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2025年01月20日22:10:40 情感 1305

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 天天要聞

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 天天要聞

76.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想談戀愛」,與網友連麥只是聆聽彼此生活的背景聲……近日,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復旦大學價值認知傳播與人機協同治理交叉學科團隊與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聯合發佈《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24)》。

青年網民有何新的情感需求與社交趨勢?基於青年網民高度聚集的soul(「靈魂」社交平台),課題組採集其2023年和2024年發佈量最高的話題2萬條、內容提及詞頻最高的發佈內容2萬條,並對11253名用戶展開大規模問卷調查。

【76.8%的單身青年網民渴望戀愛】

2024年,超過359萬用戶在soul廣場發佈過與「戀愛」相關的內容,「我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談戀愛嗎結婚的那種」等話題在年輕人中獲得廣泛共鳴和傳播。

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單身的年輕人仍然渴望戀愛。在超過8000名目前單身的被訪者中,超過四分之三(76.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想談戀愛」。特別是在30歲以下的男性青年群體中間,渴望「脫單」的比例達到了85.9%。

當更多年輕人渴望戀愛的時候,同樣也有更多年輕人在享受獨處的快樂。2024年,提到「單身」的瞬間(備註:瞬間,即為在soul發佈的一條內容)在soul的瀏覽量接近88億次。關於「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話題累積有超過165萬年輕人參與。當被問到「尚未脫單」的理由時,年輕人提及率最高的三個答案分別是:「社交圈子單一,很少有機會認識異性」(64.8%)、「很難遇到三觀契合的對象」(48.4%)、「不太擅長與異性交流」(40.7%)。

【「溏心蛋社交」】

青年網民的最佳社交距離就像是一顆半熟的溏心蛋。如果說「搭子」代表了一種「不熟」關係,父母家人代表了一種「全熟」關係,那麼能進行固定頻率、深度交流的朋友(固聊),就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半熟」關係,稱為「溏心蛋社交」。

2024年,在soul有超過65萬用戶發佈過與「固聊」相關的內容,「固聊」的話題活躍度同比增長了76%。儘管「搭子文化」一度流行,但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固聊」或許才是最合適的社交距離。即使是看展覽、看電影、看演唱會、citywalk這些「適合找搭子」的活動,仍然有超過半數的年輕人選擇跟固聊一起,而對於分享快樂(69.5%)、吐槽生活(67.4%)、失戀求安慰(66.4%)這些「情感向」的需求,選擇固聊的比例更是將近七成。

調查數據顯示,當問及「在生活中更願意和誰分享自己的情緒與心事」時,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固聊」網友(47.9%)、戀人/伴侶(32.5%)、陌生網友(30.8%)、同性朋友(28.0%)和異性朋友(28.0%)。此外,還有13.5%的年輕人選擇向ai虛擬人傾訴自己的心事,這一比例甚至高於父母親(10.4%)。

【無聲連麥成為社交新趨勢】

與網友連麥,但兩個人誰都不說話,只是聆聽彼此生活的背景聲,正在成為年輕人社交的新趨勢。寫論文時候敲擊鍵盤的聲音、通勤時候地鐵報站的聲音、自習翻書的聲音、入睡呼吸的聲音……耳朵陪伴作為一種新陪伴形式,既有「耳鬢廝磨」的親密感,又保持了足夠的邊界感。

2024年,75.5萬用戶在soul發佈了與「連麥」話題相關的內容,瀏覽量超過39.7億次。其中,「無聲連麥」(過去一年超過8億瀏覽量)、「無聲連麥呼吸」(超過8693萬瀏覽量)等話題的活躍度大幅增加。

【「到戶外去到大自然里去」最治癒】

在調查中,當問及過去一年如何「理解、應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感受」時,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分別是:學習相關音視頻內容(42.5%)、和朋友討論(39.8%)和參與運動戶外項目(32.0%)。學習、分享和運動是當下年輕人理解和應對情緒的三種主要方式。

當被問及「心情不好時,哪些事物會讓你有被治癒的感覺」時,61.7%的年輕人選擇了「到戶外去,到大自然里去」,在所有選項中排名第一。

2024年,在soul上「運動」相關話題同比增加超過88萬條,「今日騎行打卡」話題同比增加120%,「約網球」話題同比增加33%。

課題組還邀請被訪者為自己當前生活的幸福感打分。研究發現,那些選擇「參加線下活動」「參與運動、戶外項目」的年輕人擁有最高水平的幸福感,而那些「沒嘗試過」任何一種方式的年輕人則最不幸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 天天要聞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編輯:法拉聲明:故事來源於生活,情節多為虛構,請謹慎閱讀!!那天,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頭柜上的存摺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過來,數字清清楚楚,一萬塊。這是我攢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準確地說,是我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 天天要聞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不識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遺囑,有效嗎?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全家為遺囑是否有效對簿公堂。陸阿婆育有四個女兒,丈夫去世數年後,涉案老房開建。之後多年裡,陸阿婆一直和大女兒一家生活在老房裡。2013年,老房拆遷,陸阿婆獲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陸阿婆立下遺囑,表示要將名下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