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城市大齡剩女去解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2023年12月09日16:29:05 情感 1676

之前我寫過多篇文章,匯總描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普遍存在的大齡剩女現象。

每一篇都獲得了大量讀者的點贊、評價和轉發。

其中,《從大城市大齡剩女去解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天天要聞

通過大家的評論可以看出,大齡剩女現象已經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討論,畢竟剩女背後牽扯到無數個家庭,不僅僅影響女生,也影響男生啊。

其實,看似簡單的一個社會現象,背後卻隱藏着一些深刻的做事做人的道理。

比如,大齡剩女們普遍低估了女生年齡越大,婚姻價值和生育價值越低的客觀規律。同時,也低估了男性往往是視覺動物,女生更多是感性動物這一人性規律。

通過這個簡單的社會現象,我們可以看得出,尊重規律和順應規律的重要性,今天讀者圍繞這一主題,專門想和大家探討一下這件事。


以下為正文部分:

很多人對於「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兩句話很熟悉,卻並不一定理解其真實的涵義。

在筆者看來,這兩句話整體說了兩件事。

前半句世事洞明皆學問說的是「做事」,而且要尊重客觀規律去做事。

後半句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是「做人」,是指做人要重在把握好人性規律。

很多人對於規律一詞頗不以為然,認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到事解決事就可以了,每件事情都不相同,哪有什麼規律可言。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總結世界上發生的大多事,其實可以明顯的發現,那些善於發現規律、尊重規律、懂得順應規律做事的人,往往能夠事半功倍,也往往能夠做成事,成為成功之人。

這樣說,似乎又有些不太好理解,我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一、做事情要尊重客觀規律

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有一個大致類似的內在邏輯。

比如,我們想買套房子用來居住。那麼我們首先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買房?是為了結婚的婚房?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還是為了給子女投資?或者是給父母買的養老房?

買房的起因不同,就會導致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注意要點不同,也會直接決定我們最終我們買到的是什麼樣的房子?整體是什麼價位?什麼戶型?處於什麼位置等等一系列結果。

這裡就可以大致總結出一個簡單的做事規律,那就是做任何事情我們要有策劃,這個策劃內容就包括,要梳理清楚事情的背景,弄清楚做這件事的目的,以及注意的要點,還有大概的結果等等一系列要素。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一旦我們知道了這個做事規律,對於那些尊重規律並且順應規律的人來說,他們做每件事情都會不自覺地去進行策劃,哪怕再簡單的策劃,也比沒有策劃要好得多。

但是,對於一些不屑於了解規律,並且不尊重規律的人來說,他們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做任何事可能就會興緻所至,想到哪做到哪,做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本來打算買一套小戶型的養老房給父母居住,可是結果卻因為售房中介的忽悠,背負大筆貸款給自己買了一套改善型的別墅,花了大價錢,卻不一定產生好的結果,甚至是事與願違的結果。

從大城市大齡剩女去解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天天要聞

二、做人要把握好人性規律

什麼是人性規律?

比如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數不喜歡別人反駁自己,因為事業的成功鞏固了他們內在行為的自信,所以別人提出的提議,往往會被他們視為無法認同的異議。

再比如上了年紀的人,總喜歡回憶過去,這是因為年紀大了以後,不知不覺間思想就會與當下社會產生一定的脫節,尤其是與當前的年輕人存在一些思想代差,當自己無法說法年輕人,又無法因固有經驗再去創造更多價值時,他們往往會選擇回憶過去的餘暉來安慰自己的心靈。

這是一些很常見的人性規律,還有一些深層次,甚至是本質上的人性規律,如果理解的透徹,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有時候會決定你事業的成敗。

比如,人往往都是「趨利避害」的,所謂趨利避害就是指,人們往往會選擇去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而大概率會拒絕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比如在一家單位裏面,各部門之間的部門牆非常厚,彼此的溝通協調既少且難,作為老闆為此非常頭疼。後來通過調整KPI考核指標,TOP3年度重點工作,均與各部門KPI考評掛鈎,結果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積極了很多,大家都朝着一個方向努力,企業也獲得很好的發展。

其實上面這個例子在當今社會中很常見,往往是因為某件事做成以後,大家都有好處,那麼大家才會願意彼此協助,共同努力去完成。一旦這件事的利益,僅涉及個別人或部門,與其他部門沒有直接關聯,那麼其他人往往會選擇自掃門前雪,態度也不積極。

所以,企業老闆凝聚員工共識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經營指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崗位身上,讓大家都有目標、有壓力,也有動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後效目標匯總成為一個大目標,企業最終得到了發展,員工個人也得到了相應的酬勞。


以上,就是我對於把握做人和做事規律的一點點思考,大家感覺如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往期文章匯總:

揭秘普通人真實收入情況——常州》,2萬人閱讀;

揭秘普通人真實收入情況——鄭州》,2.1萬閱讀;

揭秘普通人真實收入情況——西安》,5萬人閱讀;

......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我~

#大齡剩女# #我要上頭條# #婚姻與家庭# #工作# #打工人#

(結束)

我是喜歡梳理和總結的「胖胖的二向箔」,想了解更多優質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加油成長~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着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