愛並和這個男人步入婚姻了呢?


說明那時候你們之間是有感情的,只是彼此早就過了熱戀期,婚姻剛好也是七年之癢的階段,所以你對他的感情越來越平淡了,早就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激情和喜歡。


所以你現在就覺得老公哪哪都看不慣,哪哪都不順眼。


你說自從你爸媽來了之後你們早上9點多吃飯,午飯就下午三點吃,而你老公吃不到一塊,包括他有忌口,不能吃辣。


但是,正常家庭的吃飯時間是早上6~7點左右吃早餐,中午11~13點左右吃午飯吧,如果有工作的話,那更是要遵守這樣的作息了。


關於帶孩子出去旅遊這件事,你不能只去你想去的地方玩,你也要考慮老公想去的地方啊,夫妻兩個人過日子,不就是你遷就我,我遷就你嗎?


這時候去了你想去的地方,那下一次就去他想去的地方,這樣彼此有商有量,夫妻關係也可以變得更好。


結婚是兩個人過日子,不能只能由着你的性子來,這是你換個男人都一樣,不會有男人100%遷就你。


所以這種矛盾是可以溝通解決的。


第三,老公缺乏儀式感,你感覺不到被愛。


大部分女人都比較看重儀式感,尤其是生日,結婚紀念日等重要意義的日子,就希望老公能來個驚喜。


但儀式感這種事情,主要還是看男人的性格。


有些男人可能天生木訥,並不懂怎麼哄女孩子,也不懂為什麼要過那麼多節日。


而你恰好是重視儀式感的女人,那你可以主動和老公溝通,明確告訴他生日那天,紀念日那天你想要過浪漫的日子,也可以明確提出那一天你想去哪個餐廳,想要什麼樣的禮物。


不要覺得和老公明確說你的需求是很丟臉的事情,也不要覺得你不說,你老公會自然秒懂。


直性子的男人,可能真的不懂女人的需求,也不懂女人的浪漫。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想要儀式感的話,你可以提前向他提你的要求。


夫妻兩個人過日子最重要的是溝通,尤其是好好溝通彼此的真實感受和訴求。


還有你提出的被愛這個問題,如果你感覺不到被愛的話,你也可以和老公溝通這個問題。


你就可以對他說:你需要他的關心和陪伴。


你也可以主動對他撒個嬌,主動親密接觸。


提出訴求的時候,不要用抱怨的語氣,而是多服個軟(注意,這裡的服軟不是服從),多撒個嬌,好好跟他溝通。


另外,多想想老公對你的好,也多想想他的優點,然後主動誇他,主動讓他感受到你的溫暖和愛,讓他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欣賞,以及依靠。


如果你的方式對了,那你老公的態度一定會比以前有進步,如果他心裏還有你的話,那效果會更好。


大部分男人很能吃這一套。


你一定要記住: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想要被愛,想要幸福的婚姻和穩定的夫妻關係,那你先主動邁出那一步,讓你老公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和在乎。


但凡你老公是個懂得珍惜和感恩的男人,那他也一定會用同等的方式(甚至是加倍)回報你。


良好的夫妻關係,都是從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開始。


只是很多夫妻早就忘記了他們當初結婚的初心,就算彼此之間有不滿和失落,他們也不會及時用正確的方式溝通,以至於夫妻關係越來越差,最終把日子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願你能重新找回結婚的初衷。


祝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着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聞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勞換寒心晨光透過紗窗灑進廚房,陳玉蘭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將剛蒸好的小籠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豬肉還帶着新鮮的涼意,那是她今早五點就去菜市場挑的前腿肉,為的就是讓小宇吃上一口熱乎的鮮肉包。「媽,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蘇曉雯的喊聲從卧室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 天天要聞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18歲的女孩,本應該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學習,在父母面前撒撒嬌,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兒一般的年齡,她的生活卻沒有那麼美好。李艷君,18歲,來自廣西,在當地的一所民族商業學校讀中專,5月1日這天學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