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
「根深葉茂,本固枝榮。」
家庭的根基穩固,孩子才能茁壯成長,未來婚姻也才能幸福美滿。
清醒的父母,會在兒女結婚前主動了解親家的人品、三觀以及家庭是否和睦。因為只有好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品格優秀的孩子。
選擇人品好、三觀正的親家,也能為孩子營造有愛的家庭氛圍和和睦的家庭環境。
因此,選擇親家時,我們要從細節入手,仔細觀察,為兒女把好婚姻的第一關。
舉止言談,有修養
「言為心聲,行為心表。」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修養怎麼樣,體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之中。
尤其怎麼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更容易暴露出他本能修養。
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對象的時候,觀察親家的言談舉止是重要的一環。
如果對方父母說話缺乏禮貌,不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那麼這樣的家庭會很難相處。
同事小李曾到男朋友家做客,一樓鄰居下水道堵了,污水橫流,鄰居上樓來收通下水的錢。
男朋友父母出言不遜:
「我們家這兩天沒人住,憑什麼給你錢?」
鄰居低聲細語:
「你看這下水是咱們六家一起用的,現在我家滿地是污水,人都進不去了,你們好歹出點錢。」
男朋友的媽媽反駁說:
「你家什麼樣,跟我說不着。」
說著連推帶搡把鄰居攆了出去。
小李看得目瞪口呆。
這樣的父母不懂得體諒別人,也不會體諒兒媳,誰嫁到他家都要受委屈。
相反親戚張叔叔和親家一起吃飯,親家的言談舉止謙和有禮,讓人如沐春風。
吃飯期間,服務員上錯了菜,大家都沒發現。
服務員發現後,過來說明情況。
親家連忙說:
「你看我們都吃了,也不能讓你為難,就算在我們賬上吧。」
張叔叔回家對女兒說:
「這樣的家庭,你放心吧,他對服務員都能理解、尊重,對你肯定錯不了。」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融合,我們為了兒女的幸福,一定要仔細觀察親家的言行舉止。
「言談舉止見修養,細微之處見真情。」
選擇親家時,一定留意他們的說話細節,因為這不僅關乎個人修養,更關乎家庭的和諧和幸福。
責任感強,有擔當
「家庭的幸福在於責任和擔當。」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找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伴侶。
有責任感的伴侶,才會給人安全感和穩定感。
同樣,有責任感的親家,才能教育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親戚小美父母知道小美有男朋友了,特意安排一次兩家人一起的假期旅行。
六個人玩得高興,卻不知不覺走錯了路,天也漸漸黑了。
小美很害怕,男朋友的爸爸馬上安慰小美:
「別怕,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男朋友的爸爸一邊尋找回去的路,一邊和大家說著笑話。
在歡笑中,小美忘了當前的煩惱,很快他們也找到回去的路。
親家是一個有責任的人,在困難面前,選擇迎難而上,主動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
小美和她的父母知道,這樣的家庭長大的男人,懂得為家庭付出和承擔。會成為小美生活中的依靠。
要想兒女婚姻幸福,作為父母,就要考量親家的擔當和責任感。
如果遇到那些沒有擔當的人,不但不能成為兒女的依靠,還會讓自己兒女背負所有生活的壓力。
為了兒女的幸福,身為父母要告誡孩子,要遠離這樣的家庭。
同事大劉陪兒子去親家做客,就看到這樣的家庭。
親家兩口子熱情地把他們請進門,聊了一會,要做飯了,女朋友媽媽發現煤氣欠費了,用不了。
女朋友爸爸埋怨起來:
「這點事都忘了,你是幹什麼吃的?」
女朋友媽媽也不甘示弱:
「你憑什麼說我,你也沒記住呀!」
看着爭吵不休的夫婦倆,大劉一陣心涼。
親家遇到困難就互相推諉,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能有責任心嗎?
婚姻不是一時衝動和激情,而是需要夫妻雙方有共同承擔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責任擔當是家庭的基石,推諉退縮換不來幸福的境遇。選擇親家時,一定要看是否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因為這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家庭和睦,有氛圍
「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事空。」
家庭和睦,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只有和睦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內心才充滿安全感,他們也懂得什麼是愛,以及如何更好地去愛別人。
朋友曉燕第一次去男朋友家,曉燕的父母叮囑曉燕留心觀察,男朋友父母的關係。
曉燕發現,做飯的是男朋友的媽媽,父親卻無所事事,飯後連碗都不刷。
父親不僅不幹活,還挑毛病,不是說菜咸了,就是嫌飯太硬了。
後來,曉燕又去了幾次男朋友家,發現他的父母兩人很少坐在一起聊天。
父親一個人看電視,母親一個人在房間看手機,兩個人也很少交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的影響下,曉燕的男朋友在對待人情世故方面也很冷漠。
家和萬事興,父母關係不和,也會影響小家庭和諧,甚至還會有很多矛盾。
人生苦短,每個人都想兒女有幸福的婚姻,那麼婚前父母就要搽亮雙眼,認真考察親家的家庭氛圍。
相反,同事小宇第一次去男朋友家,看到另一番場景,男朋友父親做飯,母親打下手,兩人配合得極其默契。
吃飯時,母親給父親盛飯,父親給母親剝蝦,一家人其樂融融,笑聲不斷。
受父母的影響,小宇的男朋友也開朗、有愛,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人生充滿了希望。
選擇什麼樣的親家,兒女今後就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千萬不要選擇不和睦的家庭
親家的相處模式,會教會孩子怎樣呵護自己的愛人。你的孩子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會幸福一生。
「和睦的家庭是幸福的港灣,不和的家庭是心的牢籠。」
選擇親家時,一定要觀察他們的家庭氛圍,因為它決定了子女未來婚姻幸福。
三觀端正,有人品
「三觀正,人生才正。」
三觀正,也是婚姻幸福的關鍵。
為兒女選擇伴侶的時候,也要關注未來親家的三觀是否端正。
三觀正的家庭懂得感恩,會給人帶來溫暖和安寧。
同學小文找了一個男朋友,正好男朋友的父親和小文的姑姑一個單位,小文父母拜託姑姑去打聽男朋友父母的人品。
姑姑回來說這家人不錯,父親在單位里,工作認真,勤勤懇懇。
母親是個熱心人,誰有困難都能出手相助。
聽到這樣的評價,小文的父母放心了。
小文的父親說:
「嫁人就要嫁明事理,有愛的家。」
三觀正的親家明事理,不會無理取鬧欺負你的兒女,兒女以後的生活才會幸福美滿。
然而另一個同事小楊找了一個男朋友,小楊的父母偷偷來到了男朋友家附近,從鄰居那打聽了男朋友父母情況。
他們發現男朋友父母只知道享樂,母親經常出去打麻將,整天不着家。
父親愛跟朋友喝酒,也是半夜才回家,家裡從來不存錢,只圖及時行樂。
小楊的父母告訴小楊,這樣的家庭不能嫁:
「嫁給這樣的男人,你永遠過不上好日子,他就是父母的翻版。」
如果你的孩子和三觀不正的人生活在了一起,無論當初感情有多深,這段婚姻也很難維持得長久。
在三觀不正的家庭里生活,對兒女來說就是災難和悲劇。
作為父母,一定要提醒兒女,這樣的家庭不能碰。
▼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融合。」
細節見人品,小事見人心。
一個細節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一個家庭的家風,以及一段婚姻的未來走向。
因此,在孩子結婚前,我們不僅要幫孩子了解對方的為人,還要了解親家的為人處事。
我們仔細觀察,用心了解,選對了親家,才讓孩子們共度風雨,共享幸福,才會活出自己生活的精彩。
作者 | 幕卷·微涼如夢,喜歡文學,希望用文字來表達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