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2023年03月15日21:42:10 情感 1168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

都會蘇東坡相遇。

作者:洞見yy

林語堂曾說: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受盡磨難,他曾一次次被逼到命運的絕境處。

但面對撲面的風雨,他毫不沮喪;想到未卜的前路,也沒有一絲焦慮。

他總能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最高的境界。

如果此時,你正為生活而感到焦躁彷徨,不妨讀一讀蘇軾這6首詩詞。

當你誦讀兩三遍後,相信一切內耗和不安,都能得到治癒和平息。

1

關於聚散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

嘉佑六年冬天,蘇軾被朝廷催趕着上任鳳翔府簽判。

無奈之下,他只好辭別弟弟蘇轍。

兄弟倆朝夕相處了二十多年,第一次分手,蘇轍一口氣送行了兩百里才肯離去。

蘇軾心中很是失落,本以為考中進士就能與家人常聚不散,可結果還是各奔東西。

在路過澠池時,外面飄起了鵝毛大雪。

第二天一早,他看見雪地上留有許多鴻鵠的爪印,卻沒有見到一隻鴻鵠。

這一刻,他忽然明白:飛鳥在這片雪地上停留只是偶然,下一刻又不知飛往何處。

人生如鳥,誰也不能料定自己的前路在何方,聚散離合皆為常事。

看開之後,蘇軾內心的鬱悶,頃刻而散。

古話說,世間萬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非人願所能為之。

有些人,該走的時候,你怎麼也留不住;

有些東西,要失去的時候,你費盡全力仍無法挽回。

面對這無常世事,很多人為此沮喪、痛苦。

但因緣聚散本是平常事,歲月從不會優待任何一個人。

正如《牡丹亭》中所說,風無定,人無常。

既然看不到人生的下一站,那就好好珍惜當下擁有的人和物。

既然無法改變命運,不如放下執念,隨遇而安。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2

關於困境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熙寧二年,王安石掀起變法運動。

朝廷上下,新黨舊黨紛爭不斷,各路官員互相傾軋,人人自危。

為了百姓的生計,蘇軾直言不諱,針砭時弊,試圖減輕百姓的負擔。

然而他的諫言卻觸怒了新黨。

兩年間,他幾次三番受人彈劾陷害。

蘇軾迫不得已,只好自請出京,擔任杭州通判。

剛到杭州的時候,他整日唉聲嘆氣,十分擔憂自己的仕途。

黑暗殘酷的黨爭,就彷彿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一個午後,他登上望湖樓欣賞美景,驟然間黑雲壓城,暴雨突至。

正當他覺得掃興之時,一陣狂風卷過,瞬時雲銷雨霽,天空一碧如洗,萬物一新。

蘇軾見此美景,心情大好,心頭的陰霾也早已煙消雲散。

其實人生的很多遭遇,不正像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嗎?

可不管風雨來得再急再大,總有過去的時刻。

此後,蘇軾全心投入政務,修水利,建堤壩,贏得了杭州百姓們的愛戴。

生活就是如此,它總是伴隨着悲傷、磨難和痛苦,隔三差五就給人「快要撐不住」的錯覺。

但這些所謂的困境,卻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淡化,最後隱入塵煙。

就像《人間失格》所說:

在所謂的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身處低谷,過多的憂慮只是在消耗心力,以至於自己無從招架生活的暴風雨。

與其一個人自怨自艾,在逆境中漸漸消沉。

不如立即行動起來,積蓄力量,學會為自己撐傘。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3

關於過往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熙寧七年秋,蘇軾從杭州調任為密州太守。

相比於風景秀美,人文薈萃的杭州,密州景色單調,盜賊橫生。

他的心中很是苦悶,整日茶飯不思,鬱鬱寡歡。

每至深夜,他便想起在西湖蘇堤上,與文人好友們吟詩作畫的場景,心情更為鬱悶。

直到有一次家人勸他:杭州再美,都已是過去之事,為什麼不能開心點?

他這才意識到,對過往的耿耿於懷,已然阻礙了他對新生活的體驗。

熙寧八年的春天,蘇軾登上了重新修築的超然台。

他看到滿城的春花開得明媚動人,千家萬戶在煙雨朦朧中若隱若現。

他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內心也逐漸開闊澄明。

後來他一掃往日陰鬱,開始融入粗獷的密州生活。

他與同事平岡圍獵,和朋友酒肆豪飲,過得自在而洒脫。

人生就是一張腳步向前,步履不停的單程票。

那些路過的風景,走過的路,終是無法重來。

面對過往的美好,太多的留戀只會成為一種羈絆。

正如弘一法師所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

把生活當本書,唯有翻過這一頁,才能開啟新的篇章。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4

關於心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元豐三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徹底淪為一名不入流小吏。

微薄的俸祿,根本無法支撐他的正常生活。

他喜歡吃羊肉,就只能趕到晌午去撿別人不吃的羊脊骨。

沒有粥米果腹,他就親自在郊野開荒種糧。

遠道的好友前來探望,看他這番境地,心中苦澀不堪。

他卻樂呵呵地邀請他們品嘗自己現烤的羊脊骨。

飯後,蘇軾聽說黃州城外的沙湖土地肥沃,就邀請朋友們一同前去相田。

沒想到中途突遇大雨,同伴紛紛狼狽躲雨。

只有蘇軾不以為意,他拿着竹杖,穿着草鞋,泰然自若,迎雨而行。

想起羅曼·羅蘭的話: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蘇軾在風雨飄搖的逆境中,馳騁縱橫,我行我素;

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依舊滿腔豪情,笑傲人生。

你仔細看看,生活中有人垂頭喪氣,不過是挨了上司的一頓訓斥;

也有人住着租來的陋室,吃着泡麵,依舊喜笑顏開。

就如倉央嘉措所說:「人生是場修行,苦樂全在心境。」

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不為外物所困擾,守得一顆淡然之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是過好這一生的秘訣。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5

關於遺憾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元豐五年,這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個年頭。

他已經46歲了,在宋人看來,已是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

他的身體不好,尤其是左臂更是疼痛難忍。

一位名醫好友聽聞,親自趕往黃州,邀請他一同前往蘄水縣治療臂痛。

病好之後,蘇軾看着自己日漸年邁的身體,覺得此生就此潦草而過了,心中十分遺憾。

於是好友便攜他,一同前往城外的清泉寺遊玩。

看着寺中自東向西流的怪異溪水,他豁然開朗: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此前的頹喪情緒,一掃而盡。

返回黃州後,他積極工作,一年以後,便收到調令,重返朝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蘇軾這般幡然醒悟的時刻。

後悔曾經沒有好好讀書學習,悔恨自己當初入錯了行業。

可一說到付諸行動,他們就立馬失落地搖搖頭,「太晚了」「來不及了」。

但哈佛大學圖書館的一條訓言就說:

「一般覺得自己已經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人生,從來不懼努力太遲。

你與其在一次次醒悟與懊悔中來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馬行動起來。

只要開始,永遠都不會晚。

蘇軾最通透的6首詩,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天天要聞

6

關於格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元豐七年,蘇軾終於結束了他的黃州生活,奉調汝州。

在路過九江時,他遊覽廬山。

他突然發現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自有另一種美景。

於是,心有感觸,題下此詩。

生活中很多時候就是如此,所得非所見,所見非所感,所感非事實。

遠離了權力中心的京都,蘇軾的文韜武略看似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卻在江南一隅的杭州,頒佈政令,建堤修渠,親力親為造福百姓。

烏台詩案,百日牢獄,被貶黃州,種種不公看似帶給了蘇軾無盡苦痛。

同時,也徹底釋放了他的洒脫與豪放,助他寫下一篇篇流傳千古的詩章。

錢鍾書曾說:

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收穫不同的東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個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位置不同,所見風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個人總會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對待。

怨恨與牢騷,只會把自己拖入負面情緒的漩渦,越陷越深。

可當你放大格局,換個位置觀察,也許煩惱就會消失不見。

生命中所遭受的挫折,不會將你擊倒,只是助你磨鍊己身,擔起更大的責任。

他人對你的指責與批評,也許不是存心刁難,而是對你寄予厚望,幫你打磨自己。

你終會明白,那些所謂的煩惱,不過是一葉障目給自己帶來的一片陰影。

只需稍稍變換下位置,格局大一點,眼前便是綠水青山,陽光與鮮花。

作家祝勇說,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與蘇東坡相遇。

你在生活中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就可能與他的人生境遇共鳴。

這可能是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你一蹶不振的低谷期;

也可能是久別重逢又別離,令人失落傷感的剎那間。

可無論在何種處境,蘇軾總會告訴你別喪氣,不着急,看開點。

擁有一個好心態,就足以抵禦世間的一切苦難與煩惱。

蘇軾的詩詞是生活的投射,更暗藏着他的人生指南。

當你思慮過多,持續內耗的時候,不妨讀讀蘇軾這6首詩詞,助你緩解焦慮,消解迷茫。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友撞癱女友後失聯!網友竟罵她「撈女」?法律:一分賠償別想少! - 天天要聞

男友撞癱女友後失聯!網友竟罵她「撈女」?法律:一分賠償別想少!

一場車禍,兩重傷害:身體癱瘓+網絡暴力2025年4月5日,甘肅25歲的白女士乘坐男友張某某駕駛的車輛時,因對方違規駛入對向車道,與大貨車相撞,導致她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從此失去站立能力。圖片來自網絡這本是一起典型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然而,當白女士在網絡上喊話男友「現身負責」後,輿論卻迅速跑偏—— 「漁場管理...
那些藏在經歷里的清醒:不是套路,是過來人的分寸 - 天天要聞

那些藏在經歷里的清醒:不是套路,是過來人的分寸

總有人說「女人經歷多了,會留下藏不住的痕迹」,這話不盡然,卻也點出一個事實:情感里的起落和磨合,總會悄悄改變人的認知和姿態。那些被稱作「有過很多情感經歷」的跡象,說到底不是什麼「手段」,而是在一次次靠近與疏離中,攢下的清醒和分寸。
尖子生被趕出家門,「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 天天要聞

尖子生被趕出家門,「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據風芒新聞報道,近日,就讀於湖南長郡中學的尖子生小凱沉迷手機後翹課、成績下滑,高考物理類僅考575分,被父母掃地出門,斷了生活來源。父母的做法是否合適,引髮網友熱議。從報道看,小凱作為學校曾經的尖子生,父母最終將他拒之門外,高考成績或許是導火索,但絕不是主要原因。中小學時期,小凱都是班裡的佼佼者,初中...
一個男人害怕失去你,才會有這三種表現 - 天天要聞

一個男人害怕失去你,才會有這三種表現

文/飛魚楊絳先生說,真正愛一個人,從來都不是要求對方,按着你想像的模樣迎合你,而是尊重和守住對方原有的樣子。在感情世界中,一個男人在不在乎你,是不是真心愛你,其實都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因為在乎,所以害怕失去。男人是真的在乎你,才會害怕失去你。
警惕!表面是熟人,背後是騙客 - 天天要聞

警惕!表面是熟人,背後是騙客

正值暑期求職、實習及出境游高峰,一宗精心設計的「熟人騙局」引發社會關注。近日,廣州一名年輕男模特小衷被其前老闆以高薪拍攝工作為誘餌,騙至泰國後轉送緬甸,遭遇非法拘禁。 經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泰警方及家屬等多方共同努力,小衷已於7月4日成功獲救。此案再次敲響警鐘,揭示「熟人」利用信任關係實施跨境犯罪的危...
愛過的人,還能做朋友嗎?答案很簡單:「兩個字」 - 天天要聞

愛過的人,還能做朋友嗎?答案很簡單:「兩個字」

王菲在《紅豆》里唱:「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可成年人的心底,總藏着一份對 「盡頭」 的不甘。成年人的情感褶皺里,總藏着關於 「前任」 的終極叩問:那些曾把彼此的名字,刻進骨子裡的人,分開後,還能笑着說 「再見」 嗎?愛過的
婚姻里,當你學會「不要」,反而得到更多 - 天天要聞

婚姻里,當你學會「不要」,反而得到更多

NICE TO MEET YOU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曾經要得那麼用力,如今才發現,原來自己都給得起。婚姻中,你越是伸手要,就越求而不得。很多人都在婚姻長河裡艱難跋涉,用力索要着那些求而不得的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