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的人,會把天上的星星摘給你。」
親愛的,你是不是也曾對愛有過這樣甜蜜的幻想?
總期待他的愛能給你帶來溫暖和力量,總渴望他的心唯獨只放在你的身上。
可是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愛的深淺試探中,在與他的來回博弈中,好像漸漸丟失了你的初衷,把關係越搞越糟了。
最近知乎熱榜上就有個點擊千萬的話題,評論里有無數人共鳴,男人女人們都吐露心聲:
- 「那還能怎麼辦,自己的媳婦,不寵着,就只能留給別人寵!」
- 「其實我們女人喜歡作,想要的不過是偏愛而已,你們男人稍微哄一下就沒事了。」
- 「我說句公道話,任何感情本就經不起試探,這次一方認慫了,下次另一方只會更過分,如果你每天都在觸碰底線的邊緣試探,對方接受了是刺激,對方不接受就是心累。」
- ......
原來有一個女孩生氣拿分手試探感情,本意只是想讓對方證明「他是愛我的」。
結果觸碰了男朋友的底線,導致兩人雖然和好了,但男友心中始終有個坎,平日里的關係也鬧得比較僵。
主要是我的原因,老生氣,算是一個累積爆發,一衝動還提了分手,第二次了,他很介意分手。
現在對我也很冷漠,但我感覺可以跨過去,不知道怎樣才能恢復關係。
很多時候明明只是為了讓對方服個軟,讓關係更親密,可為什麼結果卻弄巧成拙,把關係越搞越僵了?
渴望被偏愛,是女人的天性
「感覺他還是不夠愛我。」
來訪者小A哭着說,
本來和老公說好今年一定要買房子,所以我們一直在物色合適的房子。
之前在近郊都看好了一套,上個月還和開發商談好了價格,給了訂金,但到籌備錢付首付的時候,婆婆突然病危,住院了,老公情急之下就把房子訂金退了,說現在不能掏出那些錢買房,要先留着給婆婆看病。
我跟他租房都租了十幾年了,真的覺得是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那套房子是我看了很久的,特別喜歡,所以我一氣之下就跟他說:如果不買房,就離婚得了!
他雖然沒有同意離婚,但從這以後,他心裏似乎就種下了一個心結,對我總是不冷不熱的。
小A低着頭,她心裏是有委屈的,她說,想起自己嫁給他這些年付出了這麼多,如果他真的疼愛自己就該滿足她買房的心愿。
她甚至還有些納悶,之前好幾次她鬧脾氣提離婚,老公立刻就會服軟,可這次怎麼就不奏效了呢?
「我也不是真的想跟他離婚,只是,我受不了他這樣對我......」
小A說,她也知道婆婆住院需要花錢,只是她這幾個月看房很辛苦,而內心期待新房的願望也被落空,心中一下子接受不了。
「他根本不愛我,婆婆比我重要,錢比我重要,什麼都比我重要!......」小A哭着說出了內心的話。
其實,渴望被偏愛,是女人的天性。
小A就是因為接受了當下買不了房的事實,才會委屈難過,想對老公釋放一下自己的真實情緒,結果老公不僅不想搭理她,還嫌棄她在「作」,矛盾當然就升級了。
而每一個人看起來很「作」的女人背後,其實都是對愛的渴望。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隻貓,自己餓了、累了、煩了的時候,是希望有人過來抱抱甚至親上一口的。
可現實是,男人大多時候都是又懶又笨,他們並不能一下子就感受到女人的需求。
而沒能如願的女人,難免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甚至各種「作」起來,去試探他的底線,最終冒出 「分手」、「離婚」這類傷人的話。
因為當需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內在缺失的部分就會出來搗亂,我們的負面情緒也會在這樣失控的狀態下升騰起來
情緒失控,失去了覺察心,就很容易「鋌而走險」。
愛的「渴望」背後,是需要被看見的匱乏
在跟小A進一步細聊之後,才發現她之所以想要試探老公,是因為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
原來,她的父母從小就重男輕女,總是把心思用在弟弟身上,很少關注和關心她。
所以小A其實是從小就缺乏父母給予的愛和溫暖,而且內心一直沒有被療愈的她,才會不斷在伴侶身上找愛和安全感。
她想要的不止是一套房,更是老公對她毫無保留的愛。
我們很多女人,也和小A一樣:只是因為內心缺失愛和安全感,才渴望伴侶多給自己補充愛。
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從而以無理取鬧「作」的方式呈現出來。
所以,每當我們忍不住試探另一半的時候,不妨問問我們自己:
- 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 在期待什麼?
- 又在逃避什麼呢?
如果我們能照看好自己內心的真正所需,在關係里,我們也會更加自在,不需要用「作」的方式,在男人身上討愛。
1、恐懼自己被拋棄。
「他是不是不愛我了?」這是很多女人心裏時常冒出來的一句話。
在關係中敏感,總感覺對方愛得不夠多,恐懼他會背叛拋棄自己,所以不自覺地就會抱怨、胡鬧。
這其實是女人內心安全感缺失的投射,對關係不夠有信心,過於恐懼自己被拋棄,才會通過「作」來吸引伴侶更多的關注和愛,以緩解內心深處的恐慌和不安。
2、內心需求沒滿足。
缺愛、缺安全感的女人,她們內心都有個受傷的孩子,需要被撫慰、關心和照顧。
這種對親密關係的飢餓感,也和女人早年沒有從和母親的依戀關係中得到充分滿足有關係,沒從伴侶身上得到滿足時,就誘發了內心未被療愈的創傷。
所以,當女人情不自禁會像嬰兒般肆無忌憚地哭鬧起來,不是在抱怨或者施壓,她們內心真正想得到的,是一種願望被滿足的幸福感。
3、防禦內心的焦慮。
女人愛到深處,就越會對親密關係抱有期待。
如果對方的表現偏離了自己期待的方向,不免產生焦慮,為了防禦這種對關係的焦慮,她潛意識常常會推動自己去做一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
比如,因為對方一句話莫名其妙發脾氣,或者吵架時放出狠話:
- 「咱們不合適,分手吧!」
- 「反正你也不是很愛我,我們離婚吧!」
- 「我也不是非你不可,你不愛我,我也不稀罕你,再見!」
表面上她們無理取鬧想脫離這段關係,但實際上她們想逃離的不過是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痛苦。
因為一旦需求沒有被滿足,人就會在關係里不斷試探,去探求愛,落入「作」的循環模式里。
如何在「作」的模式里,找到滿足自己的愛?
那麼,感情里的「作」就意味着全然的不可取嗎?
其實也不全是。
如果把握好「作」的度與方式,有時反而還會增進感情。
而想要感情越「作」越愛,你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正向溝通。
比如,老公經常出差很少回家,你如果埋怨和責備他:「你心裏還有我和孩子嗎?你把家當作旅館了嗎?你一個人過算了!」
他聽了覺得自己沒有被你理解,也無法理解你內心真正的需求,反而更抗拒和你親密。
但是換個方式對他說:「親愛的,我也知道你為了這個家在外掙錢很辛苦,不過我和孩子也需要你的陪伴,你能多回家陪陪我們嗎?」
這樣他就能感受到自己被你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你的需求,也更容易調整自己以滿足你的期待。
但是如果你想要感情長久親密無間,那你更需要學會的是——從自己的身上找愛。
當你學會覺察到了自己的焦慮,穿越了自己的恐懼,懂得把愛和期待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那時候的你無論做什麼,都會輕鬆收穫愛。
就像張德芬老師一直說過的:我們要愛自己,不把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而是學會在自己身上找快樂。
關於這一點,美國最負盛名的心理治療專家露易絲·海就分享過12個愛自己的落地小方法:
1. 停止對自己的所有批評
2. 要學會原諒自己
3. 不要嚇自己
4. 要對自己溫柔、有耐心
5. 仁慈地對待自己的心智
6. 讚美自己
7. 支持自己
8. 對負面的自己懷抱着愛
9. 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10. 玩得開心
11. 現在就開始愛自己
12.做鏡子練習
其實,世界上有許多種愛,浪漫的方式也有千百種,在去擁抱愛之前,我們都應該學會擁抱自己。
因為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參考資料
[1] 《觸碰了男朋友的底線,雖然和好了,但是男朋友心裏的坎兒還是過不去,關係比較僵怎麼辦?》知乎
[2] 《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本文由奧黛卡&張德芬空間主筆團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策劃 | 張德芬空間主筆團
編輯 | 花花