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2023年04月24日21:35:04 情感 1089

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能一帆風順,有些人走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01

前幾天,遇到一位高中同學。

十年未見,各點了一杯咖啡,在夕陽撫照下相談甚歡,聊起了可愛的班主任,聊起了青澀的愛情經歷,還聊了人生無常。

高中到現在,大家為了各自的生活各奔東西,然而在這10年間,卻有兩位同學先後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一位是因為車禍,當天和男朋友吵架,心情極度不好,過馬路的時候未看兩邊的來車,像散了架的風箏被撞飛了老遠。

另一位因為疾病,突然之間就沒了,走得非常地猝不及防。

我們那個年代又都是獨生子女,可能是為了在這個世界有個牽掛,現在這位同學的父母又生了一個孩子。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我是近些年才回到這個十八線小城市,同學說到這兩位同學的名字,他們樣貌卻還能浮現在我眼前。

①一位長得很漂亮,在那個青蔥的年代,我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名,她也總是以第二名第三名的形式緊隨其後。

畢業的時候,記得她還送了一本小說集給我,要不是同學說起這事,我還真忘記了。

②另一位同學,學習成績中下水平,上學的時候就聽說他心臟有些問題,卻因為家庭原因一直斷斷續續地治療,只是沒想到結局這麼慘淡。

02

自從上次跟同學分開後,後來又在網絡上刷了一個讓人流淚的故事。

人在傷心落魄的時候,總會想起一些事,或者一些人。

陝西有一位學生,在查了自己的考研分數之後,知道離自己的學校相去甚遠,此刻他的心情肯定是孤獨無助。

雖說努力並不一定能成功,但真正到了面對現實的時候,內心又確是孤獨的。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這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每次在自己最孤立無助的時候,只有父親會站在他的身後。

想起了往事,還歷歷在目,他於是給自己的父親發去了一條短訊:

爸,這次研究生沒考上,但還想再考一年,你知道我的,我可以!

過了好久,沒想到「父親」回信息了。

然而,看到「父親」回話的時候,他卻淚流滿面了。

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三年。

他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給父親,沒想到卻得到了這樣一份「意外的禮物」。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回復這位「兒子」的陌生人高先生,他在收到這樣的短訊之後,起初以為是發錯了消息。

但隨後仔細想想又不像,認真揣摩了好久,還是給對方回復了消息。

鼓勵孩子重拾信心,未來會越來越好,也正是因為這個舉動,溫暖了對方,也溫暖了廣大網友。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其實,現實中有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生活,都有心靈柔弱的一面,會把親人的號碼留着,就好像留着一份念想和牽掛。

03

那麼,我們身邊認識的人去世了,他的聯繫方式要不要刪除呢?

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有人說應該保留,也有人說可以刪除,都有各自的理由。

①不刪,是因為還想着他。

曾經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說非常感謝現在的電子科技,父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但和他的語音聊天記錄一直沒有刪除,有時還會翻來聽聽,聽着聽着父親的形象越來越清晰,自己也兩眼模糊了。

為此,他的這個手機一直用了六年,一直沒有丟棄,有時把它當成樹洞也好,看到手機總感覺父親就在我的身邊。

是呀,誰又能捨棄這些美好的回憶呢?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明星鄧超在2018年6月17日,同樣發了一個類似的經歷。

當天,正好是父親節,如果不是空號,我會跟他說很久的話。

在鄧超的眼裡,只要對方不是空號,似乎去世7年的父親正以另一形式跟他對話。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是呀,當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記得你的時候,這時候才算徹底消失。

②也有人表示,還是刪除比較好?

有位網友這麼說:

如果我死了,我還是希望大家把刪除,不希望追悼會從線下開到線上,不管是喜歡我的人,還是討厭我的人,死了就是死了,一句都不會接收不到。

這個過程可能很難熬,不希望有人一直為我悲傷,看到這個號碼或者網名,再產生某種不快樂感,這不是我想要的。

你們忘了我,可能有一點失落,但你們一直記得我,我可能會更難過。

熟悉的人去世了,該不該刪除?一位兒子的經歷引發共鳴,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上面是兩種是對「要不要刪除聯繫方式」的不同理解,都沒有對錯之分,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

面對死亡,我們孤獨無助。

但對親人的思念,看似一種悲傷,其實更是一種愛,活着的人會帶着這份愛更好地活下去。

刪與不刪,答案全在自己的心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裏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