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彈指一揮間。
感慨,日子過的真快,時間真的都去哪了啊?!
10月30日,是我們倆夫妻值得紀念的日子,可是,工作加柴米油鹽醬醋茶的,35年,都沒有正式慶祝一下,剛結婚的時候,條件不好,也沒有那麼多儀式感,一直以來,大多數紀念日都被我們忘記了。
88年的10月30日,我和先生相處了2年半,選定這個日子,我們結婚了!那個時候這個時間的東北,我們的小城佳木斯已經是白雪皚皚了。
按照現在的說法,我們結婚是屬於裸婚,沒有房子,租的郊區菜農的簡易房,沒有三金,更沒有彩禮,只有一台電視,一台洗衣機,結婚的傢具是父親的朋友送的六分紅松,我們找木匠打的衣櫃,結婚儀式就在我們單位的職工食堂辦的,酒席錢還是我們接的禮錢付的。
那時候我們宿舍的人,找對象都要找有房子的,我還在心裏「鄙視」她們,覺得她們好俗氣。生活起來才知道,我的「高雅」是要辛苦太多的。
認識先生,是源於科里的前輩,她想讓我做她兒媳婦,但那時候還不興姐弟戀,她兒子比我小一歲,我婉拒了,隨後,前輩就把作為她兒子同學的同學的先生介紹了給我。
初看先生第一眼,感覺戴個眼鏡,文質彬彬的,看着挺踏實可靠的感覺。
其實,外貌是可以欺騙人的。
真正了解一個人,還是在結婚後一起生活的日子。
第一次和先生去他家,他父親和我說:「他說話是反着說的,他吸煙的,你要管管他」。我笑笑,心想:他天天和你在一起,你都沒管了,我怎麼管得了。
還真就沒管了,先生現在還在吸煙,怎麼說都沒用,因為這個惡習,我們也吵過,生氣過,人家也不聽,沒有辦法,索性隨他吸吧!只是在我可見的視野,會控制點他吸煙的頻次或者讓他吸半隻就掐掉。
先生老家是海寧人,父母官兵轉業來到東北的。
我是純純的東北人,南北結合,生活習慣還是有大大的不同的。比如,我夏天喜歡吃豆角茄子,冬天喜歡吃酸菜,而讓先生買菜,他買的永遠是油菜。
他不喜歡吃餃子,也被我赤化喜歡吃了,但是他吃餃子一定必備粥喝的。
遺傳因素太了不得,女兒走路像先生,飲食習慣更一樣,我每天伺候這2個「南蠻子」,得絞盡腦汁,特別是女兒中、高考階段,吃着這頓,要想着下頓做啥吃的。
這些年,林林總總,生活已經把稜角都磨光了,年輕時也因為一些瑣事爭吵,生活也是一地雞毛,好在我們磨合過來,一起走過35年,現在都懶得吵了,愛情雖然消貽殆盡,但剩下的親情,就如左右手,砍掉哪只都痛,能一步步走來,不離婚,就是我們那代人對婚姻交了合格的答卷了!
寫到這裡,這一天也沒收到先生的電話和任何信息。
現在已經吃完晚飯,先生做的筍乾老鴨煲,這也是他經常做的一道南方菜。
到現在他也沒提結婚紀念日這事,他肯定又把這個日子忘記了。
即使我誘導他想起,問他有什麼禮物,他也是永遠的一句話,錢在你那,想買啥去買唄!
在我碼字要結束的時候,我說了一句:今天是我們結婚紀念日啊!
先生問一句:今天是幾號?[笑哭]
咳,就這樣和這個不浪漫的人,也過了35年,生活不易,且過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