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周歲的老太太,還有個20來天就是虛歲60歲了。
想一想風風雨雨走過了接近60個年頭,突然間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是一個始終沒活明白的人。
為了兒子奔波了一輩子
我就覺得我這一輩子都是為了我這一個兒子奔波着。
從兒子上大學那天開始,前腳把兒子送上大學了,後腳我就踏上了從北到南的艱辛的打工之路,一干就幹了整整10年。
南北氣候的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等等,所帶來的種種不適可想而知。
但是因為我心裏非常清楚,我生的是兒子,將來兒子要結婚買房,買車,彩禮,七七八八加一起,那可是一筆天價數字。
如果,單靠我在北方的小鎮上,那區區幾千塊錢的收入,恐怕兒子將來就要打光棍了。
所以,無論怎麼艱難,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退休後繼續打工
辛辛苦苦打工10年,掙了點錢給兒子買了婚房,買了婚車,付了彩禮,七七八八加一起花的個一分不剩,沒有辦法,只好退休後繼續打工。
也是因為我想當年是辭去公職出去打工了。所以,我的人事關係就被放在了人才中心,由我自己交社保。於是就在我50歲那年按企業退休了,當時的退休金只有1700多塊錢,隨着退休金的8連漲,目前漲到了2600多塊錢。
就單單靠這2000來塊錢,如果滿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我倒覺得足夠了。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要每個月給孫子拿3000塊錢的托幼費。
這是因為兒子結婚以後生了寶寶,都是由外婆帶着,我一天也沒帶。
咱這做奶奶的不帶寶寶總要拿點錢吧,總不能不出力也不出錢,那在兒媳那裡是說不過去的,兒子也會因為這件事在受着氣。
所以,我就主動提出來每個月給孫子拿錢。
這也是我退休後繼續打工的原因之一。
話說打工是為了發揮餘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退休時光,這都是假話,說到底,其實還不是為了碎銀幾兩,匆匆忙忙。
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兒子,為了減輕兒子的經濟負擔,才不得不繼續打工。
除了給孫子拿生活費之外,我也是希望趁着我自己現在還能幹得動,多干點,再給自己攢點養老錢,將來不也是給兒子減輕負擔了嗎?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兒子。
生活中極其節儉
我感覺我這一輩子生活中都非常節儉,就沒有像別人那樣大手大腳的去花過錢。
可能也確實就因為我生了兒子就不敢花錢,從上班開始只要有餘錢就存到銀行里,一輩子就知道攢錢。
不捨得吃,不捨得喝的,從來不捨得下飯店,我就覺得下飯店太不值了。
就說現在有的時候兒子兒媳領着我去一趟飯店,一下子花個大幾百塊錢的,我就心疼得要命,我就覺得這要是在家裡做,會省下一半的錢。
不捨得買高檔的衣服,我最貴的衣服就是兒子結婚的那個時候買的,兩件衣服花了三四千塊錢,那都是我最奢侈的衣服了,除此之外沒有超過上千的衣服,上萬的就更不可能的了。
最貴的鞋也是兒子結婚時買的,我記得是500多塊錢,除此之外再沒買過貴的鞋,最貴的包也是不足1000塊錢。
這三件對我來說相對貴一點的東西,都是因為兒子結婚,在婚禮上給兒子充臉面才買的,要不然可能連這樣的衣服,鞋子和包包我也不會買的。
我從來不捨得打車,但凡能走路,我就不坐車,就覺得打車太不值當了,哪怕坐地鐵浪費點時間,我也絕不打車多花了冤枉錢。
總之,我就覺得我可能就是60年代的人那個老觀點,就是節省慣了,也是當時窮怕的,就是觀念不行,不會享受生活。
就像我朋友說的一樣,我這一輩子就是被錢累到了。
想一想也確實這樣,撇家舍業地去南方打工10年,也是為了掙錢,現在回來了,退休了也不捨得退,還是為了掙錢繼續打工。
有時想想,我也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是沒活明白,像人家說的退休了就在家獃著,然後遊山玩水出去逛一逛不好嗎?
可是,我就覺得還是多賺點錢,更有點安全感,說來說去還是窮怕了,還是沒錢惹的禍。
人的命天註定,像我這種人這輩子就不是個享福的命,就是個勞碌命,就只有幹活才覺得幸福,只要在家獃著就渾身難受不自在。
仔細想想,還是自己沒活明白,像人家農村人,一輩子也沒掙到多少錢,我看人家也過得很幸福。
特別是東北的農村,那些人天一冷了就啥也不幹了,東家串門西家逛的,不是打牌就是喝酒的,我覺得人家過得挺幸福,人家就是真正能夠活明白,知道享受生活的人。
不像我這種人這一輩子都白活了,唉!沒辦法,有同款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