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有這樣一首詩:
「如果你因為思念太陽而終日哭泣,星星也將離你而去。」
深以為然。
執着於過往,不僅會讓你丟掉當下,還會讓你錯過未來。
餘生最好的活法是什麼?
-01
擺脫過往,專註當下
對於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們無力改變,因為那些都是過去式。
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葯,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事情發生後,盡量去彌補自己的損失。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意識到自己已經遭受了損失,那就及時止損,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明白及時止損的道理。
比如:
你的工作已經無法帶給你更多的東西,你的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比例,而且在眼前等待你的還有更好的機會,那就果斷去追求更好的選擇。
在愛情中,跟對方在一起已經沒有任何愛意,有的只剩下消耗,這時你也應該放棄。
只有及時止損,才能讓你從過往的挫敗感和遺憾中及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如果你每天執着於過去,每天想的都是過往的成績和經歷,那麼你也將錯過當下。
人最怕什麼?
活在遺憾中,做不好當下的事情,未來也被自己搞砸了。
在親密關係里,這點很明顯。
我想到一個諮詢案例。
女生跟初戀對象分手時,年齡就已經26歲了,她跟初戀男友戀愛8年,最後被甩。
心灰意冷之下,女生就一直單着,始終忘不掉這段感情。
現在女生已經33歲了,還是沒有走出心理陰影。
儘管她明白所有的道理,可心中還是放不下。
等待她的結果是什麼?
要麼隨便找個人,湊合著結婚;
要麼一輩子單身,一個人生活下去,但她的內心,也會始終存在遺憾。
人生,只有專註當下,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02
掌控情緒,學會「放下」
情緒穩定的人,真的很有魅力。
年齡越大,你就越是感慨:情緒穩定,大概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不大悲大喜,不執着於過往,不憂慮將來,只是做好手頭的事情。
這就是很好的心態。
情緒不穩定的人,有這些特徵:
常常將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周圍的人身上;
對外人很客氣,很尊重,可對自己身邊親密的人,脾氣卻很差勁;
內心沒由來地煩躁,並且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每當有負面情緒產生時,都想第一時間發泄出去,最好轉移給別人。
跟情緒不穩定的人生活在一起,會讓你感到疲憊,焦慮。
所以說,我們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想要擁有穩定的情緒,需要我們做好哪些事?
第一:發脾氣之前,先讓自己安靜3秒鐘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的情緒進入憤怒狀態,需要3秒鐘的時間。
如果你能夠在這3秒鐘時間,盡量去克制,平復自己的心情,那麼你就能夠掌控自己的憤怒。
第二:擁有樂觀的心態
樂觀,開朗,積極,這樣的人很容易消化掉自身的負面情緒。
因為他們眼中所見的,皆是美好。
第三:試着換位思考
同理心,同樣是穩定我們自身情緒的一種方法。
同理心越強的人,就越能夠做好感同身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的能力。
這一點,在情侶、夫妻相處過程中尤其重要。
當你學會換位思考,也就不會那麼情緒化了。
-03
擁有學習的能力
無論人生處於哪一個階段,都不應該丟掉學習的好習慣。
學生時代,我們學習是為了考上大學,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參加工作後,我們學習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技能,讓我們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競爭力。
成家立業,有了孩子後,保持學習的習慣,是希望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也養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而中年以後的學習,就是為了讓我們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
人老不怕,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心態不能老。
而學習,是讓我們的精神,心靈,保持年輕最好的手段。
看過作家余華參加節目時的狀態,他就是心態特別好的人。
從他的身上,你能夠感受到他的生命力特別旺盛,並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能享受獨處,養成獨處的好習慣;
而享受獨處的人,又能夠耐得住寂寞,不懼怕生活的磨難。
總結:
人生應該養成哪些自律的好習慣?
1、不執着過往,專註當下的事情。
2、要掌控自己的情緒,做個情緒穩定的人。
3、永遠保持學習的能力。
今日話題:
哪些習慣,是你一直堅持着的?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