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親眼看到段正淳、阮星竹認回阿紫這個女兒的過程,着實「心神激蕩」。
她沒想到,自己竟是段正淳的女兒;蕭峰苦苦尋覓的帶頭大哥,竟然是自己的父親!
這麼大的事情,她一個字也沒有告訴蕭峰,而是選擇一個人悶在肚子里,百轉千回。
她思慮的點那可太多了:
要是蕭峰知道了,一定會陷入兩難境地,這仇報還是不報呢?報吧,對不起阿朱;不報吧,對不起自己;
要是他還是要去報仇,大理段氏家族武功那麼高,他一定能打得過么?
十有八九那是打不過的,這樣豈不是白白送命?
要是學會了少林寺的《易筋經》,說不定還有勝算,但《易筋經》上的字他又不認識……
想來想去,蕭峰恐怕都要吃虧。
要是他為了愛人而勉強選擇不報仇,那接下來的日子,估計也過得不快樂。
再怎麼到塞外放牛放羊,心裏始終有根刺,一輩子也過不安生吧?
阿朱的一百種心思都想盡了,一百種可能都想全了,然後自己做了一個自認為最好的決定。
她在雨夜裡,喬裝打扮成爸爸段正淳的模樣,去私會蕭峰,被他一掌打死。
彌留之際,她向蕭峰吐露了心聲,並把那個麻煩精阿紫託付給了傷心欲絕的愛人。
她想用自己的生命來警示蕭峰:別報仇了,你打不過的,快帶着我妹子走吧!
這樣一廂情願的犧牲,是否如願換來了蕭峰的一世安寧?
不啊!
蕭峰看到最愛的阿朱死在自己手下,那一種悔恨和悲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他心如死灰,一生都活在這個陰影里,永遠也走不出來。
他的整個人生走向,都因此而改變。他再也沒有愛過任何人,最後在孤獨中死去。
「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有一個阿朱。」
可他又做錯了什麼?他甚至連一個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得到,就莫名其妙被阿朱定下了人生的基調。
這麼一段難得美好的愛情,卻有一個如此凄慘的結局。
歸根結底,還是阿朱喜歡把心思放肚子里,不跟愛人商量,想當然地替他做決定。
她憑什麼就覺得蕭峰處理不好這件事,需要她事先安排?
她不過是慕容家的一個小丫頭,能見過多少大風浪?蕭大俠那是江湖上的成功人士,丐幫頭頭,沒有她之前,事事可是也妥帖得很。
她又憑什麼認為這樣的安排對蕭峰來說是最好的?
蕭峰的深情她一點也不了解,居然認為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愛人還能無牽無掛逍遙過一生。
這是真愛能做出來的事情嗎?
她自以為把事情想得全全面面周周到到,看似是為了蕭峰做出了極大的犧牲,其實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自作聰明地獻出了生命,也斷送了蕭峰賴以支撐靈魂的愛情,差一點讓蕭峰殉情自盡。
這件事如果一開始告訴蕭峰,讓他來處理,怎麼也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兩人互相商量,再找段正淳來對質,就會發現這中間藏着一個巨大的誤會,一切都有轉機。
就算沒有解開誤會,也應該把決定權交還到蕭峰手上,讓他自己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為你好」,不是替對方做決定的理由;讓對方做自己,才是真正的「為你好」。
喜歡幫伴侶做決定的人真的很讓人不舒服。
有什麼事不溝通、不交流,老喜歡想當然地替對方做決定。
電視里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情節?
兩個人愛得好好的,突然出現了另一個追求者。這兩個人中的一方就想,那個追求者樣樣都比我強,長得好看還有錢,我讓位吧!
我的伴侶,跟那個人在一起一定比我更幸福!我還是悄悄走開,免得讓他/她為難!
用自己的所謂犧牲來換取想像中愛人的幸福,他們覺得自己挺偉大。
又或者,兩個相愛的人中,有一個人得了絕症。
這個人也不告訴對方,而是選擇突然離開對方的生活,讓對方莫名其妙地承受痛苦。
他/她心裏想的,無非是對方疼一陣子比疼一輩子好,疼過了還可以選擇新的人生。
喜歡替對方做決定的人,通常並不真的了解對方,也並不是真的愛對方。
他/她們愛的,是那個偉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