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2023年12月28日18:25:18 情感 1029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張雪峰老師的言論再次登上了熱搜,他稱「文科生都是服務業」,引發了一波爭議。在這些爭議中,不少人紛紛感慨,如果當初有像張雪峰這樣的升學導師指點迷津,也許人生道路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我也曾幻想過,假如當年有一個人生導師能夠為自己指點迷津,教給我一些珍貴的人生建議,或許如今我的生活軌跡就截然不同了。

當然,這種想法並非自怨自艾,也不是想要沉湎於後悔之中。反而是因為我總結了自己的人生經驗,發現總會有那麼些時刻,會懊悔沒有早點獲得那些寶貴的人生指導。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1、快樂並不只在目的地。

因此,今天我整理了5條對我自己至關重要的人生建議,願意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可以一同成長。

考上大學就意味着解放,工作後就迎來了自由,結婚後生活也會變得平穩。我們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為了所謂的目標,不斷犧牲眼下的快樂。我曾無數次陷入這樣的思維陷阱,覺得現在的快樂與否並不重要,只有達成某個目標後,才能擁有心心念念的快樂、自由、幸福。

高中時不開心,我告訴自己忍過這三年,大學就會有自由。接着,又告訴自己三個月後的考試過了就能活力滿滿。但我忘記了,那些為了目標而荒廢生活質量的日子,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我為了完成目標而忽略了對當下生活的期待,將生活看成是一種煎熬、只是為了等待結束,那麼我的人生就會被切割成無數碎片。在每個片段的盡頭,並不會有持久的快樂,只有短暫的達成目標的喜悅。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而且,並不是每個目標都能如願以償,所以快樂變得更加不確定。這種狀態並不正常,因為快樂並不只存在於目標的達成,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完全可以在每天追尋目標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好好享受一頓美食,靜靜聆聽一首音樂,與朋友暢聊片刻,甚至默默感受陽台上灑下的陽光。讓這些微小卻真實的快樂填滿我們的每一天。記住,今天不是未來某一天的過渡,今天就是今天。不要為了未來而荒廢了今天,因為微小的快樂也能帶來巨大的幸福感。

2、你的時間就是你的命

小時候沉迷遊戲,每多一條生命都是滿心喜悅。長大後,常常幻想着多幾條生命,去嘗試不同的人生軌跡。

然而,真正的生命不過是你擁有的時間。時間或被揮霍虛度,或被高效利用,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因為時間,就是我們踏入這個世界時所擁有的珍貴資本。你將時間花在何處,就是在選擇如何度過自己的生命。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有人說:七年便是一生。這指的是一個人從初識到精通一項技能,大約需要七年的光陰。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一個又一個七年的時光,開啟不同的生活篇章。

人生有多少個七年,就意味着我們有多少個人生。每段七年,都是一次新的開始,一次重新塑造自己的機會。

3、複利效應

很多人迷戀複利效應,關注的是那種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爆發性增長的景象,但卻往往忽略了那段沒有太多回應的初始積累階段。

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情,想要享受到複利效應,就必須忍受住前期的寂寞,持之以恆地去做微小但卻是正確的事情,堅持度過那段增長緩慢的積累時期。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這個階段,就好比一鍋水,最初被燒到50度,水面平靜如鏡,毫無波瀾,直至溫度攀升至60度,才開始冒出聲響,冒出氣泡,最終水才被燒至沸騰。

我們做事情也是如此,最初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應,甚至連負面反饋都沒有。這並不代表你做錯了,也不意味着你不夠優秀,而是因為積累的階段還未結束。

企圖依靠一次分享就迅速獲得大量粉絲,或者寄希望於一次爆發而一舉成名,在現實中並不會有這種輕而易舉的事情發生。

放棄只因為耐不住寂寞,那你失去的不僅僅是當前看似遙不可及的成功,更可能是放棄了向你招手的未來成功的機遇。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4、想到什麼就去做,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

長時間以來,我總是猶豫不決,想要去嘗試做一些事情卻望前顧後,擔心他人的觀感和評價。

就像當初開始寫這個頭條號‬一樣‬,心中充滿了各種疑慮:別人會怎麼看我?會不會認為我在浪費時間?如果做不好怎麼辦?如果堅持不下去怎麼辦?他們會不會認為我在胡鬧?

事情還未開始,各種擔憂就纏繞心頭,讓我難以繼續前行。直到有一段話讓我頓悟:

「你在意誰的看法,就會成為誰的奴隸!只有你不再尋求外界肯定,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當你內心強大且充實時,別人的冷漠、拒絕、不理你,都不會輕易使你貶低自我或感到不被接受。自信就是允許自己被否定,你可以認為我不好,但這並不意味着我不好。那只是你的看法,我無需附和。」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是的,我們往往成為他人看法的奴隸,為了迎合他們的觀念和評價,不得不去違背內心。

但這只是內心不夠堅定、缺乏自信的表現。自從理解這一點後,每當我想要嘗試新事物時,我總會提醒自己: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害怕出糗,也不要擔心別人的審視,畢竟並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

懷着這樣的心態,我成功地完成了許多曾經不敢嘗試的事情,比如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每天寫一篇公眾號文章,甚至在眾目睽睽下展現歌喉。

隨着不斷的嘗試,我發現害怕出糗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即使出現了一些尷尬,別人也很快就會忘記。

最簡單的例子,你能回憶起你朋友最近的尷尬經歷嗎?我猜你可能都記不清了。

5、身體健康最重要

人生越往前走,越能領悟到重要的事情。世俗眼光下的所謂成就,並不值得以身體健康作為代價去交換。

最近,在老俞的直播間里,董宇輝的一番話深深觸動了我。他坦言過去一年睡眠狀況很差,常常需要輔助產品才能入睡,每天早晨6、7點才能入睡。這樣的狀態讓他身心俱疲。回到北京的路上,他媽媽唯一的交代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這5條人生建議,恨不得穿越回去教給20年前的自己 - 天天要聞

他強調,與他事業上的成功、賺取的金錢相比,他母親永遠最在乎的是他的身體和健康。在母親心中,還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更為重要呢?如果失去了快樂和健康,其他一切真的都失去了意義。

前些日子,周海媚紅斑狼瘡離世,這件事讓我更強烈地強調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身體永遠是最重要的。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不管是房子、車子、存款還是數字,這些都只是虛幻。在身體健康受損的情況下,這些都變得無足輕重。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