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2024年01月18日18:15:28 情感 1601

閱讀本文前,請點個關注,以便更好的獲取信息,感謝支持!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正所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人到50歲後,經歷了社會的風風雨雨和人生的起伏磨難,早已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明確後半生該如何活着,該怎麼度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同時,人到55歲後,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都會養生鍛煉,期望能夠延緩衰老,讓晚年生活更幸福。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其實,人過55歲後,想要活得通透豁達,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以下5種本事!

1、遵守本心,淡然處之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在二戰時期,他為了給前線士兵加油打氣,經常去陣地視察,每次視察時都是從右邊下車。

但有一次,他一反常態地從左邊車門下車,就在剛下車不久,耳邊傳來巨大的轟鳴聲,原來一枚炮彈在車右邊炸了,如果他從右車門下車,恐怕命喪當場。

別人問他為何臨時決意從左車門下車,他表示在下車前的一瞬間,上帝彷彿在他耳邊說別從右邊下車,他遵循了自己的內心,從而救了自己一命。

其實,人在55歲後,和「天人感應」的距離更近一些,很多次抉擇中,內心早已給出了正確答案。

老話說「天救人,有預感,天降禍,有預兆」,人到晚年後,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守住本心,遇事淡然處之,沒有過不去的關卡。

人在中老年時期,按理說早就洞悉社會的各種誘惑,可很多人還是不知足、不滿足,就算賺到了1000萬,還想繼續賺到1個億,卻不知人終究無法勝過天道,不懂得淡然處之,總有一天禍到臨頭,白忙一場。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因此,人到55歲以後,要學會放下慾望,選擇追求內心,尋找內心和物慾的平衡,別為名利、利益、兒女所煩惱,淡然看待得失。

人應該越活越輕鬆,越活越簡單,擁有良好的心態,別輕易被外界左右,保持積極的內心,順應天道,過好每一天,這樣才能笑到最後。

2、珍惜眼前,過好當下

年輕時,很多人都渴望能夠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希望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此時,大家最不願意過「平淡」的生活,總想着多折騰折騰。一旦事業有成,就會拋棄糟糠之妻,尋求刺激。

可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大家才意識到年輕時太荒唐,錯過了不該錯過的人,做錯了不該做錯的事,得到了總會不珍惜,得不到的拚命拉扯。

人到55歲後,才意識到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難逃離「得失」,永遠都會意難平。其實,人到晚年後,一定要及時轉變心態,珍惜眼前人,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珍惜和家人、朋友的每一次相聚和邂逅,對未來保持足夠的期待和憧憬。

楊絳先生曾說:「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患。」確實,年輕時,大家總渴望交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時常參加各種飯局,迎合比自己富有的人,巴結權貴。

可到晚年才知道,人這一生只為了自己而活,別人的精彩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當經歷太多的委以虛蛇和勾心鬥角後,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與其去幻想未來,不如過好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天,讓父母能夠老有所養,讓兒女不再操心。

此時才明白,最愛你的人永遠是最初的伴侶,始終陪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

3、寬以待人,豐富內心

人過55歲,早已經歷了人生最富有盛氣的年華,也早已見識一路上的風雨漂泊,接下來的日子想要活得更高明,那就要學會寬容,內心豁達才行。

這個年齡段,別再因一點小事而鬧彆扭,也別因瑣事而產生爭執,要學會接納生活的缺點,從容面對自己的不足,用更博大的心胸面對未來。

這個時候,大家與其去追逐功名、對錯,不如用寬容的心態化解家庭矛盾,讓家人和睦相處,從容面對生活的挑戰。

同時,大家也要保持好奇之心,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領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緊跟時代步伐。

而55歲過後,事業和家庭逐步穩定下來,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豐富內心,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旅遊攝影等,參加各種培訓班、講座,加入志願者活動或興趣小組,擴展新的交際圈,多讀書多看報,在充實時間的同時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樂趣。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人生一定要有終生學習的勁頭,要永遠保持年輕心態,汲取新知識,這樣心態才能永遠充滿活力。

4、難得糊塗,與人友善

人這一生,最難做的一件事就是「難得糊塗」,大家總會在一些小事上爭個高低上下,總在一些大事上爭得耳紅臉赤,只要對方有錯,總會得理不饒人,讓別人下不來台。

然而,人到55歲過後,才明白人生相處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你用善心待人,必然能溫暖對方的心靈,必然能讓別人心悅誠服。出門在外,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遇事不爭不吵,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因此,人在晚年後,一定要維護好個人關係,和鄰里、親人保持友善,別說得罪人的話,也別得理不饒人,一旦和別人發生爭執,兩個人的關係很難恢復從前。

禪師說過:「糊塗人自有糊塗福,精明人自有精明禍」,很多人生活中斤斤計較,不能吃一點點虧,卻不知世界從不是非黑即白。如果事事都計較,那必然會鄰里反目、親人成仇,沒有寧日。

要知道,人活一世,重在修心,別在乎所謂的錢財、名利,唯有自己快樂才是真的,沒有煩惱才是真的。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因此,人到55歲後,一定要懂得寬容大度,給自己留有台階下,這樣才能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才能在百年後留下好名聲。

5、擁有存錢意識

很多人年輕時大手大腳,很少有什麼積蓄,可一旦家人重病急需用錢,才知道沒錢的可怕之處。

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工作收入不是太高,除了滿足一家人的開支外,每個月也只能存上5000元左右,沒有其他賺錢途經。想要讓自己更有底氣的養老,那就要多多存錢,平日里不要大手花錢。

很多人感慨,人過55歲後,身體明顯走下坡路,可身上沒有積蓄,也沒有養老金,為了能讓晚年有所養老,只好繼續工作勞動,甚至很多人已經65歲以上了,還要從事環衛工、保安等工作。

時間長了,身體加快衰老,腰腿疼痛等現象十分明顯,此時才知道年輕時沒有存錢有多麼可怕。

因此,大家想要讓晚年活得更高明一些,還需要有足夠的存款,這樣才有尊嚴,才能在大病來臨時拿出積蓄,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體面。

人過55歲後,別盲目養生鍛煉,最高明的活法是掌握5種本事 - 天天要聞

人生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唯有遵循本心,順應天道,寬以待人,平淡生活,晚年才能更快樂,才能在沒有俗事的叨擾下安享晚年。

人在55歲以後,已經不再年輕氣盛,想要讓晚年過得更安逸,那就要珍惜眼前人,學會知足常樂,遇到挫折別自暴自棄、悲天憫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感悟生活的樂趣,珍惜每一份美好,這樣才能善得始終!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