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仙
劉玉蘭(化名)再婚前就已經47歲了,和過世的丈夫有一個16歲的女兒,可是一個人養育女兒真的很累也很辛苦,這才讓劉玉蘭有了再婚的念頭,希望有一個男人能給自己支撐,於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鄧先友。
鄧先友家住在農村,今年50歲,可雖然這麼大年紀了卻一直都沒有結婚,所以也沒有一兒半女在身邊,這一方面是鄧先友年輕的時候家窮,沒有女人願意嫁給他,另一方面也是他性格比較獨,之前幾次的相親也總無疾而終,這才一直耽誤到現在。
對此介紹人也都跟劉玉蘭說了,然而兩次接觸下來,劉玉蘭對鄧先友感覺還不錯,本身她就是希望找個老實的男人在身邊,並不圖能力有多強或者多有錢,所以認識了兩個月左右倆人就火速辦理了結婚手續,正式邁入了婚姻殿堂。
這讓鄧先友非常開心,即使對方帶着一個女兒過來他也不介意,只為了心中的夢想。
而說起鄧先友的夢想,那就是希望擁有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他50歲之後,這種夢想就日益強烈,曾經對錢、對地、對房子的執念,現在也逐漸放了下來,轉成對子女的執念,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血脈,因此這次結婚,他非常希望劉玉蘭能給他生個孩子,男孩女孩都可以。
因此才僅僅結婚3個月,鄧先友就一天三次的要求劉玉蘭過夫妻生活,這讓劉玉蘭苦不堪言。
其實她最初就聽鄧先友說過這件事,當時是想到鄧先友比自己還要大幾歲,哪有那麼多的精力,認為最多堅持一個月就肯定不再想要了,這樣自己也享受了一番夫妻生活再回歸正常也不錯。
卻萬萬沒想到這一做就是三個月,無論鄧先友白天上地多累,回來的多晚,他都樂此不疲和劉玉蘭過夫妻生活,而每次時間都很長,有一次後半夜11點回來的,一直折騰到凌晨1點多,這才點讓劉玉蘭腰折掉,同時也給她精神留下了巨大的壓力:「每天都不斷,搞的我喉嚨都沒法講話了」。
劉玉蘭也和鄧先友說過很多次,不要這麼頻繁,再說她已經47歲了,應該不能生孩子了,再懷孕不但是高齡產婦,而且她身體本就不好,搞不好半條命都會交代出去。
可是鄧先友完全不聽,表示娶劉玉蘭就是為了生孩子,她帶來的女兒不是自己的血脈不算,否則自己就沒必要娶媳婦了。
都結婚了卻聽到丈夫這麼說,這讓劉玉蘭傷透了心,本以為找個老實人知道心疼自己,卻沒想到是一隻餓狼,不但心裏沒有自己風,反而好似要把自己吃掉一樣,這讓劉玉蘭立馬就提出了離婚,不願意再這麼透支自己。
然而鄧先友卻不同意離婚,畢竟從戀愛到結婚,再到如今,鄧先友已經為了劉玉蘭花了不少錢,他為了生孩子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再娶別人了。
可是劉玉蘭再也堅持不住,堅決要離婚。鄧先友無奈表示要離婚可以,但是必須賠付自己3萬元的精神損失費,知道這個條件後,劉玉蘭即使沒有那麼多錢可也表示會去借,只要能離婚就行。
最終倆人簽署了離婚協議同意離婚,而這段「黃昏戀」也僅僅維繫了3個月就如此匆忙的結束了。
老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男女能結合在一起變成夫妻這是前世修來的緣分,為何就不知道好好去珍惜呢?
特別是鄧先友要好好反思一下,血脈後代固然重要,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夫妻和睦,互敬互愛的基礎上,如果只為了娶一個生育工具,那麼是沒有女人願意嫁給他的,畢竟他也沒有那麼好讓女人心甘情願為他生孩子。
而想不通這點,或許鄧先友這輩子也無法結婚,更無法擁有自己的愛情和後代,所有的夢想都是空虛而已。
同時劉玉蘭在這場婚姻中也遍體鱗傷,正如她要求離婚時所說:「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結婚,再不想和男人接觸了!」,就能看出來鄧先友給她留下了多麼痛的領悟。
都說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不過講道理劉玉蘭結過一次婚,那麼她應該更加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婚姻,可是第一次婚姻的經驗卻沒有讓她更好的了解男人,了解婚姻的本質,才讓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如此失敗。
因此「婚前睜大雙眼,婚後睜隻眼閉隻眼」絕不單單針對小姑娘,任何女性都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否則婚姻不幸賴不了別人,而是自己不知道珍惜,不懂的經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