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2022年11月16日23:57:03 情感 1011

我是夏希,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會為你分享「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學習感悟」乾貨,歡迎一起成長交流。

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一直在學習,卻好像也沒什麼進步;

付費課程里,一節不落地聽完所有課,結營後,就好像什麼都忘記了;

社群里的任何學習分享,都不想錯過,可是了解越多,就越焦慮。

每一天的時間都被各種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怕自己一旦懈怠,就會被淘汰。而實質上,不懂學習的人,哪怕一年365天從不間斷地在學習,也依然處於在淘汰的邊緣里。

因為學習真正的原則是「與我有關,為我所用」。請你記住這8個字,然後再開始學習。

分享一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 天天要聞

1 屏蔽無關信息

當你決定學習一樣東西時,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對我當下哪方面有所幫助?

- 我有時間學習嗎?

- 如果不學習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回答完這3個問題,再做決定你要不要學習,這樣可以輕易屏蔽那些總是讓你心動的文案,要麼一周能如何如何,要麼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因為學習這件事太反人性了,它需要你堅持,需要你專註,需要你自律,需要你跳出舒適區,所以你如果無法回答這三個問題,那你就沒有學習的目的,一件事沒有目的,基本上就是三分鐘熱度,長此以往,會打擊你的自信心。

回答完這三個問題,會有利於屏蔽那些重複出現的信息,畢竟大數據的算法我們無法拿捏,但它是無法判斷我們是否是不小心點了進去,但還是會瘋狂推薦。

你的任何學習都帶着目的性後,再迷人的文案對你來說也只是一個信息。

分享一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 天天要聞

2 避免複製粘貼

學習的大忌,避免做低級又浪費時間的動作--複製和粘貼,這是個無意識又不帶入任何思考的環節,但會讓你在短時間內給自己帶來一種熟悉的幻覺,讓你以為自己都知道。

唯有等到自己想用時,才發現原來我並不知道。

好比寫作這件事,摘抄無數金句,收藏無數10萬+文章,自己卻從來不寫,但幻想着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10萬+的文章。

沒有開始寫的人,不會認為這個想法是天方夜譚,但真正寫作的人會知道,複製粘貼到底有多阻礙你的學習。你想學寫作,不論你看多少書,付費多少課,唯有你從一個字開始寫,然後是一句話,一個段落,一篇文章,直至一本書,你才能真的會寫作。

分享一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 天天要聞

3 不要簡單化

任何一個領域入門的資料都能在網上找到資料,通過主題式檢索出大概的框架,然後再從細節處入手,去追本溯源,去探索不知道的那個點如何與已知聯繫,並且運用到實際工作里。

學習時不要追求乾貨、筆記、思維導圖,你以為能快速學會,但正是這些捷徑讓你永遠無法學會。

因為這些是別人的東西,你把自己固定在這個思維框架里,自己不再重新理解一遍,那麼你的認知永遠無法提升,只能鎖在別人的框架里。

追求簡單化會讓事情的本質發生變化,你可以舉例論證,也許邏輯相通,但事情的本質不一樣。

如果一定要簡單化,就想辦法將這個東西拆解成最小化能理解的概念。

因為所有複雜的事情,都是由簡單堆積起來的,有些可能是三五層,有些可能是三五十層,直接簡化掉,肯定會丟失一部分東西。

分享一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 天天要聞

4 作品化思維

完成大於完美,學習更是如此。

所有的學習最後都要有一個你獨立完成的作品,才算做是真正的學習。比如你要學習剪輯視頻,看完課程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你能剪輯出一個視頻,一個不低於課堂上用作案例的視頻。

這樣的學習才是與你有關,又為你所用。

終身學習的浪潮早已拍打在我們身上,既然已經無法躲過去,乾脆就堅定一點,再堅定一點。

再重複一次:學習的原則「與我有關,為我所用」。

否則浪費那麼寶貴的時間,不值得!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 天天要聞

母親1萬退休金全給兒子,通話時忘掛斷,意外聽見兒子兒媳對話

編輯:法拉聲明:故事來源於生活,情節多為虛構,請謹慎閱讀!!那天,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正好照在我放在床頭柜上的存摺上。我眯着眼,伸手拿了過來,數字清清楚楚,一萬塊。這是我攢了大半年的退休金。不,準確地說,是我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 天天要聞

上海一老人將房產留給外孫三個女兒不認:母親不識字,遺囑有效嗎

不識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遺囑,有效嗎?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全家為遺囑是否有效對簿公堂。陸阿婆育有四個女兒,丈夫去世數年後,涉案老房開建。之後多年裡,陸阿婆一直和大女兒一家生活在老房裡。2013年,老房拆遷,陸阿婆獲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陸阿婆立下遺囑,表示要將名下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