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
父母的一生,最大的期待就是子女過得好。在父母心中,兒女是朝陽,代表的是新希望。
子女年幼,嬌憨可愛,如天使一般。
長大之後,若沒有養成好的品性,就會不斷消耗父母,帶給父母無邊的痛苦。
父母用盡一生去養育子女,原本渴望子女有出息,自己老有所依。可是,等到子女成年後,才發現,子女品行不端,做事沒有分寸,不斷地傷害父母的心,活得很自私。
父母辛苦打拚半輩子,養出三種子女,才知白忙一場。
02、只會索取,不懂得感恩的子女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付出與得到的比例,並不是對等的。
在這世間,父母對子女付出愛,有一次出門,碰到鄰居阿姨在小區鍛煉器材旁邊坐着,一副很痛苦的表情。
我有些擔心,過去查看。老人說不是身體出了問題,是「心痛」。
兒子結婚,向她要錢買房子,車子,她將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拿出來了。
小夫妻有了孩子,立馬讓她來幫忙看孩子。
老人有些退休金,平時買菜做飯,都沒給兒子要過生活費。
今天是老人生日,在家裡她提了一句。兒媳沒吱聲,翻了個白眼就上班去了。
兒子說:「你去菜市場的時候,多買點菜,晚飯做豐盛點就算給你過生日了。」
一家人誰也沒有給她買禮物,連句「生日快樂」都不說。她覺得很寒心,覺得養兒無用。
不懂得感恩的子女,不在乎父母的感受,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考慮。
父母為他奉獻青春,付出金錢,得來的只是悲傷與孤獨。
即便,已經長大成人,卻還是離不開父母的幫助。一味地索要父母的錢財,讓他們付出辛苦的勞動。
父母對他再好,他都不會懂得感恩。
03、過度依賴父母,無法獨立的子女
過度依賴父母的子女,學不會獨立,只會不斷地消耗父母。
《歡樂頌》中曲筱綃的家境很好,她有一個哥哥,父親很器重他。
正是因為這份偏愛,讓他不思進取。
他沒能力,卻能憑藉父親的資源,當上分公司的總經理。
在做項目時,賠了錢,損失了幾百萬,讓父親承擔。他胡吃海喝,自己賺不來錢,都能肆無忌憚地問家裡要,習慣性地依賴父母。
最終,養成好賭的惡習,闖下大禍,讓他的父親把多年的積蓄,甚至公司都要賣掉,替他還債。
子女不獨立,驕縱跋扈,揮霍無度,就算是家財萬貫,也會被其消耗殆盡,變得一無所有。
家裡依賴心太重的子女,父母再努力,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拿破崙說:「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作為父母,別讓子女活得太輕鬆,太安逸。若是,子女只知道依賴父母,獲取好的生活,這樣的孩子,很難有出息。
04、不顧家庭,只圖自己享樂的子女
人生路上,不顧家庭,沒有責任感,只圖自己享樂的子女,大抵也無法成為父母的依靠。
拉羅什富科說:「猶如細流在大海里消逝,美德在自私自利中喪失。」
有一些子女沒出息,不好好工作,只知道吃喝玩樂。
沒有規划過人生,日子是得過且過。不愛攢錢,還特別愛花。沒錢了就會跟父母要,跟親朋好友去借,沒有上進心。
行為散漫,在他們心裏,只有一個念想,就是自己吃喝不愁,不受委屈就好。家人過得好不好,一點都沒有考慮過。
於父母而言,養出不顧家庭的子女,最是心寒。
在家裡需要幫助,需要有人一起扛起風雨時,子女卻選擇了視而不見,只圖自己過得輕鬆、快樂。
不能共困難,不能共風雨,將所有的重擔都交給家裡人,讓家人負重前行。這樣的子女,只會讓父母負重前行,越過越累。
05、總結
父母與子女,是親近的關係,但也各自獨立。
子女成人,要學會自己解決各種問題。沒錢了,不是向父母伸手,而是靠自己的實力去賺取。
要努力去奮鬥,創造屬於自己的新世界。懂得感恩,懂得父母這麼多年辛勤付出,是多麼沉重的愛。
作為子女,這一生,或許無法給予父母對等的愛。
但是,別太懶惰,不負責任,別給他們增添更多的憂愁,讓他們臉上有更多的滄桑感。
努力做好自己,讓父母安心,讓他們有一個更加幸福的晚年。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註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